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训诂在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2016-12-15申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训诂教学实践

【摘要】训诂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释字词、明句读、阐文意、陈语法、明修辞、考名物、引史实等。文言文教学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但推进困难的部分,选入中学课本的文言文篇目符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读通这些古书最关键的方法是训诂。

【关键词】训诂 中学文言文 教学实践

本文为2015年度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Y2015A13S121V2181

Exegesis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in middle school

Shen Lo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Yan'an Middle School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Exegesi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Its content includes explanation of words, punctuation sentences, explain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the article, statement of grammar, demonstrate the rhetor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citing the fact and so on.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is an important but difficult part. The middle school textbook of classical Chinese texts is conforming to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level. The way to read these ancient books is exegesis.

【Key Words】Exegesis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91-02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因为文言文不仅聚集了华夏文明的精粹,也是华夏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选入中学课本的文言文篇目符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读通这些古书最关键的方法是训诂。何为训诂,“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简言之,训诂指释义,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广义的训诂包括释字词、明句读、阐文意、陈语法、明修辞、考名物、引史实等内容。本文侧重于分析训诂在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定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据此,中学文言文(含古典诗词,下同)教学的基本要求便是“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针对字与词的教学就成了整个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此时训诂的作用能得到充分体现。此外,任何教材的编纂都会经历日臻完善的过程,中学语文教材亦如是。运用训诂探究文言文课下注释会发现完善空间,故教师教授文言文时,在现行教材基础之上可适时运用训诂方法及现有成果指导或改进教学。

一、教材当注未注处应适当补充

如何给课文出注本身就是难题,通常来说,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或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准确理解的字词不必出注,古今不一致及疑难字词应当加以注释。在注释过程中如何取舍已经经历了编辑的综合考量,作为教师必须能够逐字逐句地理解课文,准确把握字词内涵,对于教材当中出现的当注未注处应运用训诂知识适当补充,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乃至篇章。

以沪教版高中《语文》高二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语义直白易懂的“德义”、“傲物”、“吴越”甚至“仁者播其惠”等,如不出注普通水平的高中学生也可以理解。反之,需要出注的“诚能见可欲”的“诚”却没有出注。此处“诚”是连词,相当于“如果”,表示假设关系,这一义项学生此前未曾接触。沪教版亦如是。

沪教版高中《语文》高二第二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句子“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不给“奉”出注,学生无法理解此处“奉”是“捧”的古字,当释为“恭敬地拿着”,《汉语大字典》中有相同用例,《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奉”字篆文做 ,《说文解字·廾部》:“奉,承也。从手,从廾,丰声。”从字形可以看出“奉”字强调恭敬持举。

又如沪教版九年级下《出师表》:“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沪教版高三第一学期《伶官传序》:“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沪教版高三第二学期《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些篇目中的“恨”与“怨”均未出注,须知在现代汉语中此二词意义相近,皆指“怨恨”,容易混淆,但在古代汉语中有明显的语气差别。通常情况“恨”仅仅表示“遗憾”或“后悔”,如《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恨”。“怨”则表示“仇恨”、“怨恨”,如《韩非子·难三》:“桓公能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锔之怨”。后者明显情感更深,语气更为强烈。诸葛亮仅仅表达了对桓、灵二帝的遗憾,欧阳修也只是写出了晋王的临终缺憾,而“天下怨谤”则是百姓的怨恨非议。需要指出的是,“恨”字居考纲列出的120实词之一,文言文中出注十分必要。

此类问题较多,补注为宜。

二、教材注解欠妥处应正确辨析

教材注释繁多,难免有欠妥之处,此时教师应当正确辨析,阐释原因,启发学生思考,选取更为合理的翻译方式。若教师对训诂没有一定了解,也不关注最新的训诂研究成果,教学实践过程中未必做到游刃有余,给学生正确引导。

如沪教版高二下《训俭示康》“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乳儿”一词课下注解释为“吃奶的婴儿”,须知“婴儿”尚不足周岁,何以做出弃去金银华服的行为?又怎会存在羞赧心理?该注释明显可商榷。《说文解字·乚部》:“乳,人及鸟生子曰乳。”“乳”本义为生子,“乳儿”顺理成章释为“吃奶的婴儿”,如唐·杜牧 《三子言性辩》:“乳儿见乳,必拏求,不得即啼。”教材编者如此出注囿于常规解释。实际上,“乳”有“幼少”之意,如《汉书·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颜师古依据上下文义训“乳”为“幼少”。相同训释方式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佐证,“乳女”词条即释为“幼女”,可见“乳”取的便是“幼少”之意。依此类推,“乳儿”若释为“幼儿”,指年幼孩童,即从一足岁到六七岁的小儿,更符合常情。

又有沪教版高三第一册《陈情表》:“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编者将“矜”注释为“自夸”。经查《汉语大字典》及《词源》,“矜”字条下均无此义项,出现“自夸之意”是在双音节词“矜伐”、“矜功”之中。此外据此注释,上下文可以直译为“本就希望宦途显达,并不夸耀名节”(见教师版参考用书),明显语义欠通顺且不连贯。其实“矜”有“崇尚”、“敬重”、“看重”之意,如《汉书·贾谊传》“婴以廉耻,故人矜节行”。颜师古注:“矜,尚也”,取“崇尚”之意。又有《尚书·旅奖》:“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指不看重细小品行,最终会损害大节。结合李密其人,本为蜀汉旧臣,若屡次固辞晋命,极易使晋武帝起疑,故《陈情表》指出他并不重视名誉节操,不仕的主因是祖母刘氏“旧薄西山,气息奄奄”,而非眷念旧时朝廷。后文亦提及“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希冀”即求出仕显赫闻达,足见李密在《陈情表》中极力塑造不重视名节的形象。

类似问题在教材中偶有出现,对此教师应有清醒认识,为学生答疑解惑。

三、教材注解存疑处应合理评判

文言文距今时代久远,选入教材的篇目固然经典,但有些语句的诠释本就见仁见智,方家意见尚不一致。若因此不选入某些优秀篇目无异于因噎废食,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争议的前因后果,将各方观点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争鸣,若能参入自己的研究观点则更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而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平,对训诂的了解不可或缺。

如沪教版必修高二第二册《劝学(节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编者将“能水”释为“会游泳”,“能”解释成了“会”、“善”。刘盼遂、郭预衡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也将“能水”释为“善游泳”。如此理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不是指能否行路,而是指借助车马可以提高行走效率;同理,“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不是指能够或擅长游泳,而是指借助舟楫可以横渡江河。需要指出的是“利足”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为“快腿”,由此可见这种翻译方式并非直译。事实上学界还有一种观点,“能水”当作“耐水”讲,“能”通“耐”,训为“经受得住”。如《汉书·食货志上》:“比盛暑,陇尽而根深,能风与旱”。颜师古注:“能,读曰耐。”顾炎武在《音学五书·唐韵正》中指出:“能,古音奴来、奴代二反。能字奴登反始自宋齐之世。”足见二字读音关系。“能风”指经得起风吹。又有《淮南子·地形》:“食水者善游能寒。”“能”亦训为“经受得住”。从前后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以判断出君子并非天赋异禀,能够经受住水或有一双快腿,故笔者认为注“能”通“耐”更妥当。这一问题早已存在,教师对此应有一定了解并提出自己的判断。

又如沪教版高一第二册《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教材为连绵词“葳蕤”出注为“繁盛的样子,这里形容刺绣的花叶繁多而美丽。”旧版此处译为“艳丽的样子。”“葳蕤”本指草木繁盛,《集韵·微韵》:“葳,葳蕤。草木盛貌”。汉代东方朔《七谏·初放》中就有:“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又指“华美艳丽貌”,用于形容花或衣物。《文选·左思》:“敷蘂葳蕤,落英飘颻。”张铣注:“葳蕤,花鲜好貌。”唐·刘禹锡 《观舞柘枝》诗之一:“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这一用法与《孔雀东南飞》类似吗,“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据上下文可知“葳蕤”一词用于修饰“绣腰襦”,指衣物华美,故旧版教材训诂更优。

四、教材注解不详处及时补充

文言文不仅反映出用词用字概貌还凝结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学习文言文除了明了字词,还需要了解篇目中出现的相关古代文化知识。教材注释存在这方面的疏漏,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意,需要教师借助训诂知识进行补充,帮助学生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面貌,甚至日常起居、天文地理、风俗礼教、礼制科举等,从而真正实现文化传承。

如沪教版高中《语文》《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编者训“旦日”为“明天、第二天早上”。学生读后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此处与古代计时法密切相关,宜详注。中国古代分一天为十二时,依次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其中,“平旦”指寅时,即凌晨三至五点,也称“旦日”、“明旦”等。理解具体文化内涵之后就不难读出刘邦要见项羽的迫切,同时反映出项羽攻势之强。此注一出,其它古诗文中的类似计时专有名词学生也能知晓其意。

又如《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拜谢”一词关系到中国古代常见的礼仪制度。《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著名的“九拜礼”。其中“稽首”最重,为君臣之礼,课文宜出详注。

综上可见掌握训诂相关知识,便于合理理解字词,更为准确深入地解读文言文文本。诚如洪城《训诂学》所言:“在《古代汉语》的教学实践中,对于一词一句的解释,无处不是训诂方法的应用。只是有的应用正确,有的应用错误罢了。”正确运用训诂方法,准确释义,并不等同于将中学文言文教材中的注释当成学术问题逐个研究,更不等同于把词语训释处理成古今注疏的模式。笔者希望可以通过现有的训诂材料打破古今界限,帮助学生准确解读古人传达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和兴趣,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言文素养,争取做到“为往圣继绝学”,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4]郭璞:《尔雅序》见《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6]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5 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7]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 1-6 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6.

[9]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

申龙,女,汉族,1985年生,湖南邵东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上海市延安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训诂教学实践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训诂思维与编辑工作
明清医家《内经》训诂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