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疑的“安民告示”

2016-12-16文并图

中国质量监管 2016年5期
关键词:贝因美食药监乳粉

■文并图/阿 留

可疑的“安民告示”

■文并图/阿 留

针对媒体曝光的一起跨全国多省市仿冒品牌婴儿奶粉案,还在清明假期中,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发布消息称,国务院食安办已派员赴上海实地督查,并要求相关省份彻查乳粉流向,严惩冒牌乳粉等欺诈行为,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经初步了解,上海公安部门已经对查获的假冒乳粉进行了产品检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

这个引爆社会舆论的“告示”,原本是个“安民告示”来着。昭告天下,销售到全国多地、假冒的1.7万余罐奶粉,经检验是安全的。

没想到的是,“安民告示”一出,引爆了社会舆论。一时间,“安民告示”变成了“惊民告示”、“扰民告示”,大家对假冒奶粉达标,不存在安全风险,口诛笔伐。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假冒伪劣往一块儿说,撮堆儿唾弃。其实,在市场经济逐渐发育成熟的今天,剧情的复杂程度早已摆脱了早年间的模式。曾经的反派风云组合——假冒伪劣,如今早放了单飞,棒一块儿的时候少之又少。倒是与各自的新搭档玩得更嗨。当年三鹿也算是名牌,至少生产的是真货吧,那怎么样?照劣。网购的许多A货大受欢迎,物美价廉,但是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的是,这是假货。假的未必不好,真的未必就好;劣的未必不真,真的未必不劣。市场上的博弈,弄不出新花样,谁老上当啊。

有人想不通,造假还能造出合格产品?据这起事件的造假者交待,他们造假的手法之一是,购买市场上每盒30多元的纸盒装“贝因美”金装爱+婴幼儿配方乳粉(405克),装入仿制的“贝因美”铁罐中, 冒充“贝因美”金装爱+婴幼儿配方乳粉(1000克),再以每罐140元左右的价格销给经销商。谁要是非说造假的产品不合格,估计“贝因美”先得跟他急。

应当说造假鼓捣出来的东西,有不合格的,也有合格的。造假与造出来的假东西合不合格,没有必然联系。造假通常是市场主体的侵权行为,比如一些贴牌代工的企业,在授权范围外多生产出来的产品,严格地说也是造假,是侵犯人家知识产权。不考虑物权关系,这种假货与正品就物质属性而言,应当是没啥区别的。

或许是社会反响太过激烈,食药监总局过后解释说,告诉大家假货经检验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但属于冒牌食品,主要是提醒消费者如果购买食用了该冒牌产品,不要过于恐慌。

但是仔细一琢磨,还是感觉话里有话。说假冒乳粉经检验合格,其实是强调这不是一起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事件。从后来披露的案情来看,造假者的确是从市场上买进低价、杂牌婴幼儿配方乳粉,换成“雅培”、“贝因美”的高档产品包装进行销售,以次充好,以普通货充高档货,冒人家牌子,当然是典型的欺诈行为,是市场活动主体——人的行为失范。

我们知道,维护市场秩序如果按照市场活动中人和物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人(法人)的活动,一是物的生产。政府的各个市场监管部门要保障这两大类活动按照市场规则有序进行。食品、药品显然属于后者,食药监部门依照食品、药品内在属性要求进行监管。当前,中国的生产力及市场发育水平还不高,尚处于各种风险的高发期。政府部门看管市场秩序,本着分工产生效率的原则,对物的不对人,对人的不对物。工商局、知识产权局主要对人实施监管,食药监局、质监局主要对物实施监管。

这就是为什么食药监局咬定假冒的婴幼儿乳粉没有问题,是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那是人的问题吧。弦外之音则是强调这起生产销售冒牌婴幼儿乳粉案,属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不熟悉政府部门行政监管分工以及市场监管分工原则的普通民众、自媒体和大众媒体,很难洞悉其中的玄机。

“告示”还说,办案的主体是上海公安部门,这避免了可能涉及的多个行政监督部门相互猜忌。不是我食药监在主导,人家公安说了算,万一脏水泼到哪家头上,对不起,别赖我。这里面还有一个“潜伏”的主体也做了交待。上海公安机关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委托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进行的检验,共检测了14个关键项目。上海质检院是质量监督局管的,算是第三方,相对超然,结果更加客观。如果退一步说,万一出现差池,也是公安机关让上海质检院检的,质检院要是没检对,可不是食药监捣鬼。

这么看来,明里看着的 “安民告示”,更像是个“安己告示”,把自己择得倒是真干净。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么个“告示”法儿,老觉得哪不对劲儿。

猜你喜欢

贝因美食药监乳粉
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数字化技术助力食药监管 为民生安全保驾护航
新疆伊犁马乳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贝因美和恒天然还能携手多久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调和油的消费提示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现榨果蔬汁的消费提示
加强食药监行政调解工作的探讨
贝因美绿爱+,来自爱尔兰的绿色营养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