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民俗体育“狮子爬天桥”的当代价值初探

2016-12-15马二浩岳泽军

武术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俗体育当代价值

马二浩+岳泽军

摘 要:文章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下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调研法对河南襄城县民间民俗“狮子爬天桥”项目进行研究微探,就狮子爬天桥的渊源发展、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价值功能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做研究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河南襄城民间民俗文化特色,确保民间民俗体育文化健康发展,加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民俗体育 狮子爬天桥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7—0099—03

中国作为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多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生态和悠久的农耕社会基础,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民俗体育。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以及西方体育的冲击,中国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严峻挑战,有的传统项目甚至正在消亡。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加快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国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狮子爬天桥的渊源

狮子爬天桥现流行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民间节日庆祝项目。在元末明初时期,中原战乱,山西百姓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诏令下迁往河南,随之作为祈祷丰年、喜庆丰收、避凶趋吉的山西狮子舞也被移民传进河南,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交汇磨合、认同融合,最后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襄城县民俗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襄城县狮子根据自身人文环境,融入了高空杂技和南派狮子的元素,形成在天桥上表演的独特模式,逐步演变为今天的狮子爬天桥。规模最盛是在1991年元宵节时,狮子爬天桥项目应县文化局之邀赴县城演出,计有:四对大镲、四对大铙、两对小鑔、两对小铙、两面大锣、十二面小铜锣、一面大鼓、四只铜号、龙旗四面、凤旗四面、虎旗四面、彪旗四面、各色彩旗20面、大纛旗一面,还有参加各种演出获赠的锦旗多不胜数。两侧压绳人员(让天桥绳紧绷,以利表演者上下)各为30人,参与演出人员逾百人。演出时,万人空巷、人山人海、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这次的演出使群众充分认识了民俗项目的魅力,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现在此项目以融入生活的多个层面,成为百姓喜庆赛会、逢年过节等民俗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狮子爬天桥项目现以被列为许昌市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2 狮子爬天桥的概况

2.1 形式上

狮子爬天桥器具主要是以天桥又叫老杆和方桌、沙绳以及狮头和各种乐器组合而成,表演惊险、诙谐。天桥是用一杆原木制作而成,长约12米,有的天桥杆是栽在地面里的,有的天桥杆是用四根柱子搭的,更甚者天桥杆是直接放在地面上的,这无疑给项目增添了惊险和难度。桥顶置一方桌,与老杆固定相连,桌的南北两边分别有两根粗大的沙绳相连做表演之用。老杆的四周再配以拇指粗细的沙绳固定,共有4根,以保天桥的稳定和平衡。

传统上襄城县的狮头是由纸浆、浆糊和牛皮纸在模具上糊成的。狮子有圆大的狮头,宽阔的面颊,配以前伸而突起的鼻子,和一双用木头脔做的眼球,在大而深的眼眶里滚来滚去。这形象兼顾狮子威武雄壮的同时,更使得狮子活灵活现。狮头上彩绘了卷曲的狮毛,又加以绘制蝙蝠(福的寓意)等吉祥图案的装饰,加强了对喜庆氛围的渲染。襄城县的狮子有文狮和武狮之分,通常红漆打底的是武狮子,绿漆打底的是文狮子。地处中原的襄城县狮子吸收南北特色精华,在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将“文狮”与“武狮”的技艺精华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既表现了狮子的勇猛,又表现了耍狮人的智慧。

2.2 内容上

襄城县狮子的题材内容涵盖了当地人们物质上以及精神上的多方面,而现在流传下来的多为表现祈福、喜庆的场面。随着时代的变化,狮子爬天桥内容也有所发展变化,表演更精美,更能表现襄城的人文特色。狮子爬天桥是一个集体公共性活动,也是凝聚村民使村落之间加深联系的纽带。每年元宵节前后,村里长辈就会号召发起群众参与,随后在城镇以及周边村落演出。天桥架起,伴着由打击乐(锣、鼓、铙、镲)辅之以吹奏乐(铜号)组成的锣鼓,憨态可掬,手执拂尘,肩扛哨棒的“大头和尚”首先登场。随后两只雄狮在“大头和尚”和一名武士“刘秀”的引逗下,时而耀武扬威,时而伏地静卧,时而抖毛抓痒,时而追逐嬉闹,或做戏球、扑球、捉球之动作。而“大头和尚”则摆动拂尘轻抚狮子,引领其中一只文狮爬上绳索,直攀桥顶。再往天桥上爬的过程中,由于狮子偷懒的“偷懒”,引发大头和尚和狮子的互动“大战”。大头和尚用手中的拂尘抽打狮子,激怒了狮子兽性,用其后腿踢大头和尚,大头和尚顺势往下一躺,整个身子就悬在半空中,过程相当惊险刺激,但又不失诙谐幽默,使得场下观众在揪心大头和尚安全以及赞赏其果敢的同时又欢声四起。待文狮爬到天桥顶,大头和尚恼火的用拂尘使劲抽打狮子,失手将其“打死”,大头和尚情急之下又是抖手又是拍脑袋的竟念起咒语,喂其“仙药”,狮子奇迹般的活了,大头和尚是兴高采烈,竟和狮子玩起了捉迷藏等游戏。紧接着武狮子在领狮郎“刘秀”绣球的导引下出场,绣球在“刘秀”手里以转、抛等动作为号,引导狮子进行表演。“刘秀”表演者不仅要有胆识,还要有武功功底,在上桥的表演过程中,领狮郎“刘秀”手拿绣球,引领着武狮子,在半空中又翻跟头又倒立。武狮子到桥顶后,“刘秀”手拿绣球引领着狮子,时而做金鸡独立,时而劈叉,时而踩桩。文武双狮则轮流在顶上翻跳腾挪,做一番惊险表演。下桥时狮子是倒着下的,又惊险又刺激。下桥之后,狮子摇头摆尾、打滚抖毛、立身致谢,表演才算结束。

2.3 价值功能上

狮子爬天桥产生于特定的生存空间,它表现出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也从侧面显露出人们善良的愿望、美好的想法、审美的情趣、拼搏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狮子爬天桥逐渐演变成现代一项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群众性民俗体育活动,因此,它的众多价值也逐渐被呈现出来。

2.3.1 心理慰藉功能:心怀愿景,乐观求存

处在社会下层的中国农民随着生存环境的逐步恶化,有“更为依赖小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1]。明清至解放前,中原地区就多处于战乱之中,人民处于被统治或者压迫之中,人们对动荡的社会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着深深地不安全感,因此,这一时期的民俗体育项目狮子爬天桥对人们的内心有着重要的慰藉作用。特纳认为,仪式是一种“社会戏剧”,发展到仪式中心期,参与者的社会角色便消失了,他们之间的差异被暂时排除,成为一个共同的社区。到了结束阶段,参与者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得以再次肯定,恢复日常生活的角色[2]。从狮子爬天桥流传至今的这一仪式活动上来看,狮子爬天桥蕴含了当时人们不畏自然,敢于挑战,对自然灾害不满的同时,又离不开大自然的矛盾心情,祈求风调雨顺,向往人与自然和谐。

2.3.2 教育功能:加强村落认同感,促进和谐社会

本尼迪克特认为“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出生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3]。在早期中国传统社会中,社区活动是教育的重要一部分,由长辈以及父母言传身教地传递着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早期的襄城县村民也是如此,村民借助村落民俗进行自我感染教育,狮子爬天桥在此时就发挥着教育的重要作用。狮子爬天桥是大型集体活动,所需人力多数要求为年轻力壮的小伙,鼎盛时期一次参与人数逾百人,需要全村落人联合起来一起参与,这对外可以彰显村落人丁兴旺、和谐互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把村落之间平时分立的家家户户凝聚起来,强调村落门户内部的团结和认同,更可以呼朋唤友、走亲访友的邀请他们参与进来,加强地域、村落之间的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

2.3.3 休闲娱乐功能:丰富大众生活,促进全民健身

体育具有民俗文化性,现在的体育活动大多是西方体育,它们不能全部满足中国人体育活动的情感需要,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国家体育部门倡导、宣传、推广和弘扬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4]。首先,狮子爬天桥项目不仅是民间民俗体育项目,更是一种集体性、公共性的娱乐庆典活动,表演人员跟随乐器节律,在高空中完成各种难度动作,对表演者的体力、毅力是一种锻炼,这使得村民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就得到了身体的锻炼,也给场下观赏者带来了愉悦,加强了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联系。狮子爬天桥不仅使人们身体上得到放松,同时,也可使人们精神上也得到慰藉,狮子爬天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取悦信封的神灵,以便得到神灵的庇护,大的角度讲就是祈求村落社区昌盛,个人角度就是期望神灵给自己带来好运与吉祥。民俗体育项目健身功能齐全,能满足多人群生活健身的需求,为人们感受民俗文化、多彩生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健身需求平台。

2.3.4 社会功能:促进民间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的开发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对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进行的研究,将会大力促进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保护、挖掘和整理,为筹建民俗景点、博物馆等提供文献资料,促进异地、异族更多的游客全面地认识、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地域民俗文化,利于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3.5 经济功能:增强文化交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现今狮子爬天桥表演者是有一定可见的经济收入,比如商演以及政府的补助,但是不能维系一个团队的运行,参演人员一般都是以务农为生,忙时务农,节日庆典时再组织表演,人员流动性较大。虽然狮子爬天桥的经济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本地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体育产业口径的不断增加和拓宽,民间民俗体育与旅游景区开发相结合的模式日益成熟,必定能够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带动地方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狮子爬天桥在景区开展演出的同时也借机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宣传当地民俗文化,建立交流和了解的平台,增强文化交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 结语

襄城县狮子爬天桥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现仍在当地深受群众喜爱传承,证明其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是当地村落人民所接受的;其具有的心理慰藉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经济价值是被认可和肯定的。对研究当地人文习俗以及对珍贵民间体育艺术挖掘、传承方面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吉元,胡必亮.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128,214.

[2] 王铭铭.灵、象征与仪式:民间宗教的文化理解[A].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10

[3]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4] 陈莉.温州龙舟民俗文化缘起、历程及嬗变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

On the Modern Value of Henan Ethnic Sport Lion Climbing Overbridge

Ma Erhao1 Yue Zejun2(1.Graduate Department of Wuhan Sport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2.Graudate Department of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8,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y field survey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literature method, studies Henan Folk "Lion Climbing Overpass” sport with micro-view, about the sport origin and development, sport form, content, value, functions and its artistic feat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Henan Xiangcheng folk culture, ensur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sports culture,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folk sports culture.

Keywords:folk sports Lion Climbing Overpass modern value

猜你喜欢

民俗体育当代价值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意义结构”的重构是发展民俗体育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