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妇科肿瘤先驱人物
——李孟达教授

2016-12-16刘继红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卵巢癌妇科腹腔

刘继红

李孟达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妇科肿瘤专家,他一生专注于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勇于创新,大胆探索,雷厉风行,为我国的妇科肿瘤防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得2001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颁发的中国妇产科医师“突出贡献奖”。

我大学毕业后,有幸师从于李孟达教授,一直跟随他学习和工作,耳濡目染近30年,对他的医术和学术造诣有一点浅显的了解,在此略表一二,以飨读者。

一、手术奇才,岭南医杰

李老师是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原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的开院元老之一。开院伊始,几个外科元老们都是头颈、胸、腹、盆腔手术“通吃”,李老师的手术技能也因此得以全面发展。他的手术悟性极高,过目便晓,很多非妇科手术如乳腺手术、脾切除、输尿管膀胱手术和肠切除手术也都能轻松拿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手术风格。1985年,全国的妇科肿瘤专家云集广州,在肿瘤医院切磋交流手术经验。李老师以其精湛的手术技能,爽、洁、快和清晰的解剖型手术风格独树一帜,一鸣惊人,并从此奠定了妇科肿瘤手术“岭南派”掌门人的地位,成为全国各地同行学习的标杆,前来进修学习的妇科医生络绎不绝。李老师也经常被邀请到各地讲学和表演手术。1988年曾受邀远赴加拿大安大略大学妇产科进行临床和手术交流,并多次受邀至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做宫颈癌手术演示和妇科肿瘤的学术交流。

李老师坚持对晚期卵巢恶性肿瘤开展积极的细胞减灭术,他的“卷地毯”式盆腔肿瘤切除,他的经验“只要妇检时盆腔肿物的边界清楚就能切除”我们在临床上已屡试不爽,而达到满意减灭术是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也已成为国际共识。

二、勤于思考,探索创新

李老师一直主张对卵巢癌进行腹腔化疗。针对腹腔给药需要置管及置管所带来的粘连、感染、管腔堵塞和脱落等问题,他大胆提出了腹腔单次穿刺给药的设想,以此代替留置腹腔导管,并让我首先进行临床实操。在他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实践,我终于摸索出安全而简单易行的腹腔单次穿刺方法,最终摒弃了腹腔留管或腹壁埋植药泵的方法。应用单次腹腔穿刺技术,不仅减少了腹腔留置输药装置所产生的并发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也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此外,在腹腔给药的方案上,李老师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建议将紫杉醇用于卵巢癌腹腔化疗,这在当年简直不可思议!然而,在近年的GOG172研究中,紫杉醇被应用于卵巢癌腹腔化疗给药,并且,腹腔化疗的远期疗效也被证明优于静脉化疗。

关于对卵巢癌患者施行常规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李老师不赞成“凡卵巢癌均应行手术分期”的建议,他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指征,如肿瘤细胞分化差、盆腹腔和肠系膜广泛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等。1993年,我如愿成为李老师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后,在他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其化疗对淋巴结转移的作用的研究。后来我也指导自己的学生们沿着这一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研究结果发表在国内和国外的杂志上,并多次在妇科肿瘤学术会议上宣讲,得到同道们的认可。

三、教书育人,学术引领

李老师教书育人,培养了众多优秀学生,也为广东省和全国各地培养了大量妇科肿瘤医师。他的带教意识非常好,每次查房都操着带有浓重客家口音的普通话给我们耐心讲解,结合所管的病例分析讨论,我们每周都期盼着大查房,把老师讲的东西记录下来,如获至宝,我现在的临床思维多是那时老师对我点点滴滴的指导所形成的。他创办的妇科肿瘤继续教育学习班,现在也已成为国家级继教项目妇科肿瘤的精品课程。

早在1985年,李老师的“宫颈癌病毒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获1987年中山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多年来,在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他带领我们开展了卵巢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系列研究,“中、晚期卵巢癌的综合治疗研究”获得1997年广东科技重大成果奖。李老师指导我检索资料,归纳总结和提炼文献中的精华,撰写课题基金标书和科技成果奖申报书。他还带着我们先后编写了多部妇产科学著作,其中,《妇产科新手术学》一书中完整体现了他的学术风格和手术特色,他还自己绘制手术图谱,详细解读手术过程,使复杂的手术操作变得清晰易懂。在落纸成书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李老师还出版了两部手术录像: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和《外阴癌根治术》,促进了妇科临床手术的交流和推广应用。

1994年,时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主任的李老师带领我们首次主办了第四届全国暨国际妇科肿瘤学术大会,这也成为中肿妇科蓬勃发展的重要契机。在随后漫长的岁月中,我们又举办了14次全国妇科肿瘤学习班、6届华南卵巢癌高峰论坛和近20次广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学术沙龙。2016年,我们再度在广州成功主办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会议内容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我国妇科肿瘤领域的新研究、新进展、新成果。这都得益于李老师22年前的第一次“突围”和多年来的领航指引。

四、踏实做事,低调做人

时光荏苒,李老师当年坚持的一些观点和做法现在已逐渐被循证医学所证实,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我常常在心里暗暗佩服老师的先见之明。然而,我也很清楚,这样的先见之明绝不是空想而来,是源于李老师孜孜不倦的学习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他勇于创新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指引我们学海前行的航标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李老师做手术如行云流水,出神入化,搞科研思维缜密,一丝不苟,而他为人却低调谦虚。他主张做实事,不张扬,脚踏实地。而今,当我面对越来越多的困难病例,需要不断攻坚克难时,支撑我的除了医生的职业本能,更多的能量来自老师传给我们的实干精神。我常常想着李老师要我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鼓励和期望,埋头苦干,踩着巨人的肩膀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卵巢癌妇科腹腔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2例腹腔妊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