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的流行现状和综合防控

2016-12-17张银灯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北方牧业 2016年23期
关键词:头份非典型断奶

□张银灯(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猪瘟的流行现状和综合防控

□张银灯(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猪瘟在世界上许多养猪的国家都有流行,由于其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猪瘟是个老话题,虽然几十年的防控工作取得了不小成效,但近几年来仍然有猪瘟的陆续发生。现将笔者近年来对猪瘟这一疫病流行状况的观察和综合防控的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和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1 猪瘟的现行流行形式及分析

1.1 典型猪瘟

疫苗的广泛应用使猪瘟似乎得到了控制,但是典型猪瘟不时还会发生。只不过流行方式从流行性转变为地方性流行而已。这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种:

其一,病毒毒力的增强,造成局部的猪瘟爆发。

其二,在免疫空白期,由于疏忽或来不及免疫又受到应激而突然爆发。如临断奶或刚断奶仔猪没来得及免疫就长途贩运爆发典型猪瘟。

其三,母猪有隐性猪瘟,仔猪出生感染发病。

其四,散发猪瘟。由于漏免造成。

其五,广泛性免疫剂量不够,抗体不足以抵抗强毒力的病毒攻击。

1.2 慢性猪瘟

目前常见于老疫区的病猪,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情缓和,病程更长。主要表现持续高烧不退,先便秘后腹泻,皮肤有数量不等的出血点。少数可耐过但成为僵猪,多数衰弱或激发感染而死。此类也主要以散发为主,由于个体差异,或者本身带毒,突然又遭野毒感染。

1.3 非典型猪瘟

非典型猪瘟有两种临床表现型。一种是由患隐性猪瘟的母猪垂直传染给仔猪,该仔猪出生时表现健康,哺乳期间也能正常生长,断奶后由于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在保育栏不久,便可出现非典型猪瘟,表现高热稽留、顽固腹泻,四肢末端和耳尖皮肤瘀血发绀。这种仔猪由于免疫抑制,对猪瘟疫苗免疫无效,因此,多以死亡告终。

另一种是和其他疫病如圆环病毒病、蓝耳病混合感染或是继发感染而至。病猪症状错杂,不易诊断,当配合病理剖检才能诊断患有猪瘟。

1.4 隐性猪瘟

隐性猪瘟,多见于生产母猪。感染母猪其本身貌似健康,但本身带毒,能将猪瘟病毒垂直传播到下一代,其所产的后代往往出现流产、死胎、弱仔,或者出生后的仔猪表现非典型猪瘟或典型猪瘟;另有一点需要重视的是母猪产后不明原因的缺乳也多为隐性猪瘟所致。患隐性猪瘟的母猪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也很差,是典型和非典型猪瘟的传染源,并且是造成繁殖障碍的因素之一,应予以淘汰。

2 发病原因分析

2.1 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等)的存在是导致免疫失败的原本因之一。

2.2 免疫程序不合理或疫苗质量不稳定。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差,造成抗体水平不够不足以抵抗病毒侵袭。

2.3 饲喂了霉变饲料玉米等。饲料霉变危害很大,至少是非常严重的应激,并且可造成免疫抑制。

2.4 滥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

2.5 种猪(公猪、母猪)造成的垂直感染。

2.6 生产后对仔猪、母猪的人为应激。应激反应可造成免疫力低下。

3 防控对策

3.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

平时注意全价饲养,防止饲料霉败,需要长途运输等可能发生应激反应的情况下给予电解多维。

3.2 加强卫生消毒,净化环境

注意环境卫生,圈舍保持清洁、通风,结合卫生定期消毒。

3.3 重视免疫接种

3.3.1 加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实践证明,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防控猪瘟效果良好,但是要制定并实施正确的免疫程序和使用合理的免疫剂量。现介绍3种猪瘟的免疫程序,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超前免疫法:也叫“乳前免疫法”或“临时免疫法”,即仔猪出生后尚未吃初乳前,接种猪瘟活疫苗2头份,间隔2小时后再喂初乳,断奶前以3.5头份猪瘟兔化弱毒苗再进行加强免疫一次。 此法适用于污染场或地区的免疫。

去势免疫法:也叫断奶时一次免疫法。通常30~40日龄仔猪断奶后,在去势的同时进行猪瘟疫苗3.5头份接种,这期间母源抗体已消失,猪瘟疫苗免疫可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但注意最好一个月后以4头份剂量再加强免疫一次。此法适用于猪瘟的安全地区和饲养母猪较多的农村。

二次免疫法:首免在20~25日龄,剂量3.5头份;二免在60~65日龄,剂量4头份。由于仔猪在20日龄后母源抗体下降,可能难以抵抗强毒的感染,需要提前接种,但这时仔猪的免疫应答能力不强,保护期较短,于50~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1次。大多数猪场可采用此法。

这里再提出一种情况,以上三种免疫方法是基于饲料成分叫全价,育肥速度较快,一般在4~5个月就能出栏的商品猪。如果饲料和养殖条件较差,育肥时间较长超过5个月以上才能出栏,并且强度较猖獗的地区,可考虑三免。因为二免后3个月时虽然在免疫期内,但对于强毒攻击下有时会出现零星病例,这时考虑三免。对于小规模条件差的养殖户可以考虑。

种猪免疫:在以上免疫接种的基础上,种母猪在配种前加强免疫接种1次,剂量6~8头份。注意避免在妊娠期接种,尤其不能在妊娠后期接种猪瘟活疫苗。

3.3.2 加强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目前混合感染较严重,使得疫情复杂,防制较为棘手。因此加强其他疫病的免疫很重要,尤其是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防制更为重要。

3.4 加强抗体监测

做好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定时抽查各种类型猪群的抗体水平,以了解免疫接种的效果,制订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特别对种母猪的抗体监测尤为重要,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淘汰隐性感染的母猪,这对于消灭非典型猪瘟、净化猪场有重要的作用。

3.5 加强检疫,防止引入病原

3.6 坚持自繁自养,结合抗体监测净化猪场

4 病例介绍

猪瘟这一老的疫病至今仍在猖獗,消除本病的危害还需畜牧兽医工作者进一步努力,综合防制,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下面从典型的病例来说明综合防制的重要性。

病例:山西省太原市郊区某养殖户刚从外地引入一批仔猪,突然发病,笔者应邀前去治疗。

主诉:本群仔猪20头,刚从外地运回,次日发病,已死亡3头。

检查:猪群扎堆,精神沉郁,全身红紫,便秘,抽查体温41℃左右。剖检死猪,发现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大理石状,肾脏表面小点出血,脾脏边缘有小出血性梗死区。

初步印象:典型猪瘟。

防控措施:

彻底消毒猪舍;

其他日龄的圈舍近一月没免疫的加强免疫;

取金银花60克,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柴胡30克,水煎浓缩,每头病仔猪灌服5毫升,一日2次。

效果观察:当日病危的仔猪死亡2头,其余的猪只精神好转。第二日继续治疗,疫情基本稳定,没有死亡。第三日,病猪可活动,以同样的方剂转入混饮用药。第四日观察病猪开始有食欲。用药五日后病情好转,嘱畜主选择好的天气进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3.5头份免疫,并帮其制定常见疫病的免疫计划和驱虫计划。

猜你喜欢

头份非典型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民法典》时代非典型担保的逻辑追问与效力审视——以买卖型担保为分析视角
超声造影对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果分析
里岔黑猪免疫程序的探讨
Hunter—Gatherers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德国流行“非典型就业”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辨体施防的思考
断奶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