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附子炮制现状和工艺研究进展

2016-12-16杨学军衡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衡阳421001

北方药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附子生物碱炮制

杨学军(衡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衡阳 421001)

附子炮制现状和工艺研究进展

杨学军(衡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衡阳421001)

对附子的炮制状况和工艺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附子炮制研究提供参考。

附子 炮制 现状 研究

1附子炮制的历史变迁

附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受到中医的高度重视,但其毒性也为临床顾忌。王龙虎等总结了附子炮制历史和现代含胆炮制[1];周林等研究发现附子产地加工方法在宋、明时期为醯醅腌制法,明末转为使用盐腌制附子,该法盛行于清代。清末民国时期政局动荡,经济萧条,盐腌制法演变为胆巴腌制法。最早记载附子用胆巴腌制的历史资料为1941年的《四川省彰明县概况》:“用胆腌足二十日”,分析认为,现行药典以及各地方炮制规范中收载的附子用胆巴腌制的加工方法是清末民国时期才基本定型的[2]。

2常见附子炮制品的质量状况

黑顺片和白附片是附子常见的炮制品,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主要的控制指标是单酯型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的限度检查,前者是有效成分,后者是毒性成分,通过炮制使毒性成分转化,保证临床用药安全。谢晓芳研究发现附子醇提较水提毒性大,3个醇提物比较,泥附子毒性最大,黑顺片和白附片醇提物毒性相对较小,3种炮制品的水提物毒性虽明显低于醇提物,但仍有急性毒性[3]。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工艺进行量化要求,造成不法加工户随意改变炮制工序,结果必然是产品质量不佳,具体表现为:

2.1胆巴残留:王诒纯等开展商品白附片、黑顺片的质量分析[4],发现50批样品中胆巴的残留量最低为0.64%,最高为23.45%,超过5%的有24批[1]。

2.2非法使用化学品:陈彦琳等发现在加工白附片的过程中,有人违背炮制传统,使用化工产品去皮,使用硫磺熏蒸增白等,给此类附子带来了化学品的毒性,故临床使用危害极大[5]。

2.3炮制工艺不统一:黄慧莲等对江油产地的黑顺片、白附片和盐附子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6],对不同批次、不同加工户生产的炮制品进行指纹图谱比对,发现差异较大,说明不同批次炮制品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与加工产地密切相关。

2.4炮制过度或不足:附子炮制的目的是水解转化有毒生物碱,降低毒性,保存药效。炮制不足导致用药中毒,过度则难以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王诒纯等开展商品白附片、黑顺片的质量分析[4],发现有效成分不足的有26.0%,最低仅为规定下限的40.0%;毒性成分超标的有24.0%,最高为规定上限的500.0%,可见炮制适中程度不易控制,炮制工艺不尽合理。

2.5水溶性成分流失:何成军开展了HPLC法测定附子不同炮制品、川乌、参附注射液中腺苷的含量研究[7],腺苷为水溶性成分,具有强心作用。在附子的加工品白附片和黑顺片中腺苷的含量极低,主要是在炮制过程中腺苷大量流失造成。

3附子现代炮制工艺研究

3.1蒸制:王昌利等发现:蒸制10h附子中总生物碱含量较高,酯型生物碱含量较低,故认为此工艺为优选工艺[8]。舒晓燕等研究也发现:蒸汽温度和蒸制时间对附子乌头碱含量有明显影响,建议0.1MPa、121℃蒸制30min为好[9],既可降低毒性,又可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

3.2微波加工:舒晓燕等发现附子经过微波加工后,毒性生物碱含量大幅下降,而水浸出物含量明显增加[9],与去毒存性的炮制目标比较切合。

3.3无胆炮制:温瑞卿等发现附子经无胆(胆巴)蒸制或炒制工艺与《中国药典》规定的传统工艺相比,毒性生物碱含量相当,但作为有效成分之一的单酯型生物碱增加5.3~8.7倍,提示无胆蒸制或炒制工艺的存性效果较好,流程简单、不会引入无机杂质,建议推广[10]。匡青芬等发现无胆附片的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可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7~9倍,而毒性生物碱含量则远低于标准规定,既降了毒,又保留了药效[11],说明这种炮制工艺比较理想。

由此可见,现行《中国药典》规定的附子炮制工艺存在较大问题,不仅难以保存药性,而且引入了无机杂质,因此建议:①完善现行质量标准,增加胆巴残留限度检查,对胆巴建立质量标准,明确使用要求;②组织开展附子标准炮制工艺的研究,细化工艺参数,避免炮制过度和不足;③开展无胆炮制研究,生产品质更好的附子炮制品;④开展对附子水溶性成分研究,为强心类新药寻求新的方向。总之,附子在我国的应用已逾千年,有许多经典的案例,当前我们要振兴中医药,就要更加珍惜中医药前辈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既要传承,更要创新,把附子的炮制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临床提供安全高效的附子,让中医药更好地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1]王龙虎,杜杰,周海燕,附子炮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7,9(8)∶28-29.

[2]周林,李飞,任玉珍,等.附子产地加工方法演变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5,15(12)∶1074-1075.

[3]谢晓芳,彭成,易进海,等.附子不同炮制品提取物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J].中药与临床,2012,3(3):51.

[4]王诒纯,黄勤挽,马逾英,等.商品白附片、黑顺片的质量分析[J].华西药学杂志,2011,26(5):486-489.

[5]陈彦琳,杜杰,梁焕,等.道地药材附子炮制加工规范化探讨[J].中国现代中药,2009,11(7):42.

[6]黄慧莲,刘科兰,邵峰,等.附子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413.

[7]何成军,狄昭,周勤梅,等.HPLC法测定附子不同炮制品、川乌、参附注射液中腺苷的含量[J].中药与临床,2014,5(1):16.

[8]王昌利,雷建林,张军武,等.炮制条件对附子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含量影响的动态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62.

[9]舒晓燕,赵祥升,侯大斌,等.两种炮制方法对附子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3):706.

[10]温瑞卿,李东辉,赵昕,等.基于化学分析的毒性中药附子炮制方法的合理性研究[J],药学学报,2013,48(2):286.

[11]匡青芬,侯大斌,孙鸿,等.附子无胆炮制品的生物碱与可溶性多糖含量检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4):852.

R282.710.2

A

1672-8351(2016)08-0107-01

猜你喜欢

附子生物碱炮制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巴山花椒根中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我的梦想
氰基硼氢化钠还原胺化京尼平合成拟生物碱与活性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探讨
正交试验法优化苦豆子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中药附子的历史善用与现代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