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半番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治

2016-12-17陈燕慧福建省华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638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肉毒梭菌鸭肉

陈燕慧 福建省华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63800



一起半番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治

陈燕慧福建省华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63800

肉毒梭菌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是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鸭只吃食到被污染的食物即可发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常常引起重大的经济损失。该文着重介绍一起半番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治。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综合防治

肉毒梭菌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是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肉毒梭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厌氧革兰氏阳性菌,但其不能在活的机体内生长繁殖,在厌氧环境和适宜的营养条件下,可产生极强的神经毒素。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是鸭采食到一定数量的被肉毒梭菌毒素污染、腐败、变质的饲料、青草、蔬菜、瓜果、动物尸体、尸虫等而引起鸭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共济失调、全身肌肉震颤、麻痹(特别是颈部肌肉麻痹)为特征。该病多发于春、夏气温较高的季节,常常表现为群发性、突发性、病死率高,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华安县沙建镇某村养鸭专业户陈某饲养的半番鸭群发生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5年5月11日,沙建镇某村养鸭专业户陈某来电求诊,诉其养殖的2 000羽半番鸭发病,最近3 d共死亡180羽,5月11日早又发现死了很多,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主诉该批鸭苗购于3月5日,从购进至5月8日前一直无任何异常,但5月8后即开始出现发病死亡,从发病到死亡,短则几小时,长则3~4 d。现场见该养鸭场位于山沟,两边山,中间河,呈喇叭状,喇叭口左侧屯放着周边食品作坊的废弃物,恶臭难闻,鸭群可采食到腐败的食品废弃物,饲养环境十分恶劣。现场有患鸭146羽、死亡鸭52羽,其余患鸭病情严重。

2 临床症状

患鸭症状基本相同,皆为两肢麻痹、肌肉振颤,发病时间可以从几十分钟至几小时,根据临床经过笔者把它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2.1急性病程几分钟到2 h,突然发病,精神萎靡,易跌倒,体温正常或偏低,头颈、翅膀、两肢神经性麻痹,肌肉震颤,共济失调,俯伏拍翅游走,头颈伸直,平躺地上;后期呼吸极度困难,病死率100%。

2.2慢性病程数小时到4 d,患鸭体温稍低,头倾前方或两侧,眼睑下垂,瞳孔放大,对光源反应迟钝,吞咽困难,两肢麻痹,不能行走;后期腹泻,粪便呈黑色或墨绿色或蛋清样甚至水样,个别严重者泄殖腔外翻。随着病情发展,患鸭闭目嗜睡,昏迷死亡,病死率45%左右。

3 病理变化

剖检急性死亡和慢性死亡鸭各5羽,病变基本一致,主要表现心肌出血,心包积液,心耳、心外膜、冠状沟均有不同程度出血。肺轻度水肿,表面有暗灰色出血,气管内有少量灰黄色泡沫黏液。咽喉黏膜轻度出血,嗉囊及胃内有难闻的酸臭味,肠道充血、出血,尤以十二指肠为重,其他脏器无明显病变。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现场检查、吃食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初步诊断为肉毒梭菌毒素中毒,为了进一步确诊,我们做了如下试验。

4.1病原分离培养剖开嗉囊,取嗉囊内容物置乳钵内,研磨后加10倍生理盐水混合,浸泡2 h后过滤,滤液经1 500~2 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做毒素测定。沉淀物做疱肉、血琼脂平板分离厌氧培养。取内容物分别进行处理:一是将内容物加10倍生理盐水加热80℃,经30 min(主要杀死非芽孢菌);二是将内容物或滤液不作任何处理,接种于疱肉培养基中,放入37℃温箱中培养3~4 d,每天观察。接种8 h后,此菌在疱肉基中生长旺盛,产生气体,12 h后培养基表面石蜡凸起,肉渣变黑、腐败恶臭,至第5 d取培养物涂片镜检,呈典型肉毒梭状芽胞菌,然后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分离,厌氧培养,可见典型的呈圆形、半透明、有溶血环、中心较厚、边缘薄而皱褶不整齐的肉毒梭菌菌落。

4.2动物试验(1)取滤液一份未加热灭活,公鸡眼睑皮注射0.5mL,接种后1 h出现流泪、半闭目状、眼睑潮红、肿胀,36 h后症状逐渐消退。(2)取病死鸭心、肺、肝组织混合物100 g喂公鸡,服后24 h发病,表现两肢麻痹,精神萎靡,食欲减少,吞咽困难,运动失调,与患鸭症状相同,5 d后恢复正常。

5 防治措施

5.1紧急处置(1)全场鸭逐只筛选,将假定健康鸭与患病鸭分开,患鸭集中隔离饲养。(2)立即净化饲养环境,将舍内、舍外、河里、河岸的腐败饲料、蔬菜、烂草、动物尸体、虫尸、食品废弃物等清除干净,实在恶臭的场所用双氧水喷雾,不恶臭的场所用碘制剂消毒药消毒。(3)每天巡查鸭群,清点鸭数,发现少鸭,要及时寻找,及时救治患鸭,没有治愈希望的严重患鸭、病死鸭以及其他动物尸体做无害化处理。5.2紧急治疗(1)患鸭紧急口服硫酸镁,每羽30 mL;肌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5万u/kg体重,2次/d。(2)为防止继发感染或发生其他疾病,在假定健康鸭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氧氟沙星(饮水0.005%~0.01%,拌料0.015%~0.02%)。

6 效果与体会

6.1效果此起鸭病自接诊之日起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日下降,3 d后没有再发生死亡,5 d后全部治愈,同时没有新患鸭出现,处置措施得当,取得了理想效果。

6.2体会(1)该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2)该病因半番鸭吃食到腐败物质而发病。(3)该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所以预防特别重要。(4)从患鸭采集的内容物接种疱肉培养基中分离到的典型肉毒梭菌,其培养物或滤液未加热灭活,经口服或腹腔注射小白鼠,都在接种后16~24 h内发病,出现两肢麻痹,呈俯伏状死亡,病死率100%。而加热100℃灭活30 min处理的培养物或滤液,接种于小白鼠均无反应,接种于鸡眼睑皮注也与上述结果相一致,同时病死鸭内脏组织给鸡口服24 h后,出现的病状与上述结果一致。上述试验表明,肉毒梭菌毒素是一种毒性强烈的外毒素。

B

1003-4331(2016)03-0055-02

猜你喜欢

肉毒梭菌鸭肉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阴虚久咳喝沙参玉竹老鸭汤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秋令食养首选鸭
新出口配额落地更多中国鸭肉将上欧盟餐桌
有关肉毒毒素的疑问
肉毒杆菌有多毒?
B型肉毒毒素(myobloc)除皱临床疗效初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