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吲哚丁酸·S-诱抗素对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

2016-12-14郭志刚郭振营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萘乙酸根数吲哚

郭志刚,郭振营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辉县 453600)



吲哚丁酸·S-诱抗素对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

郭志刚,郭振营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辉县 453600)

[目的]探索吲哚丁酸·S-诱抗素对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苗期喷施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研究吲哚丁酸·S-诱抗素对小麦分蘖数、根长、根数和鲜重的影响。[结果]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4 000倍液、3 000倍液、2 000倍液可以使小麦株高降低3.31%、3.39%、10.74%和15.29%,分蘖数增加2.80%、6.54%、7.48%和8.41%,根长增加4.41%、11.51%、17.94%和19.28%,根数增加9.21%、17.23%、24.91%和26.08%,地下部分鲜重增加6.38%、9.00%、11.00%和11.27%,地上部分鲜重增加3.45%、6.16%、7.83%和7.94%。[结论]苗期喷施吲哚丁酸·S-诱抗素,可以矮化麦苗、促进新根生长、促进分蘖、提高鲜重。

吲哚丁酸·S-诱抗素;小麦;生长

S-诱抗素(Abscisic Acid,简称S-ABA或ABA,学名:脱落酸)是国际公认的五大类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之一,被称为植物抗逆诱导物质之王,可激活或诱导植物150种抗性基因的表达,启动植物体本身对逆境的抵抗或适应机制,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和抗盐碱能力,调节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抗灾减灾、生态植被建设、植树造林、城市园林绿化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等领域[1]。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喷施1%S-诱抗素,具有增加小麦次生根条数和有效分蘖数、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增加小麦抗逆性等作用;在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1%S-诱抗素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2]。

吲哚丁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促进植物插枝生根和某些移栽类植物早生根、多生根,也可以促进番茄、茄子等作物坐果及单性结实[3]。吲哚丁酸·S-诱抗素是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复配制剂。在水稻苗期施用该物质,具有矮化秧苗、壮苗、促进根系分化、促进水稻前期分蘖、增加有效分蘖、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加产量等效果[4-5]。笔者通过小麦苗期喷施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研究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对小麦新根生长、分蘖数、株高等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新麦26号。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吲哚丁酸·萘乙酸(2%可溶粉剂,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S-诱抗素(0.1%水剂,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褐色土壤,肥力中等,灌排水方便,土壤有机质含量158 g/kg,pH 7。

1.3 试验方法 10月12日播种,播种时采用人工开沟摆播,行距25 cm,播量135 kg/hm2。 试验设7个处理: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①)、4 000倍液(②)、3 000倍液(③)、2 000倍液(④),吲哚丁酸·萘乙酸(2%可溶粉剂)5 000倍液(⑤),S-诱抗素(0.1%水剂)1 000倍液(⑥);空白对照(不施药,⑦)。4次重复,区组间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4 m2(4 m×6 m)。施药器械为利农HD—400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于小麦三叶一心期(11月11日)、四叶一心期(11月20日)、返青期(2月24日)各喷施1次,共3次。喷液量为900 kg/hm2。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对小麦安全性影响的调查:每次施药后1、3、5 d观察记录麦苗生长、药害(萎焉、退绿、畸形)情况。

对小麦生长影响的调查:每小区5点,每点4株,连根挖起,于第3次施药后20 d调查小麦分蘖数、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根数、根长,计算增长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 苗期使用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对小麦喷雾,于施药后1、3、5 d田间观察,未发现小麦有萎蔫、退绿、畸形等药害现象;且小麦生长势强、群体大。

2.2 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第3次施药后20 d调查显示,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4 000倍液平均株高分别为29.25和29.23 cm,差异不显著,但这2个处理的株高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的平均株高为27.00 cm,极显著低于上述3个处理,极显著高于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处理、对照药剂吲哚丁酸·萘乙酸(2%可溶粉剂)5 000倍液处理及对照药剂S-诱抗素处理;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株高25.63 cm、对照药剂吲哚丁酸·萘乙酸(2%可溶粉剂)5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株高24.73 cm间差异不显著(表1)。

2.3 对小麦分蘖数的影响 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4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单株分蘖数分别为5.80、5.75和5.70个,差异不显著;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处理的分蘖数为5.50个,显著低于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处理的小麦分蘖数,但与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4 000倍液处理的小麦分蘖数差异不显著。对照药剂吲哚丁酸·萘乙酸(2%可溶粉剂)5 000倍液处理的分蘖数为5.80个,S-诱抗素处理小麦的分蘖数为5.53个,空白对照组的小麦平均分蘖数为5.35个,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4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单株分蘖数分别比空白对照组高8.41%、7.48%和6.54%(表1)。

2.4 对小麦根数的影响 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单株根数分别为20.02、19.83条,差异不显著;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处理小麦根数为18.61条,极显著低于上述2个处理的平均根数,但极显著高于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根数17.34条。对照药剂吲哚丁酸·萘乙酸(2%可溶粉剂)5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根数为19.86条,S-诱抗素处理的平均根数为16.07条,空白对照组的小麦平均根数为15.88条,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4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单株根数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增加4.14、3.95和2.73条,增长率分别达26.08%、24.91%和17.23%(表1)。

表1 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对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

Note:Differ smal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stan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Differ Capita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stan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1 level.

2.5 对小麦根长的影响 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根长分别为13.73和13.58 cm,差异不显著;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根长为12.84 cm,极显著低于上述2个处理的小麦平均根长,但极显著高于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根长12.02 cm。对照药剂吲哚丁酸·萘乙酸(2%可溶粉剂)5 000倍液处理的根长为13.55 cm,S-诱抗素处理的平均根长为11.69 cm ,空白对照组的小麦平均根长为11.51 cm。 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4 000倍液处理的平均根长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增加2.22、2.07和1.33 cm;增长率分别达19.28%、17.94%和11.51%(表1)。

2.6 对小麦地下部分鲜重的影响 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4 000倍液处理20株小麦地下部分鲜重分别为31.85、31.78和31.20 g,差异不显著;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处理20株小麦地下部分鲜重为30.45 g,与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低于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处理,极显著高于2个对照农药处理及空白对照处理。对照药剂吲哚丁酸·萘乙酸(2%可溶粉剂)5 000倍液处理20株小麦地下部分鲜重为31.90 g,与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4 000倍液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照药剂S-诱抗素处理20株小麦地下部分鲜重为29.30 g,空白对照组20株小麦地下部分鲜重为28.63 g。 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4 000倍液、5 000倍液处理20株小麦地下部分鲜重分别比空白对照组重3.22、3.15、2.57和1.82 g,增长率分别为11.27%、11.00%、9.00%和6.38%(表1)。

2.7 对小麦地上部分鲜重的影响 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处理20株小麦地上部分鲜重分别为124.40和124.28 g ,差异不显著;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处理20株小麦地上部分鲜重为122.35 g,极显著高于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对照药剂S-诱抗素及空白对照处理,极显著低于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处理及对照药剂吲哚丁酸·萘乙酸(2%可溶粉剂)5 000倍液;对照药剂吲哚丁酸·萘乙酸(2%可溶粉剂)5 000倍液处理20株小麦地上部分鲜重为125.25 g,对照药剂S-诱抗素处理20株小麦地上部分鲜重为117.55 g,空白对照组20株小麦地上部分鲜重为115.25 g。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4 000倍液、5 000倍液处理20株小麦地上部分鲜重分别比空白对照组重9.15、9.03、7.10和3.98 g,增长率分别为7.94%、7.84%、6.16%和3.45%(表1)。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显示,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4 000倍液、3 000倍液、2 000倍液可以使小麦株高降低3.31%、3.39%、10.74%和15.29%,可以使分蘖增加2.80%、6.54%、7.48%和8.41%,根长增加4.41%、11.51%、17.94%和19.28%,根数增加9.21%、17.23%、24.91%和26.08%,地下部分鲜重增加6.38%、9.00%、11.00%和11.27%,地上部分鲜重增加3.45%、6.16%、7.84%和7.94%。说明吲哚丁酸·S-诱抗素具有矮化小麦植株、促进新根生长、增加分蘖、增加小麦鲜重等作用。但增加小麦地上部分鲜重的结果与黄益洪等[6]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吲哚丁酸·S-诱抗素促进小麦分蘖,分蘖数增多,导致小麦地上部分鲜重增加。吲哚丁酸·S-诱抗素(1%可湿性粉剂)是否具有增强小麦抗逆性、促进灌浆、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等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解艳玲,杜军,沈振荣,等.S-诱抗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17-1518,1554.

[2] 武建宽,秦焕荣,杨萍.S-诱抗素对小麦生长调节作用及增产效果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2):6-7.

[3] 朱蕙香,张宗俭,张宏军,等.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9-71.

[4] 冒宇翔,沈俊明,陈惠,等.1% S-诱抗素·吲哚丁酸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药,2009,8(3):55-56.

[5] 何忠全,肖亮,毛建辉,等.脱落酸· 吲哚丁酸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3):597-601.

[6] 黄益洪,汤日圣,叶晓青,等.脱落酸(ABA)对白粒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3):503-507.

Effect of Indolebutyric Acid·ABA on Growth of Wheat Seedling

GUO Zhi-gang, GUO Zhen-ying

(Xinxiang City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Huixian, Henan 453600)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of the indolebutyric acid ABA on growth of wheat seedling stage.[Method]Effect of spraying the Indolebutyric acid S-ABA (1% wettable powder) at the dilution of 5 000, 4 000, 3 000 and the 2 000 on the tillering number,the root length and number, the fresh weight were studied. [Result]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ilution of 5 000,4 000,3 000 and 2 000 was that Plant height decreased by 3.31%,3.39%,10.74% and 15.29%, the tillering increased by 2.80%,6.54%,7.48% and 8.41%, the root length increased by 4.41%,11.51%,17.94 and 19.28%, the root increased by 9.21%, 17.23%,24.91% and 26.08%, the fresh weight of underground increased by 6.38%,9.00%,11.00% and 11.27%, the fresh weight on the ground creased by 3.45%,6.16%,7.38% and 7.94%.[Conclusion]Spraying indolebutyric acid ABA could deducethe wheat height, promotethe new root growth, increased the tillering and the fresh weight.

Indolebutyric acid ABA; Wheat; Growth

郭志刚(1969- ),男,河南辉县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配方研究。

2016-09-12

S 512.1

A

0517-6611(2016)32-0029-02

猜你喜欢

萘乙酸根数吲哚
更正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乙酸溶液浓度对提高迎春硬枝扦插生根规律的影响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胆碱·萘乙酸可湿性粉剂中萘乙酸含量
氧代吲哚啉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玉米的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