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栖居在水乡——绍兴湿地现状和治理保护综述

2016-12-14撰文章忠权摄影赵锷

浙江林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上虞白塔绍兴市

◇撰文//章忠权摄影//赵锷

诗意栖居在水乡——绍兴湿地现状和治理保护综述

◇撰文//章忠权摄影//赵锷

滨海湿地的野鸭群

湿地,千年水乡的母体,孕育着宁绍平原从荒蛮走向文明,从胼手胝足治水患的大禹,到兴修鉴湖润千秋的马臻,历史铭记着越地的治水之人,越人也深知湿地书写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篇章。

绍兴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3.2%,湿地类型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共4大类12型,分别占浙江省5大类27型的80%、44.4%。对于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水乡泽国来说,新时代下的湿地保护与建设,不仅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希冀,更肩负着未来发展的重托。

候鸟为湿地代言

深秋,上虞海涂最美的季节,芦苇摇曳胜花时,大量在此补给的候鸟,让这片湿地变得灵动而富有神韵。

2016年台风“海马”,给这块湿地带来了两位稀客——黑叉尾海燕和加拿大黑雁。黑叉尾海燕,是远洋性海鸟,一般在内陆地区很少有记录,这刷新了绍兴市的鸟类新发现。同一天发现的加拿大黑雁,也是浙江省内第一次被记录到。

这些珍贵的记录,来源于全省各地爱鸟人士的悉心守候。上虞这块海涂型湿地虽还未正式纳入绍兴的“湿地编制”,但其特有的原生态湿地资源却是非常珍稀。这儿既是爱鸟人士捕获“贵客”动人画面的天堂,也是林业保护部门的监控要地,鸟儿有多美,偷猎者觊觎之之欲就有多贪婪。

全球一共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3条经过中国,而上虞这块近年来新近形成的海涂湿地,以最静谧、优美的环境和最肥美、丰腴的食物,成为西伯利亚飞往澳大利亚的候鸟们停歇、妥食的中转站。据绍兴林业部门专项调查,上虞滨海湿地及其周围地区记录到卷羽鹈鹕、小天鹅、震旦鸦雀等16目44科156种鸟类,这块湿地已成为野生鸟类的天堂。

上虞滨海湿地位于钱塘江河口南岸、曹娥江下游,不但是杭州湾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有其独特的保护地位。上虞滨海湿地是一个泥沙沉积型、无人居住的小岛,离陆地有一定的距离,人为干扰相对较少,再加上中心区为芦苇群所覆盖,四周有大面积滩涂和浅海水域,这就为游禽类提供了绝好的觅食地和隐蔽场所,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游禽在此地过冬,调查数量在4500-5000只。这在同等面积的沿海区域内是十分罕见的。

浙江大学著名研究鸟类的丁平教授、澳大利亚鸻鹬类专家菲力史卓先生等专家学者专程到这块湿地考察,认为中沙岛是“鸻鹬类水鸟国际迁徙的中转站”,是绍兴水鸟最集中最密集的区域。

珍稀候鸟群翩翩而至的背后是绍兴湿地自然延展与林业部门得当的保护。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曾对绍兴湿地进行摸底:绍兴市面积8公顷(沼泽化草甸2公顷)以上的各类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3.2%。全市湿地类型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共4大类12型,分别占浙江省5大类27型的80%、44.4%。

白塔湖绍兴湿地治理缩影

白塔湖湿地的治理、保护和开发历程,就是一部绍兴湿地发展的现代演化史。

白塔湖是古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吴越春秋》载: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北界。“埤中”即今白塔湖一带,越人在这片丰饶的湿地上成长与发展,并将越国的历史写入白塔湖的烟波水浪间。

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总面积1386公顷,内部78个岛屿,周边48个村落,渔网撒了千年,鱼虾肥美,润养着耕读传家的世世代代,是浙江省经济发达地区难得一见的农耕式河网湖泊湿地,也是绍兴的代表性湿地类型。

但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为了发展经济,曾经臭气熏天、藻类丛生,附近的村民不敢下河游泳,由于过度养殖珍珠,河道变窄,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加上生活污染……白塔湖水质急剧恶化,老百姓对保护白塔湖的呼声日趋高涨。

2008年,白塔湖畔成立了湿地办公室,承担起了保护白塔湖生态的重任。通过设立禁养区,关停畜禽企业,统一处理生活垃圾,生态化处理生活污水,整治周边上千只小铜炉,统一管理工业污水等一系列措施,白塔湖的水,渐复澄澈。

白塔湖湿地的经历,浓缩在绍兴市生态经济发展大潮中。经过持续而艰辛的治理,白塔湖重现旧日风采:千顷碧荷、百亩紫薇、十里野菊……如今的白塔湖已成为浙江省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和钱塘江流域保存完好的重要湿地之一。

绍兴现有2处国家级湿地公园(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诸暨市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现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25处,其中国家级4处(柯桥区兰亭国家森林公园、诸暨市五泄国家森林公园、诸暨市枫桥香榧森林公园、嵊州市南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省级10处、市级11处。现有各级自然保护区(小区)76处,其中省级19处、市级26处、县级31处,其中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小区7处,面积1651.4公顷。未来鉴湖水域也将申请成为国家级湿地。

湿地地方生态治理标尺

“湿地保护是跨部门、多学科、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协同作战,这些年来,绍兴湿地的治理、保护和发展取得成效,是政府重视、部门协调的成果。”绍兴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绍兴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纳入“五水共治”考核和林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专项考核,以行政助推湿地保护。此外,强化宣传教育,绍兴充分利用每年2月2日的“世界湿地日”,开展张贴海报、分发宣传资料、举办生态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还加大资金投入,对湿地基础设施建设予以项目资金补助。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写道:“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与良心。”那么,湿地就是一座城市生态治理的恒心,湿地的治理和保护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持久的坚守,需要面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持自然环境与发展增长的矛盾。

作为扎根在护航绍兴林业第一线20多年的一名林业人,对于绍兴每一片湿地、每一块林区都满怀着难解之情,炽热之爱。在全市林业干部和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绍兴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仍面临的困难:上虞区滨海湿地资源丰富,特别是野生鸟类资源相当丰富。如今这块湿地已经被围垦,已无法保留下来,围垦区外围被潮水不断冲刷又形成了新的涨落滩涂,形成了新的滩涂湿地,为野生鸟类和水生植物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所以这些形成的新的滩涂湿地需要进行抢救性的保护。然而,由于涉及跨地域的有绍兴(上虞)、宁波(余姚)两市,涉及跨区的有柯桥区、上虞区两区,涉及跨部门的有农业、水利、林业、浙江省围垦局(钱塘江管理处)等部门,因此,如何统一有效地进行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上虞白塔绍兴市
白塔上的白鸽(外二章)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余生,请多多指教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