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东市板栗产业发展现状与主要经验

2016-12-17

北方果树 2016年3期
关键词:栗树丹东板栗

邓 践

(辽宁省丹东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 丹东118011)

丹东是我国板栗六大产区之一。该区位于我国东北的南部,与其他栽培区相比,气候寒冷,是我国板栗的最北产区。主要生产丹东栗和日本栗,是我国板栗主要出口基地。

1 自然条件与生产现状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北临本溪、桓仁,西界辽阳、岫岩、庄河,南面黄海。总面积14910km2,地形结构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本市南部年均气温为8~9℃,极端最高气温33~35℃,极端最低气温-22~-29℃,无霜期180~200d,≥10℃的积温3200~3500℃;北部地区年均气温6~7℃,极端最高温度35~36℃,极端最低气温-29~-37℃,无霜期 135~180d,≥10℃的积温 2800~3200℃。年平均降水量 900~1200mm,4—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5%以上。日照时数为2350~2530h,较同纬度的北京和营口少12%~16%。全市土壤复杂多样,以棕壤为主,一般土层厚度在30 cm左右,pH 值 6.0~6.5。

全市现有栗树10万hm2,8000万株,2014年总产量为8000万kg。全市所有乡镇都有栗树分布,其中面积666.7 hm2以上的乡镇38个,333.3 hm2以上的乡镇13个。宽甸县被列为全国板栗基地县,凤城市被列为全国经济林示范县,东港市被列为全省板栗基地县。“丹东地区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已于2008年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查,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 “质量通行证”。

全市栽培的栗树品种有原产于当地的丹东栗和从日本、韩国引入的日本栗,以及从关内各省引入的中国栗。丹东栗抗寒性强,主要分布于宽甸和凤城两县(市)的中北部,是当地的主要栽培品种;中国栗在各地零星分布,数量较少;日本栗主要分布在宽甸和凤城两县(市)的南部、东港市和振安区。

栗树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最佳的树种,寿命长,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可以绿化荒山、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繁荣农村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我市4万个栗树承包户中,年收入超万元的有8000户,收入超5000元的有12000户,也有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板栗大户。板栗生产还带动了乡镇企业、交通运输业、轻工和食品工业,以及服务行业(饭店、旅店)。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板栗价格低,影响栗农生产积极性

近年来,劳动力价格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农资(农药、化肥等)也大幅涨价,而板栗收购价格一直徘徊在5.50~6.50元/kg,2015年每公斤售价约为5.00元,且栗果的收购规格不断升高。此种现象严重挫伤了栗农生产积极性,有的栗园弃管,有的则间作其他树种,例如红松、云杉等,待其长大后,将栗树去掉,变成松林等。

2.2 管理粗放,产量低,质量差

栗园多建在丘陵山地上,有的栗园坡度超过40°,个别园坡度更大。加之栗农管理意识薄弱,形成了广种薄收的局面,全市平均666.7m2产50kg。分析原因是投入少,不施肥,修剪时仅是拉拉大枝,疏去病虫枝、细弱枝。由于缺乏管理,有的园病虫害抬头,2014年许多栗农反映,桃蛀螟呈上升趋势。基于以上几种原因,导致所结的果实个小,虫果率上升,品质下降,常出现卖难现象。

2.3 加工滞后,宣传不力

目前全市虽有23家板栗加工企业,但出口的品种是以栗肉为主,且出口品种档次低,附加值低。加之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厂家利润越来越低,所以加工积极性受影响。与此同时,国内的消费群体尚未培养起来,人们对板栗的需求量远不如日本那么高,加之成品又比原料价格上升好几倍,有的人认为吃不吃没什么关系,并不像日本人那样讲究营养搭配,所以国内的板栗市场还需要逐步完善,才能促进板栗深加工的发展。

虽然丹东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一提到特产人们都会想到板栗,但在丹东很少见到宣传板栗的广告牌、画报,与其他产区相比差距很大。尤其作为中国最大的沿边、沿海、沿江的旅游城市,并没有把栗果和栗果加工品做成地方特色的食品,不仅当地人不能常年吃,外来旅游者也不能将其做为礼品带回去与家人、亲友共享。

3 主要经验

3.1 政策支持,促进板栗产业健康发展

多年来,辽宁省政府和丹东市政府非常重视板栗产业的发展,市政府先后将板栗列入“兴林杯”竞赛内容,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2014年,辽宁省政府将板栗列入辽宁省千万亩经济林工程项目之中,丹东市政府还制定了丹东经济林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新植板栗每666.7m2给予300~600元的补贴。县、乡政府也将板栗列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项目。由于上级领导的重视,加之市县板栗工作站的积极配合,市板栗科研所和宽甸县板栗试验站共同攻关,使我市的板栗产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板栗真正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3.2 依靠科技,提高板栗产业的科技含量

由于丹东地区板栗生产的特殊性,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栗树生长发育规律,有目的地开展了板栗生产的一系列试验,总结出一整套适合我地区板栗管理的配套措施。

3.2.1 布局区域化

在1月平均气温-12℃线以南主要栽培日本栗。此线以南气温较高,适于各种栗树生长,冻害发生时,栗树受冻较轻,生长结果基本正常,宜建成具有特色的丹东栗基地。

根据近几年市场流通情况,我们认为丹东地区的板栗规模不宜扩大,经常发生冻害的栗园和666.7 m2产量不足50kg的园块应转向。

3.2.2 栗园生态化

为了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栗园管理要生态化。新建栗园在山的顶部要保留一片林地,在山坡的中下部建园,坡度应小于25°;利用紫穗槐串带;保留树盘以外生长的杂草和小灌木;禁止使用除草剂。

3.2.3 栽培良种化

应根据自然条件、品种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品种,如丹东栗栽培区可选择‘宽优9113’‘辽栗10号’和‘杂59号’,日本栗栽培区可选择‘丹泽’‘大峰’‘有磨’‘土60’,参杂有中国栗砧木的栗园可以嫁接‘利平’。

3.2.4 技术规范化

栗树宜采取开心形树形,修剪要冬夏结合,及时更新衰老枝组。日本栗每平方米树冠投影保留6个结果母枝。花期喷施稀土2000倍液。7月20日之前对栗树进行疏果,每个结果枝保留2个果苞,每个结果母枝保留五六个果苞。采收后到落叶前喷施以稀土和植宝素为主的营养液。秋季每结5kg果施1kg专用肥,早春追施速效性氮肥,7月中旬追施磷钾肥。

3.2.5 病虫防治无公害化

采取人工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刮翘皮、翻树盘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害基数。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和灯光等物理方法诱杀。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瓢虫等天敌;采用白僵菌等生物技术防治害虫。使用生物源、矿物源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4 发展板栗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针对丹东栗和日本栗果肉色白,不裂瓣、个大等特点,深入开展系统加工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是继续巩固外销市场,保持对日本等国出口的份额。同时应研发新品种,增加板栗加工品的技术含量,争取将丹东栗加工成“拳头”产品,提高板栗出口的份额和档次。二是应根据国人的口味、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开发适合老人、儿童等不同消费群体的板栗加工品。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逐渐变化,国人将成为板栗主要消费者。

猜你喜欢

栗树丹东板栗
栗树叶面喷肥喷药关键技术
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
捡板栗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炒板栗
吃个板栗不容易
兴隆早熟板栗上市
“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
复活森林
栗树站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