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爱无声化顽愚

2016-12-16叶祝颐

教育家 2016年43期
关键词:中学学校老师

文/叶祝颐

大爱无声化顽愚

文/叶祝颐

有这样一类孩子,自闭,暴戾,打架,逃学,抽烟,上网成瘾……家长头疼,老师抱怨,社会歧视。这样的孩子还有救吗?谁愿意接受和教育这样的孩子?

有这样一所学校,坐落于闹市一隅,校园小,老师少,环境差。就是这样一所普通又普通的学校,他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接收并很好教育了被视为“问题学生”的顽劣孩子。一年、二年、十年,学校共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三千多名。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又是一群什么样的学生?曾经的顽劣少年是如何转化的呢?近日,笔者来到湖北省武汉市砺志中学进行了探访。

以爱感化,真心接纳

“我不吃——我要回家!”在学生宿舍,一个留着刺猬头的男生一把推开桌上的饭菜,向站在旁边的中年老师不停地咆哮,“我不吃,不吃,不吃……我不要上学。”中年老师不急不恼,耐心开导他:“今天的饭菜可香啊!你看,寝室里的同学都吃胖了。”这个小男生叫李龙,开导他的老师是班主任汪老师。李龙12岁时父母离异,从小养成了任性、冷漠、蛮横的性格,抽烟、逃学、打架成家常便饭。他是被母亲和舅舅“押送”到砺志中学的。到砺志中学之初,拒绝吃饭,甚至以头撞墙。班主任汪老师接手后一刻也不离开,悉心陪伴。不吃饭,帮他把饭打来等着;不讲话,发动同学与他交流。经过五天的“对抗”与磨合,李龙终于“败下阵来”,高兴地留在了学校。

进入砺志中学的学生都是非一般的学生。他们普遍缺少关爱,意志薄弱,行为怪异,想法偏激,不愿与人交流,更不愿过集体生活。这样的学生,能够使他们顺利地接纳并留住在校学习生活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为此,学校要求所有教职员工把学生当亲人,当自己的孩子,担负起家长父母的责任,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学校实施“一对一,全天候”帮扶办法,每来一个学生,学校就安排一个老师与学生结对子。所有老师都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24小时陪伴。哪怕学生有一个小小的困难,即便再晚再忙,老师都要过来帮忙解决。女生孟婷性格泼辣,在外是“大姐大”,然而她有一难言之隐:16岁了晚上还尿床。陪伴的童老师发现后对谁也不说,只是每到半夜时提醒她。有一年冬天夜里,孟婷提前尿床了。童老师发现后没有责怪,而是悄悄地把自己温暖的被窝让给了她,而自己则在孟婷湿臭的被窝里蜷缩了一晚。轻易不流眼泪的小孟婷终于哭了:“老师,多少年了,从来没有人这样关心我,您比我妈还好!”

>>务实进取的领导班子

兴趣引导,因材施教

把孩子留下来仅仅是工作的第一步,最重要、最艰难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活动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针对这些孩子普遍厌学,不愿坐教室的特点,学校以兴趣为引导,创设孩子们乐意接受的各类活动课,在活动中增进师生友谊,传授文化知识,改正不良习惯。

为了留住这些孩子“桀骜不驯”的心,学校每月开展文艺会演、球类比赛、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让学生乐意参与。设立爱心天使、阅读英雄、进步之星、文明之星、军训明星、“篮球超人”、舞蹈明星、“包饺子大王”、烧烤能手等奖项。学生只要有一项突出,就会获得学校精心设计、带有个人靓照的精美奖状和奖品,还有机会成为学校升旗手,享受学校奖励的郊外烧烤、省外游学“大餐”。学校通过激发每个孩子的兴趣点,给每个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挖掘他们的潜力和正能量,让孩子们重拾自信,以阳光的心态学习、生活。

除了传授生活技能、文化知识外,学校还与中职学校联合,开设汽车美容、西点制作、播音主持、茶道茶艺、形象设计等多个专业课程,让学生选修。这些比较实用的专业最受学生欢迎。女生肖君身材好,长得漂亮,有语音天赋,在老师的鼓励下,她选择播音与主持专业。每次上课前,肖君都要把自己打扮一番。看到老师风度翩翩,妙语连珠的示范,她心里崇拜羡慕极了。学播音与主持专业,不仅仅要把普通话说好,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此,肖君自学中外文学名著,背唐诗宋词,老师也经常给予辅导。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与训练,肖君进步非常明显,俨然成了一个专业主持,学校的大型活动都有她的身影,甚至校外一些婚庆公司也请她客串主持。

实践磨砺完美“变形”

育人之本,德育为先。砺志中学不仅教孩子们学文化、学知识、学技能,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知规守纪,学会感恩,懂得相互帮助的可贵,体验劳动获取回报的快乐。为此,学校改变传统的德育方式,代之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去体会、感悟,接受心灵的洗礼。

学校以中华传统节假日为主轴,带领学生元宵包汤圆,清明祭祖扫墓,端午包粽子,中秋节赏月,重阳节孝敬老人,冬至包饺子,让孩子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把学生带到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亲眼看到罪犯失去自由的痛苦、心中的悔恨,让他们心存敬畏,筑起纪律和法律的底线。

在该校系列校外实践活动中,“红安砺志行”对每个学生的影响最强烈,也令他们终生难忘。从2013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会选送一批学生到我国著名的将军县——湖北省红安县方西河中学,与当地学生同吃住,同学习,同劳动。时间一个月。方西河中学没有通自来水,整个学校只有一口水井。学校除了保证食堂用水以外,水龙头基本上是关闭的。师生不仅洗澡、洗衣很节约,就是饮用水与洗脸洗脚也要精打细算,生怕有半点浪费。周五,砺志中学的孩子跟着结对的伙伴步行回家。多数孩子回家需要翻山越岭,少则一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砺志中学的孩子们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在农家劈柴做饭,采茶,种花生,放牛放羊,捕鱼抓虾,在劳动中感受艰苦,也收获劳动的快乐。

学生韩川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跟着当地的小伙伴一起下地翻沟,种花生,做农活真累啊。种花生看起来简单,其实有很多讲究,坑要刨多深,间隔要隔多远,一排种几棵都有讲究。”一番播种下来,韩川感叹:“看着小伙伴爸妈熟练的动作,还有那布满老茧的大手,我觉得他们尽管很粗糙,但是很美丽。花生从播种到长出花生苗,再到可口的花生米,农民要付出多少汗水啊。”平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也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技巧,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进步啊。

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是红军当年打响黄麻起义第一枪的地方,也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方西河中学距离七里坪镇15公里。砺志中学的师生模拟重走红军路,从方西河中学向七里坪镇进军。尽管山路崎岖,孩子们又渴又累,脚上打出了血泡,腿像灌了铅一样的沉重,但是孩子们凭着顽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用4小时走完了15公里的崎岖山路,顺利到达七里坪。虽说15公里与二万五千里长征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出门即坐车的城里孩子们一口气急行军15公里,也是了不起的奇迹。“砺志变形”活动给孩子们带来兴奋体验的同时,也使他们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磨砺了他们的意志,脆弱的孩子变得坚强,顽劣的孩子变得懂事。

“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百分之百。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宁。专门教育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无论前面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将继续前行!”采访结束,砺志中学校长罗立新坚定地说。

猜你喜欢

中学学校老师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