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资讯

2016-12-15

环境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涡轴密封件天宫

新闻资讯

神舟十一号舱体密封件的可靠性

10月17日,举国关注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着两名航天员飞向太空,与等候在太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在“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组合体中,开始长达一个月的太空生活,完成一系列空间实验。

舱体密封件是航天器结构密封的关键部件,起着隔离空间站与外层空间、支撑航天员安全独立的生存环境的重要作用。与以往飞船密封件相比,“天宫二号”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它的系列密封件留轨运行时间更长,产品规格更多,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更高。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中开展人在太空中期驻留实验,必须保证舱内压力、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其密封件除要求密封性能安全可靠外,还要求材料安全无毒,能经受住-70~200 ℃高低温交变等各种空间复杂环境的长期考验,可安全使用30年。

研制人员先后克服了原材料选材、工艺成型等众多难关,研制出完全国产、无毒无害的原材料,解决了各试件的模具成型难题,并最终为其量身打造了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密封件产品。经过试生产,密封件尺寸精度完全满足要求,尺寸超差范围不超过0.01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5。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可靠,所选用的每种材料都经过了近百次的试验验证,确保了其安全性能。生产的高性能密封样件,进行了多种空间综合环境试验,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某陆航旅高温中成功实施大机群低空隐蔽突防

近日,一场陆空对抗演练在苏北某滨海地域展开。在40 ℃的高温下,东部战区陆军某陆航旅运用新战法,克服高温对战机性能、装备运用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成功实施大机群低空隐蔽突防任务。

高温条件下,部分武器装备的灵敏性、精确度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对此疏忽大意可能在战时酿成大错。该旅根据“细化训练内容、创新组训模式、突出实战效用”的思路,借助高温条件下的演训活动研练新战法,努力提高战机在高温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该旅结合天气特点和战场要求,先后拟制《高温条件下重难点课题针对性训练计划》《高温条件下机降作战的组织与实施》等,采集高温条件下战机的极限航速、航程及飞行员生理机能等信息数据,将其录入战法数据库。与此同时,他们进一步加大远海突防、空中格斗、海岛起降等险难课目训练比重,锤炼陆航飞行员高温条件下作战技能。

高温条件下部分直升机动力不足,导致飞行速度降低,影响作战行动。为此,该旅在演练中通过“一体化侦察预警”新战法,大大提高了侦察效率,确保机组人员在高温条件下又好又快地执行侦察任务。组织战机多批次连续攻击,消除高温环境对作战行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11月1日在珠海开幕,今年8月新成立、承载着打造强劲“中国心”使命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首次参展,与世界主要航空航天厂商携手亮相。其中,“玉龙”“金沙”和1600千瓦三型涡轴发动机首次以实物亮相,引发关注。

“玉龙”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完全自主研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涡轴发动机,配装于新一代5.5吨级直升机;“金沙”发动机是在某型自主研制涡轴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的民用技术验证机,用于适航关键技术探索与攻关,为我国民用涡轴发动机自主创新研制探索道路;1 600 kW涡轴发动机是通过集成创新自主研制的大功率先进涡轴发动机。

在发动机、燃气轮机展区,实物展出了“太行”涡扇发动机,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涡扇发动机。涡轴-16发动机、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以及RO11O重型燃气轮机等代表性产品通过模型展出。其中,涡轴-16在研制中以全寿命成本最低为原则,具备了低油耗、高可靠性等特点,适用于7~8 t级双发直升机和13 t级三发直升机;RO11O重型燃气轮机是一型民用单轴、前输出的发电用工业燃气轮机,用于基本负荷供电或尖峰负荷调峰。

国产陆地观测卫星2016年绝对辐射定标系数正式发布

近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组织召开了2016年外场绝对辐射定标试验及结果评审会。环境减灾-1A/1B、资源一号02C、资源三号01/02、资源一号04、高分1/2/4号等在轨卫星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顺利通过评审并正式发布。

为了及时监测卫星载荷在轨辐射响应特性,获取准确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于2016年8月组织开展了外场定标、验证试验和试验数据处理工作。在定标和验证过程中,分别针对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的传感器,在敦煌和青海湖辐射校正场获取了星地同步观测数据。

中船重工破解舱室噪声难题

近日,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二所承担的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项目“船舶舱室声学设计评估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的验收。

“船舶舱室声学设计评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由七○二所牵头,中国船级社、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是工信部积极主动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强制执行船上噪声新标准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提出了适用于船舶不同设计阶段的舱室声学设计评估、总体声学布局和降噪材料优化设计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船舶舱室声学设计评估优化集成软件,通过与模型试验和商业软件的对比验证,达到同类商业软件水平,并建立了船舶舱室声学设计数据库。

“天宫二号”成功发射

2016年9月15日晚上22:04:09,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正式由长征二号F T2火箭发射升空。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长10.4 m,最大直径3.35 m,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太阳翼宽约18.4 m,重8.6 t,设计在轨寿命2年,具备支持2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表示,天宫二号原本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备份产品。

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这个备份产品并没有被浪费掉,而是把它的设备用来做天宫二号,对设备和材料进行了寿命试验,更换了一些非金属材料,对设备做了延长寿命的处理,确保天宫二号质量的可靠性。

工程人员历经三年多的攻关,专门研制的一套综合材料实验装置(简称“实验装置”)。这套实验装置随着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入太空,开展科学实验。

中国量子雷达系统研制成功

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4研究所传出捷报,在量子雷达领域取得了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所经过不懈地努力,完成了量子探测机理、目标散射特性研究以及量子探测原理的实验验证,并且在外场完成真实大气环境下目标探测试验,获得百公里级探测威力,探测灵敏度极大提高,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取得阶段性重大研究进展与成果。科技人员研究发现量子接收系统的噪声基底极低,相比传统雷达的接收机,噪声基底能够降低若干个数量级,雷达作用距离可以大幅提升数倍甚至数十倍,从而大大提升雷达对于微弱目标,甚至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

目前,量子雷达主要包括干涉式量子雷达、接收端量子增强激光雷达和量子照射雷达三种类型。从本质上讲,量子雷达并没有脱离经典雷达探测的理论体系,只是在利用量子理论从信息调制载体和检测处理等方面入手,主要利用光量子不同于经典电磁波的物理特性实现对目标的准确测量,提升雷达的性能。量子雷达除了可以有效提升雷达对低可观测目标,甚至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外,还可以有效增强现代电磁环境中己方的电子侦听和电子干扰能力。相对于基于传统电磁理论的雷达,量子雷达不但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探测精度,而且具备更强的抗干扰和抗欺骗能力,量子雷达技术为隐身目标的准确探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技术途径。

量子雷达探测技术可以解决传统雷达存在的问题。第一,量子雷达利用量子态作为信息的载体,从而有效降低系统的功耗,可以应用于多种轻型平台;第二,以量子态作为接收对象,利用量子态特性,可以丰富目标的探测手段,提高对低可见目标的探测性能。第三,利用量子态具有的高阶相关性,可以通过量子态关联抑制杂波干扰,同时在现阶段复杂电磁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保密性。

猜你喜欢

涡轴密封件天宫
天宫出差乐趣多
上海德宝密封件有限公司
天宫之眼
安徽亚兰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情维修的涡轴发动机维修保障辅助决策体系研究
民用飞机密封件密封机理研究与试验验证
天宫二号蓄势待发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
一种橡胶材料及制备方法以及密封件的制备方法
基于飞参信息的某型涡轴发动机性能退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