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旅游景区发展的改进研究

2016-12-19郭利红李娇

当代旅游 2016年8期
关键词:产品开发

郭利红 李娇

摘 要:伴随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山地旅游依托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文化景观,成为我国旅游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探讨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景区建设的重点,进而提出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指导建议。

关键词: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利益共享

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地,山地旅游景区如何有效开发成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梳理以往对山地旅游的研究文献发现,关于山地旅游的分类、山地资源评价与规划、山地旅游安全、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较多。本文侧重于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景区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山地旅游的可行性建议。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

发展山地旅游,就是要以山地资源和自然条件为依据因地制宜。既可以发展登山滑雪、狩猎垂钓、潜水攀登为主的体育健身旅游;也可以实现疗养游览、避暑度假的康养旅游;或者进行探险、科考、科普的研学旅游,以及游客种植采摘体验的农林业旅游。

充分发挥山地资源竞争优势,实现旅游产品营销创新。比如植被的标本定制、特色餐饮、当地民俗住宿的建设、攀岩的直播互动、专业科普知识的讲解。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对产品进行合理的专利保护,防止同质化的恶意竞争。

二、山地旅游景区建设

山地风景名胜区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像桂林山水、秦岭太白山等已获得了一定的旅游规模经济效益。在大力发展山地5A景区的同时,对一些知名度较低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开发便成了难点。

(一)山地旅游的品牌建设

分析山地品牌质量的过程发现,山势高度与旅游资源质量成正相关。即旅游资源质量越好,知名度越高。对于山势较低的旅游景区,要想取得旅游经济成效,就应该开发别致的休闲、探险景点。高效利用区位优势,重视景区旅游意境氛围的营造和分析游客的心理倾向,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二)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山地旅游对生态资源的依附性较强,生态环境的变动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能力以后,就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山地景观的生态脆弱性和不可逆性,就需要平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多角度综合保护为前提,创造差异化景区,即不同自然地域创造不同的山地开发模式,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地貌公园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乡村休闲体验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运动探险的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等。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三)山地旅游区域间的合作

山地旅游的规划和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依靠某个企业或者政府完成是不现实的。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应打破过去“点—点”的开发布局,形成“点—面”的整体规划格局,打破景区内外、山上山下、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界域,实现山地旅游目的地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和旅游监管全覆盖。

三、山地旅游指导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有效投资

许多地貌奇特的景区集中在贫困地区,发展山地旅游对扶贫的作用不容忽视。山地旅游在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正效应。但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景区开发的时候,着眼于短期利益,进行边缘化投资、重复投资等不良投资。因此,政府在山地旅游中的角色同样不可忽视,应做到积极合理地布局,以长远利益、社会利益为标准规划实施景区建设。

(二)调动主体的积极性,达到利益共享

旅游开发中企业、政府、当地居民等利益主体彼此关联、互相依赖。旅游目的地的利益共享具体表现在:首先是当地政府与开发商双方利益共享;其次是在规划开发中政府对居民的补偿性政策,制定合理的征地、苗木补偿措施;最后,为当地居民的参与经营提供平台。

(三)防范景区的灾害隐患,实现安全旅游

山地旅游安全具有琐碎多面性、自然灾害易发齐发性、防控困难性、救援保障薄弱性的特征。与其他旅游安全相比,山地旅游安全主要集中在事故起因和防御机制建立上,应从政策法规和景区防控两个层面构建山地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瑞花.云南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保护策略[D].昆明理工大学.2005.

[2]李会琴.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1).

[3]胡叶星寒,陈晓红.国内外山地旅游研究综述[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产品开发
基于怀旧视角的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成都市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与产品开发
成都市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与产品开发
论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成本控制问题
体验视角下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浅谈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工艺品的运用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创新探讨
老年旅游市场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