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貂配种期关键技术介绍

2016-12-19常忠娟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况水貂开口

●常忠娟 常 彤 高 冰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水貂配种期关键技术介绍

●常忠娟 常 彤 高 冰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配种记录对于水貂的配种非常重要,它可以影响配种进程和配种效率,对于充分利用种公貂和使发情旺期的母貂高效受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调节体况的方法

在准备配种期,饲养员检查每只母貂和公貂的体况,方法是用草或小树枝在笼前上下滑动,水貂见到动的物体,迅速冲上来捕捉,此时就暴露了水貂的整个腹部和腿部的脂肪蓄积明显的地方,最好的体况是中等偏上(腹部有腹沟,脚背无脂肪堆积感)。根据公、母貂胖瘦体况的不同,在笼门上标记出增食和减食情况(特减、减、少减,正常不用标识)或(特加、加、少加,正常不用标识);如果饲养管理正常,需要体况调节的多数是老母貂和公水貂,老母貂是顽固性肥胖,对它减肥要下一番功夫,时间上也要尽早一些;对于当年配种的公貂,通常要增肥且配种期要加强营养水平(在食物里增加新鲜的白菜、鲜奶和鸡蛋等),直到公貂的体况达到中上等或上等的膘情为止。

2 发情情况标识

在发情开始时进行全群发情鉴定,在笼箱上标记出每只水貂的发情状态,通过肉眼观察判断其发情动态,从外阴部分瓣状态(个别隐形发情除外)一般人为分为:一撮毛(没有分瓣即没有发情),开口期(发情初期),1期(开口不大,观之可见分一瓣或两小瓣,每隔3天观察一下是否到发情旺期),1期半(分3瓣,每隔3天观察一下是否到发情旺期),2期(开口大、湿润,分4瓣),2期半(开口大、湿润,分很多瓣,像开花一样故也叫“开花”,为发情旺期,此时最适合配种并培训小公貂的配种能力),发情末期3期(开口大,但干燥不湿润,此时期已经过了某一个发情周期的发情期,放对时,此期的母貂也有达成交配的例子);外阴颜色有白色(一般老母貂)、红色或粉色(小母貂),呈粉色的小母貂尽管配种有一定难度,但其产仔率一般较高,也有呈黑色的,但是发情旺期是以外阴分瓣程度而定的,而不是按照颜色进行区分的。一般人为把水貂的发情期分为大约7天1个周期,根据已经判定好的处于2期最好是2期半的水貂进行放对配种,并做好每一次每一只母貂和公貂的配种记录,以便于推断它下一次的配种时间,对发情好的母貂实施配种,渐次推进配种进程。因为水貂是刺激性排卵动物,以公貂能够确实配上母貂,完成母貂的某次配种。如果母貂能够连续受配或者在发情期内受配3次,即可认定该只母貂完成了配种。对于发情鉴定情况,在笼箱上或明显处标识。

3 配种记录记述及细节

对于受配的母貂或参加配种的公貂分别在母貂卡片上标记清楚公貂号码(笼号或分组号码)和配种成功日期,在公貂卡片上标记清楚母貂号码和配种成功日期;公貂箱上标记出每天1次的配种记录(配种日期),如果当天已经交配完成,要让公貂回笼休息;没参配成功的公貂起箱,目的之一是要公貂没有机会回到舒适的窝箱内,目的之二是使之在笼内方便配种和调换。在记录本上,准确标记出放对母貂的情况,包括配种成功的和未成功的母貂,据此安排翌日的或将来的日配种计划。

4 实践中的配种方式

小群水貂精细配种方式:配种成功的先进行连续复配,如果连续成功的,以初配日期为依据采用1+1+7(1)的周期复配方式,没有配上的采用1+1+10(1)再配,即隔3天再放对配种;连续配种未成功的母貂采用1+10(1+1)(连上的)或1+10(1)+7(1)(未连上的),如果连配成功说明这只母貂的配种已经成功了50%以上;也可用1+7(1+1)的形式配种,实践证明采用这种配种方式产仔率更高些。

发情速度快的大群水貂的配种方法,以其仕貂场经验,采用1+1+8(1+1)配种方式(1+1指的是这只母貂在1天之内上午和下午各接受不同公貂配种),大批量放对,一次性把发情母貂放入公貂笼中,40分钟观察结果,随后接着放对,上午、下午均放对,这种配种方式公貂的劳动强度加大,后期公貂由于体况瘦或过度疲劳而性欲骤减,采用1+1+7(1+1)的配种方式(与天气温度或美国品种貂营养好、起情快有关),对于大群来讲不做精液品质检查可节省劳动力,减轻配种负担,因为公貂精液品质不符合配种标准的只占1%,符合较大貂场场情。

猜你喜欢

体况水貂开口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Zipp全新454 NSW碳纤开口轮组
母猪体况卡尺的开发
不易滑落的毛巾
和小动物一起开口吃饭
水貂病毒性肠炎研究进展
不同锌源及锌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全球水貂产量下降
体况评分在奶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让引文“开口”,让典故“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