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亚东干华人报纸发展历程、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

2016-12-17尹春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亚

尹春梅

(1.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中央民族大学国际继续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中亚东干华人报纸发展历程、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

尹春梅

(1.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中央民族大学国际继续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自1932年东干报纸《东火星》创刊以来,东干报纸虽经历了兴衰起伏,甚至两度中断,但仍顽强地持续到今天。东干报纸的兴衰是受政治经济、语言政策、经费支持、团队质量、读者态度等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中国政府应看到东干语同汉语的同源相亲和紧密联系,在给予经费支持的同时,树立柔性传播的理念,促进东干报纸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东干华人对中国的信赖与支持。

关键词:中亚;中亚回族;东干华人;东干报纸

一、发展历程

2009年,吉尔吉斯国家科学院编纂出版的《东干百科全书》比较详尽地介绍了东干报纸的发展历史,可将之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1](170~176)。

1.创刊—停刊(1932~1939年)。1930年6月15日,在苏联政府的帮助下,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为了让自己的民众快速识字脱盲,出版了吉尔吉斯语版的《识字报》,因脱盲涉及包括东干族在内的少数民族,《识字报》切分出半页版面给东干语开办《快识字》专栏,中亚国立大学毕业的主麻·阿布杜林负责出版工作。1932年2月25日,东干族创办了用自己母语出版的报纸《东火星》,当时使用的是苏联学者帮助创制的以拉丁文字为基础的东干文字,主编由主麻·阿布杜林担任,还有副主编1人、秘书1人、校审1人,另有7人以上的工作人员配合报纸工作。当时,报纸有2个版面,5天发行一次。东干族知识分子亚瑟尔·十娃子、胡塞·马凯、卡里姆·马耶夫是固定撰稿人,报纸开始出现东干诗歌、故事及东干语翻译的俄国作家的作品。1938年,《东火星》报纸的主编主麻·阿布杜林和副主编伏龙芝师范学院东干语教师阿布杜林·萨利被逮捕入狱。3个月后,主麻·阿布杜林被枪毙,阿布杜林·萨利被释放,后来死在战争中。其后,《东火星》的主编由玛买佐夫·萨利子担任,但到1939年,《东火星》停刊。

2.复刊—盛刊—再停刊(1957~1994年)。1957年6月1日,东干报纸更名为《苏联回民报》重新问世,著名的东干诗人亚瑟尔·十娃子担任主编,报社成了真正的东干文化中心。参编第一份报纸的有尔力·阿布都、胡塞·马凯、奴勒马·劳杨诺夫、雅库布·玛买佐夫、扎米俩·卡里莫娃、阿伊莎·曼苏洛娃、尼咋木·马迭尤叶福等。报纸每周发行1次,稍后改名为《十月的旗》。1957年11月7日至1992年,报纸每周发行2次,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重组,除了固定的工作人员以外,还有不少自由撰稿人。报纸内容除了诗歌、故事外,新增了许多紧密贴近日常生活的话题。报纸很受读者们的喜爱,人们在阅读中熟知了诗人胡塞·马凯、秦娃·胡罗娃,畅读了尔力·阿布都和马赫穆德·哈桑诺娃创作的故事。1966年,报纸主编为雅库布·哈瓦佐夫,之后,沙姆扎· 伊斯马、劳玛·尤素先后担任主编。1994年,报纸《十月的旗》由于缺乏经费再次停刊。

3.再复刊—守刊(1996年至今)。1996年,为纪念伟大诗人亚瑟尔·十娃子90周年诞辰,吉尔吉斯斯坦东干协会再度恢复出版东干报纸,并重新命名为《回民报》,第一任主编为杜娃子·别哈子。由于经费困难,报纸发行曾出现小的间歇,报纸主编也曾交替更换。自2001年8月22日起,报纸改为每月出版2次,通常有3个编辑和2个工作人员。笔者对吉尔吉斯国家科学院东干学及汉学中心所长穆罕默德·伊玛佐夫先生进行了访谈,得到了1996年再复刊以来《回民报》主编的具体更迭情况:1996~1998年为杜娃子·别哈子,1998~2000年为玉素波夫·拉希德,2000~2005年为法提玛·马申哈耶娃,2005~2013年杜娃子·别哈子再度担任主编,2013~2015年为十户子·祖菲亚。至今,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报纸已维持近20年,其间东干文办刊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1994年以前报刊的内容100%为东干文,再复刊以后东干文内容比率则逐年衰减。笔者按年度对报纸的随机抽样发现,1996年报纸内容开始出现了少量俄文,1998年东干文占40%左右,2001年占50%左右,2002年不到40%,2003年为30%,2004年不到40%。2009年4月29日,东干文报纸由原来黑白版面1张4版升级为彩印2张8版,但东干文总体比率没有增加。苏联解体后,除吉尔吉斯斯坦外,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于1996年也创办了东干文报纸《青苗》,2001年更名为《回族报》,之后也经历了停刊与复刊。相对而言,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报历史更长,且更具代表性,下面将着重讨论吉尔吉斯斯坦《回民报》近两年的问题现状及制约因素。

二、问题现状

1.印量发行。2013年调查获取的《回民报》订购报告显示,当年报纸发行计划3 217份,发行13个地方和部门,绝大部分订单是一年,按单价300索姆一年计算,报纸总收入965 100索姆,按当年汇率,约合180美元。按当地的生活水平,报纸全年销售额勉强仅够一两个工作人员一个月的生活费。报社先后有16名工作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显然,报纸本身的效益不足以养活这些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劳务费及报纸出版发行均离不开回民协会募集的经费支持,而回民协会的经费主要靠东干企业家和文化人士的捐赠。近年来,有来自中国方面的经费支持,但报纸自筹经费以来的暂停办刊及目前出现的新困境都表明,办刊经费缺乏持久性与稳定性。

2.读者情况。2013年,聚居村米粮川的150位被调查者的129份有效问卷中,自报读东干报纸的被调查者占样本总数的80.6%[2];散居市比什凯克市150位被调查者的126份有效问卷调查中,自报读东干报纸的被调查者占样本总数的60.3%。米粮川熟练双文人口的比例仅有9.31%,比什凯克市因东干研究所、回民协会等东干文化部门集中,熟练双文人口的比例稍高于聚居村,为20.6%。这些数据反映出虽有一定比例的东干读者看《回民报》,但由于东干文水平所限,即便是自报阅读报纸的东干民众,能读懂报纸中东干文的已经十分有限。笔者对比什凯克市东干语使用情况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熟练东干双语人口是在家庭环境中自然习得的,但熟练双文人口的则更多地依赖学校教育。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加大了推广国语吉尔吉斯语的力度,吉尔吉斯语以外的其他许多语种在课时设置上大幅度缩减。东干语近一两年来曾濒临取缔,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东干学及汉学中心和知名东干学者联名上书倡议下,中小学东干语课程才得以保留,但课时由两年前的每周三四个学时缩减为每周一两个学时。因此,在缺乏国家宏观语言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虽然主要依赖于家庭教育的熟练东干双语人口有望继续保持,但依赖理性传承层——学校教育的熟练东干双文人口将进一步缩减,这将导致能读懂《回民报》东干文稿的阅读群体未来进一步衰减。学者们的研究已指出,东干报纸存在着退订情况,事实也证明让老百姓自己花钱订报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3.版面内容。东干报纸的初衷是让人们“快识字”,1996年再复刊,编辑部的发刊辞中强调,“……很少可以找到报道东干民族生活或劳动的信息、关于该民族现在的信息,我们将填补这一空白,我们尽量报道该民族的一些主要活动”。由此可见,东干报纸的办刊宗旨是“发展东干语言文字,反映和报道该民族的主要活动”。那么,《回民报》如何践行这一宗旨?该报刊发的东干文稿内容上以现成的文学和诗歌居多,报道东干族现在信息的内容较少。对近3个月《回民报》的东干文稿统计显示,有文学作品4篇、诗歌7首,此外,有少量题材比较有新意的文章,如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学生作文《他们保护祖国哩》、报道东干图书推介会的通讯《苏莱马奶的聪明话》、反映东干学生赴中国留学的访谈《中国念书——不是容易的》,以及人物介绍《心劲大的女人》等。一些东干文稿后附有“话典”——对文中重难点或新出现的东干词语进行俄文注释,帮助读者理解生词的同时,普及东干语言文字。从文字使用看,东干文内容占版面内容的25%以下,甚至时常不足10%。作为传承东干族语言文字的重要媒介,东干文版面的缩减无疑将弱化《回民报》对东干语言文字的传承作用,也被学者们认为是报纸的致命问题之一。报纸版面大小的变动也比较随意,如2014年有来自中国方面的经费支持,版面扩大为4张16版,近两三个月来由于经费问题,报纸又瘦身为2张8版。同时,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办刊理念,报纸也存在重资助国、轻东干族的情况。因此,如何在采用外援经费的同时,保持民族报纸的健康发展,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4.团队质量。截至2015年7月,《回民报》已至少3个月处于没有主编的状态,比什凯克市中学俄语教师马凯耶娃·拉黑亚暂代副主编职位。马凯耶娃·拉黑亚,50多岁,她本人说俄语,会说一些东干语,但基本不写东干文。由于经费问题,编辑部仅有一两名工作人员坐班,且缺少专职撰稿人。报社目前有1位通讯记者伊斯玛耶娃·祖菲亚,30多岁,以前也曾负责过东干语电视节目。团队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到报纸质量,导致东干学者们对报纸的满意度急剧下滑。没有主编的严格把关,报纸文稿时常出现俄文或者东干文的文法错误,有时甚至将作者名署错,比如2015年6月17日发表的诗歌《运气》的作者应是亚瑟尔·十娃子,而不是阿里黑夫·雅库布·哈瓦佐夫。由于缺少采编人员,报纸存在新闻不够及时的现象,如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2014年4月10日举办的“孔子学院名人讲坛活动”,《回民报》2015年5月1日才进行了俄文报道。由于编写人手不足,也存在经常拿老一辈东干作家的文学作品填充版面的情况,如早已封笔的84岁高龄的东干作家阿依沙·曼苏洛娃的作品一再被节选。

从《回民报》近3个月的东干文作者群来看,中青年一代作家比较单一。吉尔吉斯斯坦东干语发展保护培训中心负责人仔依乃普·尤奴左娃,以及国家科学院东干汉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十四儿·伊斯哈尔均已年过六旬,其他大多数反映新人新事的文稿都是法提玛·马申哈耶娃一人所撰,她应邀撰写文稿,报社按篇幅长短付酬,稿费在500~1 000索姆不等,还有个别学生及其他自由撰稿人。

三、制约因素

东干文报纸的兴衰是受政治经济、语言政策、经费支持、办刊团队、读者态度等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下面来探究每个阶段制约其发展的社会因素。

1917年11月15日,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通过了《俄罗斯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宣布了一项不同于沙俄时期的新民族政策,即保证“俄罗斯各民族平等、独立、自由”,其主要措施包括:废除俄语作为官方语言的规划,从而宣称在苏维埃俄罗斯境内没有官方语言,每个民族都有权利保持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并保留他们在任何场合使用“母语”的权利,每个人都有用民族语言接受教育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权利[3]。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帮助没有文字或虽有文字但创制在阿拉伯字母基础上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体系下的文字,这其中也包括东干文。可以说,民族语言政策的调整和东干文的创立是最初《东火星》得以创办的主要原因。当然,苏联中亚语言政策的调整背后也有更为深刻的政治背景,中亚地区历史上多受突厥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早在1918年,苏联政府就意识到语言的突厥化和阿拉伯化对国家安全稳定的威胁,为了切断中亚各国与阿拉伯文化的天然语言“脐带”,为中亚各民族创制(尤其是改造)文字,就成为早期语言政策的一个任务。

民族语言政策也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调整的。从1938年开始,在一定程度上,苏联时期的语言政策开始趋向于俄罗斯化政策,一些反对这一决定的中亚民族领导干部在20世纪30年代的肃反运动中都被扣上了“民族主义”的帽子[4](102~111),东干报纸《东火星》的主编主麻·阿布杜林和副主编阿布杜林·萨利均在肃反运动中入狱。肃反运动无疑给各民族文化事业带来了一定压力,但导致东干报纸第一次停刊的根本的原因当属1939~1940年苏联进行的第二次文字改革——由拉丁字母到基里尔(俄语)字母的改革。这次文字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一些学者认为拉丁字母系统本身表音贫乏;其次,苏联国内的一些主要民族,如俄罗斯族、白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等民族传统上一直在使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再次,随着苏联文字改革,土耳其也将自己的文字进行了拉丁化,苏联将拉丁字母基里尔化的第二次文字改革,有助于切断中亚各国同土耳其文化的联系。因此,随着中亚人口较多的民族把自己使用的文字由拉丁字母向基里尔字母转换,东干文字也实行了改革[5]。新的文字被创制出来以前,原用拉丁字母拼写文字的东干报纸被迫暂时停刊。接下来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经济恢复等原因使报纸继续停止出版,直至基里尔字母基础上的东干新文字创制出来。1957年,停刊近20年的东干报纸才得以复刊。

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复刊后的《苏联回民报》也迎来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繁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卫国战争中,米粮川的东干集体农庄是战时中亚劳动竞赛中的一面红旗,此外,在前线英勇杀敌的将士中也有东干族的英雄。东干族在支前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赢得了苏联中央政府的多次表彰,也获得了苏联各族人民的尊敬[6]。在对吉尔吉斯国家科学院研究员的访谈中了解到,通过战争,苏联政府充分发现了东干族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愿意积极争取这部分民众。苏联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积极支持东干学校教育、词典编纂、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也积极支持回民报社出版发行自己的东干文报纸。受访者还回忆,20世纪70年代,回民报社曾一度非常繁荣,一楼整层7间都是办公室,报社主编亚瑟尔·十娃子当时还配有一辆苏联政府提供的汽车,有政府提供的住房,报纸印量达30 000多份,不管人们想不想读,报纸由政府出资挨家挨户赠阅,东干报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可见苏联政府是多么重视东干民众的意识形态领域这片高地。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立后的吉尔吉斯斯坦推行积极的吉尔吉斯语政策,东干报纸缺乏来自政府层面的经费支持,1994年再度休刊。

1996年东干协会和东干民众自筹经费恢复《回民报》,至今已维持了近20年。在缺乏政府经费支持的情况下,恢复和发展本民族报纸是东干语言文化主体——东干民众自觉自愿的内驱力使然。尽管经费的困难始终存在,直接影响到专业东干文撰稿人的数量和质量,间接影响到该报东干文稿的版面大小和内容质量,也影响了学者和读者对该报的满意度,但报纸还是艰难地维持了下来。《回民报》能够自筹经费维持将近20年,说明在政治、经济、语言政策都不能成为直接影响报纸存亡的主要原因时,影响报纸发展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人”,包括主编、编者、读者及广大的东干民众,他们作为发展东干报纸的主体,自愿发展民族报纸的内驱力是否还强烈的存在。

报纸首先需要具有高度责任心、工作热情、俄语东干语兼通和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主编。主编既要能够团结报社同事,也要能和社会各阶层融洽交往,善于筹措和管理经费,并具有健康的办刊理念,为报纸质量严格把关。在视报纸质量为生命线的主编带领下,鼓励东干学校师生撰稿并适当派发稿费,不失为解决东干报纸人才荒的有效途径,报纸质量的提升也能够在学者中间赢得较高的声誉,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主编和团队能够在一定阶段内保证报纸的发行,但报纸的持续发展最终离不开东干民众的自愿支持,而这种支持意愿也离不开东干民众对东干语本身走势的价值取向。东干学者群就东干语发展取向观点各异,丁宏指出:“苏联解体后,以往对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失效,东干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影响,东干文字如何继续发展,学者们观点各异,是保留原有风貌还是学习普通话?抑或是改用拉丁字母?”[7]据此,笔者预测,除停刊之外,受东干语走向制约,东干报纸还可能有如下发展:第一,继续保留现有俄文及东干文风貌;第二,东干文进一步弱化,纯俄文报道东干族的主要活动;第三,呈现汉语普通话趋势,《回民报》话典中已经开始出现不少新近从汉语普通话中借用词语的现象;第四,拉丁化,这一走向将受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总体规划大环境制约。同东干语的走向一样,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报纸的发展将是一个保留传统与经济发展交互作用,同时也是受该国语言政策影响的复杂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东干报纸的兴衰是受诸因素共同作用的,且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第一次停刊主要是因为政策层面的文字改革;第二次停刊的主要原因是苏联解体后缺少政府的经费支持。但目前《回民报》自筹经费办刊近20年又出现的新困境则表明,发展东干报纸的主体——东干民众是关键。

随着苏联解体,中亚各国同中国逐步建交并来往日益密切。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使地处经济带核心区的中亚五国地位更为重要,中亚东干族与中国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作为华人,东干民族无疑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程的重要依靠和中坚力量。中国政府,尤其是侨办部门也正给予东干族更多的关心帮助与支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东干学生免费赴华留学,加之中亚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东干族中已经兴起了一股汉语热。东干语走向上也有不少学者持“学习普通话”的观点,同该走向紧密相连,《回民报》中也出现了不少吸收汉语普通话新词语的情况。仅近3个月《回民报》“话典”中就有许多范例,如原来叫“工厂主”,现在叫“企业家”;“大使馆”原来使用俄语借词,现在直接借用汉语发音,叫“大使馆”;原来的“教员”“师傅”,现在直接改称“老师”;还有新出现“华侨华人”“推荐”等东干语中原本没有的词语。可以说,作为汉语陕甘方言的境外变体,东干语向自己的母语——汉语借用词语,是丰富和发展东干语言的内在需求和有效途径。

在对东干语报纸的支持上,建议中国政府应看到东干语和汉语的同源相亲和紧密联系,充分尊重办刊主体——东干民族的办刊宗旨和民族情感,珍视东干报纸自主吸收汉语词汇的健康发展趋势,在尽可能给予东干报纸经费支持的同时,树立柔性传播的理念,避免将东干报纸变为短期大量灌输中国现代信息的工具,否则,强势传播不仅会引起他国安全部门的关注,久而久之也会影响东干语言的健康发展,最终损害到东干人的感情,削弱“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的重要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Имазов М Х. Дунган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M]. Илим, 2009.

[2]李鑫.吉尔吉斯斯坦米粮川东干语言使用问卷分析[J].文化学刊,2014(3).

[3]苏联对中亚的语言政策:评论和反思[EB/OL].http://euroasia.cass.cn/news/140293.htm,2016-03-13.

[4]王新青,郭卫东.中亚历史语言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吴宏伟.中亚文字改革问题[J].语言与翻译,2005(3).

[6]王国杰.中亚东干族与苏联卫国战争[J].东欧中亚研究,1997(4).

[7]丁宏.东干语的走向[J].回族研究,2008(4).

【责任编辑李延睿】

收稿日期:2016-03-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14ZDB114);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招标课题重点项目“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语言生活调查”(XJEDU40713B05)

作者简介:尹春梅(1978-),女,山东东明人,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中央民族大学国际继续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汉语国际传播及东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627(2016)04-0087-04

猜你喜欢

中亚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一带一路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形势”暨第十八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举行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西北与中亚交通运输问题研究
中国企业承建“中亚第一长隧”全线贯通
White Elephant
中亚沙棘保肝有效成分纯化工艺研究
中国与中亚关系的里程碑
简论制约中亚民主转型进程的诸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