APP下载

舒腹贴穴位贴敷对阿奇霉素致患儿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2016-12-21王慧段培蓓凌蓉蓉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阿奇胃肠道霉素

王慧 段培蓓 凌蓉蓉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专科护理·

舒腹贴穴位贴敷对阿奇霉素致患儿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王慧 段培蓓 凌蓉蓉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 观察舒腹贴穴位贴敷对患儿静滴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静滴阿奇霉素的住院患儿2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104例。两组均在一般干预(饮食护理、滴速控制、情志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穴位贴敷,观察组给予舒腹贴穴位贴敷,疗程为5 d。观察两组患儿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程度,两组患儿静滴阿奇霉素的用时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发生程度也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静滴阿奇霉素平均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腹贴穴位贴敷能够降低患儿静滴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缩短静滴阿奇霉素的用时,大大增加了患儿对阿奇霉素的耐受性,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及舒适性。

阿奇霉素; 患儿; 胃肠道反应; 舒腹贴; 穴位贴敷

Azithromycin; Children patients;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Shu abdominal paste; Point sticking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常用于呼吸道与皮肤软组织感染中,还可用于尿路感染、砂眼衣原体感染、弓形虫脑炎等,是儿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非典型肺炎的首选药物[1]。支原体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发生率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30%以上,占儿童呼吸道感染的30%以上[2-3]。阿奇霉素因其无需做皮试、半衰期长、抗菌谱广,并且能对多种病菌进行抑制[4-5],在临床应用广泛,也是临床上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儿的重要替代药物。然而,随着阿奇霉素的应用增多,关于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文献报道阿奇霉素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占总不良反应的28%~43%,其发生比例最高、最常见,同时也是导致临床停药的最主要原因[6-7]。目前,西医手段干预儿童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研究较多[8-10],但存在药物副作用及使用禁忌;而中医干预手段报道不多,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证据来支持某些措施或药物能够完全防治阿奇霉素导致的儿童胃肠道不良反应。中药穴位贴敷可通过药物透皮吸收以及对穴位的刺激达到治疗效果,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采用舒腹贴穴位贴敷干预儿童静滴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苏省中医院儿科2015年3-12月收治的因呼吸道感染住院静滴阿奇霉素的患儿208例。纳入标准:(1)年龄3~16岁,急性呼吸道感染,入院后查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指数高于正常,或肺炎支原体培养(咽拭子)为阳性,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2)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均无胃肠病史、急腹症及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史,未曾使用其他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3)患儿对恶心、呕吐、腹痛、腹部不适能清楚表达。(4)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用药前未进行肝肾功能检查。(2)荨麻疹或皮肤处于过敏状态。(3)有本方剂中药成分过敏史及胶布过敏者。剔除标准:(1)家长中途拒绝参加该研究的病例。(2)阿奇霉素静滴疗程未达到5d的病例。(3)出现过敏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即终止该例临床试验。(4)中途使用调节胃肠道功能的药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各10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规格0.25 g ( 25万U) /支的阿奇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以10 mg/kg配制成浓度为1 mg/mL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溶媒用灭菌注射用水,静滴每日1次,连用5 d。两组均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干预。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 静滴阿奇霉素前1 h予患儿进食半流饮食。(2)滴速控制:初始滴速调至15~20滴/min,观察15 min后,如无不适,再增加5~15滴/min, 嘱家长勿随意调节滴速。(3)情志护理:向家长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安慰患儿,避免患儿情绪紧张。(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5)不良反应的护理: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均给予适当减慢滴速,分散注意力,如出现腹痛可给予热敷、腹部按摩,反应较重者,汇报医生,酌情处理。

1.2.1 观察组(舒腹贴穴位贴敷) 舒腹贴穴位贴敷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取丁香、木香、川芎、吴茱萸、肉桂按1∶1∶1∶1∶1研末,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制成直径为2 cm、厚0.3~0.5 cm的药饼,置于医用透气胶带的圆形环内,用微波炉加热至37 ℃,(用手感接近人体皮肤温度即可),予患儿静滴阿奇霉素前30 min贴于患儿神阙、中脘、双侧足三里穴位上,阿奇霉素静滴结束后2 h取下,贴敷5 d。

1.2.2 对照组(安慰剂穴位贴敷) 安慰剂穴位贴敷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取大麦茶粉、黑米粉按1∶1比例研末,加水调成糊状。其余均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3.1 胃肠道反应的评估[11](1)无反应:未出现任何胃肠道反应。(2)轻度反应:仅出现间断的腹部不适或轻微恶心、呕吐。(3)中度反应:出现较明显的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及腹痛。(4)重度反应:出现严重的腹部不适,如上腹部绞痛、恶心、呕吐频繁、腹泻而无法继续应用阿奇霉素。

1.3.2 两组患儿输注阿奇霉素的时间 从静滴阿奇霉素开始至阿奇霉素静滴结束,时间精确到分钟,以输液记录单为依据。

1.3.3 两组患儿的输液依从性 (1)完全依从:患儿输液过程顺利,未出现哭闹、烦躁。(2)部分依从:患儿输液过程不顺利,出现哭闹、烦躁,需要家长及医护人员较长时间安抚。(3)不依从:患儿剧烈哭闹、躁动,家长要求拒绝输注。

1.4 意向性分析 所有参与本研究的病例,均纳入最后的结果分析,否则影响组间的平衡性。研究中,对转组病例、退出病例视为无效病例,但都纳入意向性分析。

2 结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有2例患儿中药穴位贴敷过程中出现皮肤过敏现象,退出研究;对照组有2例患儿在试验期间使用了调节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也退出研究。

2.1 两组患儿干预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发生程度意向性分析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胃肠道反应及反应程度比较

2.2 两组患儿静滴阿奇霉素的平均时间及治疗依从性意向性分析比较 见表3 。

表3 两组患儿输注阿奇霉素平均用时及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观察组有2例患儿出现过敏,其中1例出现皮肤发红伴有瘙痒感,汇报医生后予停止穴位贴敷治疗,用温水洗净局部皮肤,用黄芩油膏每日3次涂抹局部后,第2天皮肤恢复正常。另有1例患儿中药穴位贴敷后出现小水泡,给予无菌注射器抽吸,局部伤口换药处理后,伤口2 d后基本痊愈。

3 讨论

3.1 舒腹贴穴位贴敷能有效降低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祖国医学认为,抗生素为寒凉之药,易损伤脾胃和人体正气,导致脾胃虚弱。小儿又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性,胃肠道不良反应多为小儿脾胃感受外邪,致脾胃受损,胃失和降,水谷及胃内容物随气逆而上,而发呕吐;脾胃受病,则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导致泄泻;寒凝气滞,经络不畅,气血不行而腹痛[12]。 本研究中,我们对患儿实施舒腹贴穴位贴敷,持续5d后收集患儿胃肠道反应的资料,经意向性结果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发生程度也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舒腹贴穴位贴敷能够有效降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这与刘秋海[13]的研究结果一致。中医认为,阿奇霉素性属寒,易伤人体之阳气,脾阳首当其冲,致腹部中寒,气机凝滞,不通则痛,其属于中医的寒凝气滞证,故当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我科自制舒腹贴穴位敷贴方组方来源于丁桂散。丁桂散是传统名方,用于治疗胃脘痛、筋骨痛、痛经等证候。其组成包括:丁香、木香、吴茱萸、肉桂、川芎。其中丁香能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肉桂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元之功。木香温中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导滞;丁香、木香配伍能行气、止痛;川芎有活血和加速药物渗透转运以及畅经通气的作用;吴茱萸取其温中散寒止痛、止泻、止呕之功效[14]。本试验中所采取的穴位为神阙穴、中脘穴和双侧足三里穴。神阙穴具有温阳降逆之功,将药物熨敷于神阙穴,可温阳健脾,调和阴阳[15]。研究证实,脐药物渗透力最强,药物能顺利渗透、弥散,发挥效用。徐信杰[16]指出,艾灸神阙穴治疗五更泄泻疗效显著。说明神阙穴具有调理脾胃的功能。中脘穴在任脉之上,又为胃之募穴,属任脉上的主要穴道。本穴气血直接作用于胃腑,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尤其对各种胃病有良效。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对胃肠道的调节作用很强。据现代针灸研究,足三里穴能抑制或促进胃酸的分泌双重作用,故而减少消化道的不良反应。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和对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能补虚泻实,健脾益胃,从而降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现代研究[17]证实,药物贴敷能够将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与皮肤给药吸收机理一致。穴位贴敷在儿科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儿童依从性高。由于儿童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表现形式主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多见,根据祖国传统医学“通则不痛”的中医理论,以上中药制剂敷贴于神阙、中脘穴、双侧足三里,共奏温经散寒、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之功效。但本次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所选穴位是否为最佳穴位有待进一步研究;其次,本研究采用了胃肠道反应程度这一主观指标,今后应加强客观指标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针对一家医院,今后应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阿奇霉素致儿童胃肠道反应的干预效果。

3.2 舒腹贴穴位贴敷能够缩短患儿静滴阿奇霉素的时间,提高儿童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阿奇霉素是儿科常用的抗生素,属于一线用药。目前关于阿奇霉素最佳输注时间范围的研究较少。我们根据《药物学》第15版注射用阿奇霉素的配制方法,配制成浓度为1.0~2.0 mg/mL,滴注时间1~3 h[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静滴阿奇霉素时间>1 h、<3 h 64例,3~4 h 24例,>4 h 16例;对照组静滴阿奇霉素时间为>1 h、<3 h 31例,3~4 h 39例,>4 h 34例。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符合《药物学》及说明书中规定的阿奇霉素的输注时间要求更多,能够按照规范使用阿奇霉素,并且不良反应也降低。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因为患儿的胃肠道反应,降低了静滴阿奇霉素的速度,延长了阿奇霉素的静滴时间。研究[19]认为,阿奇霉素输注的时间过长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并且增加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副反应。戴道华[20]研究显示:阿奇霉素以1~3 h/次的静滴时间疗效最佳,患儿依从性高,且不良反应发生少,长时间的输液会导致患儿烦躁、不配合,增加患儿痛苦,导致患儿依从性降低,也会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

3.3 舒腹贴穴位贴敷的护理要点 本研究中观察组因患儿皮肤过敏2例,对照组因试验过程使用双歧杆菌四连活菌片2例。2例过敏患儿均给予妥善处理。对照组2例患儿因静滴阿奇霉素过程中患儿出现腹痛、腹泻,每天解稀便大于5次,使用双歧杆菌四连活菌片口服后减少为每天1~2次。穴位贴敷是一种绿色疗法,其没有口服给药的痛苦,也没有注射给药的疼痛,家长及患儿的接收程度较高。然而实施舒腹贴穴位贴敷的过程中,我们仍要给予细致的护理。贴敷前,护士向家长解释穴位贴敷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询问患儿有无胶布及中成药物过敏史等,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贴敷时,护士要严格按照同身寸法取穴,以保证取穴的准确性和药效的发挥。贴敷过程中,由于儿童皮肤娇嫩,加上穴位贴敷胶布和药物的刺激,患儿皮肤有可能出现过敏现象,护士要每30 min巡视患儿,观察患儿有无烦躁、哭闹、搔抓皮肤等,以及穴位贴敷处皮肤有无发红、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部分患儿好动或如厕等,导致体位频繁改变,应观察穴位贴敷有无脱落,如有脱落,应立即补贴。贴敷结束后,轻轻取下穴位贴敷,并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神阙穴处可用棉签清理,勿用力或清理时间过长,防止引起患儿腹痛,并观察皮肤有无异常,嘱家长要继续观察24 h有无不适。如有不适,立即联系我们,给予妥善处理,做好不良事件的记录。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是儿科常用药物之一,其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胃肠道不良反应是阿奇霉素使用的瓶颈。舒腹贴穴位贴敷用于缓解患儿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其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无痛苦,能够增加患儿的耐受性和舒适性,临床值得推广和借鉴。

[1] 周树发.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研究[J].中外医疗,2013,01(7):109-110.

[2] 梁磊,杨泽玉,王亚亭,等.纤维支气管镜术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诊治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4(2):401.

[3] 卢海燕,覃娟,卢海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J].当代医学,2013,11(16):43-44.

[4] 邱少珍.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试验[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8):13.

[5] 李凯.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1):1222-1223.

[6] Wang YC,Zhou XQ,Liu YQ.Analysis on 198 cases adverse drug reaction/event reports of azithromycin [J].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2012,37(1):73-75.

[7] Hincapié JP,Castrillón CA,Yepes FL,et al.Microbiological effects of periodontal therapy plus azithromyc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cta Odontol Latinoam,2014,27(2):89-95.

[8] 史俊奇.蒙脱石散防治儿童静滴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7):1052-1053.

[9] 何新,黄玉,符春茹,等.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J].西南国防医药,2014(3):304-305.

[10]胡迎春.妈咪爱预防儿童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试验[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21):44-45.

[11]钟华.中药穴位贴敷预防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反应的效果试验[J].护理学报,2011,18(5B):67-68.

[1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1,96.

[13]刘秋海,孙亚锋,张小梅.中药穴位贴敷防治阿奇霉素消化道不良反应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308-309.

[14]杨志欣,孟永海,王秋红,等.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止泻、止呕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5):97-98.

[15]权翠英.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试验与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5(15):3584.

[16]徐信杰.温补脾肾法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五更泻[J].中国医药导报,2012,30:101-102.

[17]刘西建,韩涛.中药穴位贴敷研究现状及思路[J].中医药信息,2014(5):131-132.

[18]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0.

[19]Kirkcaldy RD,Weinstock HS,Moore PC,et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entamicin plus azithromycin and gemifloxacin plus azithromycin as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gonorrhea[J].Clin Infect DisM,2014,59(8):1083-1091.

[20]戴道华,赖志光,刘满姣.不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影响差异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0):1102-1103.

王慧(1988-),女,安徽,硕士,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信作者:段培蓓,E-mail:peipeiduan@163.com

R245.9,R473.72

A

10.16821/j.cnki.hsjx.2016.21.018

2016-03-22)

猜你喜欢

阿奇胃肠道霉素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