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优353机插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016-12-17吴冬梅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秧田大田泥浆

吴冬梅

(福建省明溪县城郊农业技术推广站 365200)



谷优353机插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吴冬梅

(福建省明溪县城郊农业技术推广站365200)

根据谷优353的特征特性,总结机插秧从秧苗培育到大田管理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机插壮秧培育、机插环节、肥水管理等内容。

谷优353;机械插秧;栽培技术

谷优353系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抗稻瘟病不育系谷丰 A 与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优质恢复系宁恢 353 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组合),于 2013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稳产、有效分蘖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为做好优良品种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2014年和2015年明溪县天喜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机插方式在城关乡王桥村连片示范种植17.3 hm2,经测产验收,平均每 667 m2(下同)产量624.2 kg,最高产量650.3 kg,比非示范片种植增产6.8%。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机插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主要特征特性

1.1主要性状

植株生长整齐,分蘖力强,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每667 m2有效穗数15.5万穗,株高120.3 cm ,穗长26.2 cm,每穗总粒数180.2粒,结实率86.05%,千粒重29.2 g。

1.2生育期

2015年作为示范品种在明溪县城关乡王桥村种植,采用机插秧。5月13日播种,6月1日机插, 10月2日成熟,全生育期143 d。

1.3米质

糙米率80.3%、精米率72.0%、整精米率55.4%、粒长6.6 mm、长宽比2.4、垩白粒率66.0%、垩白度9.0%、透明度2级、胶稠度58 mm、直链淀粉含量22.3%、蛋白质含量9.2%。

1.4抗性

在明溪县作中稻及烟后稻栽培,表现抗病、稳产、抗倒伏、后期转色好。2014年和2015年,明溪县天喜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机插栽培,在城关乡王桥村连片种植,未发现叶瘟和穗颈瘟。

2 机插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培育适龄机插壮秧

培育适龄机插壮秧,是机插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适宜机插的壮秧标准:一是苗高18~20 cm;二是秧龄在20 d以内,最长不超过25 d;三是秧苗均匀分布,每盘秧苗量1600苗左右;四是秧苗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植株矮壮,无病株和虫害,根系发达,单株白根数量多,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成毯状秧块,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不缺角。

2.1.1秧田准备采用大田软盘泥浆育秧方式。选土壤肥沃、无残茬、无砾石、无杂草、无污染、田块形状规正、运秧比较方便、便于管理的大田作为秧田。提前翻耕晒田,在做秧畦前1周用旋耕机旋耕,每667 m2施复合肥30 kg作基肥,浸泡2 d后,再打一遍耙平澄浆2 d,让其自然落干。

2.1.2苗床制作按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80备足秧田,在播种前1 d,开沟整畦,畦面宽140 cm、沟宽25 cm、沟深15~20 cm,平整细软,用木板塌平畦面,使之表面光平、内部松软。

2.1.3铺放秧盘在做好的秧畦上,沿秧床纵向横排依次平铺2行育秧盘,盘与盘的两边要重叠整齐,盘底与秧床表面紧密贴合。

2.1.4匀铺田泥用勺子将畦沟内拌好底肥的泥浆土舀入盘内,剔除泥浆内的杂物,特别是小石子。盘内的泥浆用板抹平,泥浆的厚度在2.0~2.3 cm之间为宜,待泥浆沉实后方可播种,沉实度以谷粒半粒入泥为宜 。

2.1.5精细播种播种时,要确定适宜的播种量,做到精确定量播种。每盘播种量60~70 g(干谷),每667 m2大田用秧盘20~22 盘。播种方式采用手动播种器,播种前要进行调试,确保每盘达到适宜的播种量,均匀、不重不漏、到边到沿。播种结束后,应及时盖种,在苗床上面搭盖防虫网,前期遇大雨要盖膜,防止雨水冲刷盘泥和种子。

2.1.6秧田水肥管理秧苗低于1 cm时,保持秧畦满沟水。苗高1 cm以上,保持畦面湿润,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在秧苗移栽前5 d,排干沟中水进行晒苗。在秧苗移栽前7 d施好送嫁肥,若秧苗叶色褪淡,每667 m2(下同)用尿素4.0~4.5 kg兑水500 kg于傍晚浇施,施后洒清水洗苗以防肥害伤苗,若叶片挺拔而不下披,则用尿素1.0~1.5 kg兑水100~150 kg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可免施。在秧苗1叶1心时,用15%多效唑100~150 g兑水50 kg喷雾,促使秧苗矮化分蘖,便于机插作业。移栽前3~5 d喷好送嫁药,有利于提高秧苗移栽后的抗病虫能力。

2.2大田机插

2.2.1旋耕整地用拖拉机及配套旋耕机具耕整田块,整地要求做到田平面洁,无杂草、杂物,田面烂硬适度。

2.2.2起运移栽机插秧起运移栽应采取随起、随运、随栽的方法。软盘秧可随盘平放运至田头,也可起盘后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上,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

2.2.3机械插秧大田经沉淀1~2 d后,保持浅水层,机插深度2 cm 左右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宽行窄株,采用14 cm×30 cm株行距标准进行机插作业,确保每667 m2插足1.4万丛,每丛基本苗为3~4苗。插后若倒苗、浮苗,要进行扶正,并及时补苗。

2.3大田水肥管理

2.3.1水分管理水分管理的原则是:浅水勤灌、干湿交替。薄水机插,移栽至返青期以浅水灌溉(水层3~5 cm)为主, 返青后水层控制在3 cm 以下, 以利提高地温, 促早生快发;封行前以浅湿交替、间歇灌溉为主;当每667 m2苗蘖数达到20万苗左右时,应适当晒田, 控制无效分蘖;拔节期要求浅湿、间歇灌溉;抽穗开花期要求水层3 cm 以下;灌浆至成熟期实行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收割前10 d左右可断水落干。

2.3.2合理施肥施肥原则上把握“前稳、中促、后补”的方法,应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基肥:每667 m2(下同)施有机复合肥40~50 kg;分蘖肥:第1次于插后7 d施尿素和氯化钾各5~8 kg、丁草胺100 g,拌细砂土撒施,并进行化学除草;第2次于插后15~20 d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10 kg。

2.3.3病虫害防治谷优 353长势繁茂,叶片浓绿,易受病虫侵害,在田间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好各种病虫害防治。主要抓好“三虫三病”的防治,分别在6月20日和7月12日,用吡蚜酮加毒死蜱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在8月23日、8月29日始穗期和齐穗后,用井冈霉素、爱苗防治纹枯病、稻曲病; 同时,还要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选择高效低毒的对口农药及时防治,确保高产。

2.3.4机械收获适时收割,当稻谷黄化完熟率达95%以上时应及时机收,早收影响产量和稻米成熟度, 迟收则稻米光泽度差、碎米率高。

(责任编辑:林芸青)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rice “Guyou353”

WU Dong-mei

(ChengjiaoAgriculturalTechniqueExtensionStationofMingxiCounty,FujianProvince365200)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you 353”, its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by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method from seedling cultivation to field management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strong seedling cultivation for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process,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and so on.

Guyou 353;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6-04-18

吴冬梅,女,1976年生,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6.05.012

猜你喜欢

秧田大田泥浆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泥浆分离施工技术研究
感怀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泥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