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016-12-14李凌鲜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李凌鲜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开篇即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可是,烛之武奉命入秦营后却是这样一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在秦伯面前,烛之武为什么变换了秦、晋“出场”的次序,且还避去了“伯”、“侯”之称呢?笔者以为,这恰恰是烛之武游说智慧的需要和体现。

关键词:烛之武;游说智慧;游说艺术

苏教版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曾经有两次提到郑国当时危如累卵的命运。一次是文章的开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一次是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胆赴秦营时在秦伯跟前说的——“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在教学这一课时,起初我并未发现到这两句有什么区别,但后来反复念读,注意到了这两个句子的不同,顿时心生疑惑。为什么文章开头史学家向我们交代这场战事的围攻者时第一个出场的是“晋侯”,而非“秦伯”?可是,在烛之武勇入秦营后游说秦伯时,我们注意到,这次围猎郑国出场的主角却已不是“晋国”,而是“秦国”了。

同样是说围郑一事,为什么这两处语词会有此区别呢?难道是史学家左丘明在记述这件事时一时大意?可是,据史料记载,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的左丘明,出身史官世家、承袭了史家秉笔直书的精神,勤苦撰写,日夜操劳,历时30年,才完成了这部记述详备、论述精辟的编年史。《烛之武退秦师》堪称《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中的一篇优秀散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作者在记述这件史事时,必是逐字严肃、公允、精准。且就是这么一个苍颜白发、地位卑微的烛之武,凭着一舌辩才,成为了《左传》中近300个人物群像中最令人瞩目的“这一个”,可见作者对“这一个”是倾注了许多情感去塑造的,所以假如说作者在此处是因一时大意而出现误笔是不大可能的。

文章开头,应该只是遵循历史事实,客观地记叙了公元前630年发生的这场战事,晋国因当年流亡时曾遭郑国“不理不睬”之辱,又因两年前晋楚城濮之战时郑国曾助过楚国之恨,于是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拉上秦国一起攻打郑国。据此史实,意欲围灭郑国的这场战争的主谋者应该是晋国,那么,晋国第一个出场应是情理之中。

然而,既然史实如此,在秦伯面前,烛之武为什么变换了秦、晋“出场”的次序,且还避去了“伯”、“侯”之称呢?笔者认为,这恰恰是烛之武游说智慧的需要和体现。

中国历来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诗经》和强调官职和政治制度的《周礼》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国的贵贱等级意识自古即有。这种严格的贵贱等级制度早已渗透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根据唐代杜佑的《通典·职官·封爵》中关于上古“爵制”的记载:“黄帝时期,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至唐、虞、夏时期,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商时代,公、侯、伯三等;周时,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又据《孟子·万章篇》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可见,当时诸侯的排序,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这样的排序,意味着各诸侯之间在疆域、兵力和谋略上的差距,尤其是疆域,成了诸侯在那个时代里地位、身份和威势的象征。

僖公之时,春秋争霸愈加激烈。谁都想夺得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谁都想统一天下。秦国也不例外。在地理政治上,秦居于西,要扩张领土,自然只能往东拓展,而秦要实现东进的野心,晋国就是它的第一块绊脚石。攻之不胜,夺之不力,是秦国心里的一块痛处。因为那个时候晋国正是晋文公当政的时候,国力达到了顶峰。以秦国当时的国力,哪里能够与晋国相抗衡?欲望之大,现实之限,使得秦国扩张领土的野心犹如暗涌的激流,急待雄起的时机到来。

其实小小如郑国,无须秦晋联手打击,即使其中一个国家,郑国也未必是其对手。秦国与郑国其实并无实质性的冲突,至少这次没有。而秦国之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国也想通过灭郑这场战争来捞一把,以此来扩张自己的势力。由此可见,在围郑这场战事上,秦晋是各持算盘,各图所需,并非是真正的联盟,他们不过是一个貌合神离的暂时的联合体罢了。

烛之武慧眼析形势,对这一点是洞若观火。如何在游说开场就让秦伯易于入耳而欣然接受“劝说”,烛之武奔赴敌营前,自然是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正是紧紧抓住了秦伯唯利是图、急于雄起的心理,所以见到秦伯后,烛之武第一句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一句话,不但自知之明尽显,唏嘘之慨尽露,且言语恳切,态度坦然,不像说辞,倒更像秦伯的一个邻家老翁,来为秦伯指点迷津。烛之武在秦伯跟前突然变换了主角出场的次序,让一个在这场“戏“里本来只是充当“配角”的人物一跃而成为一个可以担当整个故事情节的“主角”,一下子捧高了秦国的地位,这让秦伯内心如何不喜?且在这一句里,烛之武故意避开了最触动秦伯痛处的“侯”、“伯”之称。这在某一程度上大大满足了秦伯潜藏心里已久的“称霸统一天下”的野心。烛之武这一句拨云见日,无疑是要让秦伯认为,在郑国眼里,我秦国的威望比晋国的厉害,秦国要灭掉郑国,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从而让秦伯放下戒备,得以认真权衡攻郑利弊,为烛之武接下来的说辞——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得以顺利进行,最终使得秦伯为理所服,为利所动,答应退军撤兵,并结盟于郑,从而化解了郑国之危。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审时度势,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又如开渠引水,恰到好处。这一句,不但体现了烛之武游说的机智和巧妙,更是史学家匠心独运的一次精彩外交陈述。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六九引贺循语:“《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又有刘勰《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今天重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不能不佩服。

参考文献:

[1]金德荣.文约而意丰,辞婉而理骋——《烛之武退秦师》辞令赏析.[J] 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20)

[2]董玮.一篇出色的外交辞令——《烛之武退秦师》赏析.[J] 课外阅读旬刊,2010(12)

[3]董意城.我国古代行政奖励制度研究.[D] 兰州大学,2007(2)

[4]李春杰.服人以“利”——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形象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