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估-合作模式在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2016-12-21唐桂芬廖燕胡雪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病房中央运输

唐桂芬 廖燕 胡雪珍

(四川省成都上锦南府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中央运输科,四川 成都 611731)



评估-合作模式在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唐桂芬 廖燕 胡雪珍

(四川省成都上锦南府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中央运输科,四川 成都 611731)

目的 运用评估-合作模式更好地优化病房与医院中央运输之间的工作流程,保证患者的安全转运。方法 根据患者转运指南和医院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患者检查评估表”,首先由主管护士评估患者病情,确定运输方式,并做好患者受检的健康宣教,其次由中央运输科的工人根据护士评估结果选择运输工具陪检。结果 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的基础上,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 结论 评估-合作模式可有效保证患者检查安全,提高了中央运输工作的效率和服务品质。

评估-合作模式; 护士评估; 中央运输; 转运患者

Assessment-model of cooperation; Nurse assessment; Central transport; Transfer patients

中央运输系统(或称中央运输科、护理支持中心)是医院后勤医疗支持服务系统,全院患者辅助检查项目的陪检工作均由护理支持中心的运输人员完成[1]。我院为一所拥有1 200张床位的大型综合医院,2012年建院初期即成立了中央运输科,随着医院的扩建,中央运输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为了在确保患者的运输安全和服务品质的基础上,又能有效控制人力成本的增加,医院对全院各病房进行了检查患者推送需求量及中央运输现行工作模式、岗位设置、人员分配等调研和评估后,制订了“患者检查评估-合作模式”并应用于实践,此模式的应用对中央运输的人力进行了有效整合,加强了中央运输与病房间的配合与衔接,进一步优化了中央运输工作流程,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成立于2012年,初期开放床位716张,13个住院单元,中央运输科配置运输员28人,其中负责患者运输的工人18人; 2014年医院扩建增加床位至1 200张,增设住院单元9个,中央运输共增加运输员5人。现中央运输共有运输员33人,负责患者运输的工人21人,男性11人,女性10人,年龄28~51岁,平均年龄(43.391±5.937)岁,负责两栋住院楼22个病房患者的检查、转科、出院运输工作。

1.2 方法

1.2.1 制订“患者检查评估表” 根据患者转运指南和医院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患者检查评估表”,切实落实患者检查评估, 内容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检查时间、运输方式(行走、轮椅、推床、医生陪同)、宣教情况、检查完成情况、患者及护士签名等。当病房收到患者的检查预约单后,首先由办公室护士登记在“患者检查评估表”上,再由主管护士对预约检查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陪护配合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患者检查的运输方式,并在“患者检查评估表”上对应的运输方式栏内进行打“√”标注,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则写在备注栏内注明,如“带氧”。

1.2.2 细化陪检流程 各病房进行预检患者评估后,及时将评估结果记录在“患者检查评估表”上。运输员到病房接患者前先查看“患者检查评估表”,根据标注的运输方式为患者准备恰当的运输工具,并根据备注栏中的特殊要求为患者提供相应服务。对于能自行前往检查的患者,运输员给予指引或带路,中央运输在检查点的每层楼安排2人驻守,负责接待自行到检查点的患者,指导、协助其完成检查。

1.2.3 落实检查前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 新工作模式下,检查预约单由护士统一发放给患者。在发放预约单的同时,护士对患者进行检查前评估,并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检查项目、时间、地点、检查配合、检查前准备、检查注意事项等,以便患者及时完善检查准备,顺利完成检查。检查宣教已纳入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管理,患者签字确认。

1.2.4 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新工作模式顺利运行 为保障新工作模式的顺利实施,各病房及中央运输均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使全体人员深入了解新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案、运作流程、服务要求。病房进一步明确了检查评估的责任护士、评估内容、登记方法、检查宣教内容;中央运输加强了新工作流程及相关应急预案的培训,并对运输员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确保病人运输安全和服务品质。

1.3 评价指标 新模式实施前后(2013年与2015年)的中央运输人力配置、人均工作量以及2014年与2015年1-10月患者、护士满意度和运输员获表扬情况、常见投诉问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椐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合作模式实施前后工人配置及人均工作量比较 见表1。

表1 评估-合作模式实施前后工人配置及人均工作量比较

2.2 评估-合作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护士满意度情况 见表2。

表2 评估-合作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护士满意度评价n(%)

2.3 评估-合作模式实施前后运输员获表扬及常见投诉问题 见表3。

表3 评估-合作模式实施前后运输员获表扬及常见投诉问题 人次

3 讨论

3.1 多方位合作模式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医疗行业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服务的竞争。因此,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医-护一体化的优质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为贯彻落实优质医疗护理服务,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每个工作环节的无缝衔接,科室与科室间的支持配合,医、护、技、工之间的沟通协作,为患者提供了安全、连续、便捷的服务,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因此,跨科室合作模式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必然趋势。

3.2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新工作模式实施前,部分病房的检查预约单由医生发放给患者,经常有漏发和宣教不到位现象,导致检查时患者无预约单或未按检查要求准备,如空腹、洗肠、憋尿等,影响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工作模式实施后,预约单由护士统一发放,并落实了检查宣教,促进了患者对检查项目的理解,自觉完善检查前各项准备,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增加运输员的等待时间,或因改约而扰乱整体检查工作秩序;另外,通过护士评估分离出部分能自行前往检查的患者,运输员将工作重心放在需推送、病情稍重患者的服务上,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央运输的工作压力;同时,通过在检查点设立驻守岗,将在检查点候检的患者进行集中管理和照护,减少了病房运输员的陪检时间。另一方面,新工作模式下组长根据当日各病房工作量及完成进度随时进行人员的机动调配,增进了小组间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2013年我院开放病房13个,负责检查的运输员18人,平均每个病房配置运输员1.385名;2014年底医院扩建并改革工作模式,全院22个病房仅配置检查运输员21人,平均每个病房0.955人,中央运输根据各病房检查病人推送需求量、疾病特点、运输动线等进行了运输员的重新分配,合理分工。工作任务重的病房如神经内科、骨科由原来的每病房2名运输员减为每病房1~1.5名运输员,工作任务轻的病房由每病房一名运输员改为2~3个病房一名运输员负责, 如肿瘤科、痔瘘外科、血液科为一人负责。从表1可看出,中央运输在实施评估-合作模式后工人-床位比呈负增长,而人均工作量上升20.964%,充分说明新工作模式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3.3 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让患者满意 新工作模式实施后,由于护士宣教到位,患者依从性高,科室间沟通衔接顺畅,使患者的候检时间缩短;通过培训,加强了运输员对新工作模式的认识,服务意识提升,尤其提高了对自行检查患者的服务态度,加强了检查点候检患者的巡视,密切关注老年病重患者,主动为患者提供帮助,满足了不同类型患者的服务需求,患者满意度提高。表2显示,实施评估-合作模式前后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比较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新模式实施后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7.692%和99.636%,比实施前有小幅提升。表3显示,新模式实施后常见投诉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运输员服务态度有明显改进,运输员获表扬次数明显增加。说明新工作模式下有效优化工作流程的同时,充分调动了运输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服务意识,从而使服务品质有了更高的提升。

3.4 有利安全风险防控,保障患者运输安全 医疗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中央运输运输员均为普通工人,无医学背景,对疾病认知缺乏,风险意识薄弱,服务过程评估方式简单,常以患者的精神状态或简单询问患者意愿来决定运输方式和携带医疗用物,运输过程存在一定风险隐患。新工作模式由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指导运输员的运输方式,提示运输注意事项及病情危重情况,使运输工作有据可依、重点突出,有效管控了运输风险。同时,通过不断强化运输员工作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运输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进一步保证了患者运输安全,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我院中央运输实施评估-合作模式加强了运输员与护士在患者检查工作中的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运输人员的流动性大、整体素质较低,导致管理难度大,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运输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完善管理体系。

[1] 王洪智,于莉薇,李凌云.中央运输工作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4):3120-3121.

[2] 马莉,宁宁,刘玲,等.综合医院开展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调查[J].华西医学,2012, 27(11):1711-1712.

[3] 陈群,王立,陈晓华,等.中央运输在接送转运患者途中的风险因素评估及管理对策[J].华西医学, 2015,30(1):161-162.

唐桂芬(1973-),女,湖南,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通信作者:廖燕,E-mail:1282210549@qq.com

R471,R197.323.2

C

10.16821/j.cnki.hsjx.2016.21.012

2016-03-03)

猜你喜欢

病房中央运输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