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机械排痰法在人工气道患者中排痰护理的应用比较

2016-12-13张晓梅陈晓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胸腔脉冲气道

张晓梅, 陈晓艳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ICU, 江苏 南通, 226001)



2种机械排痰法在人工气道患者中排痰护理的应用比较

张晓梅, 陈晓艳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ICU, 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观察2种不同机械辅助排痰法在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体外振动排痰仪排痰,实验组给予全胸腔高频胸壁脉冲排痰。比较2组的排痰量、排痰效果、护士工作量。结果 治疗第1~4天,实验组每日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 第6~7天的排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每次治疗30 min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第8天实验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胸腔高频胸壁脉冲排痰优于体外振动排痰,能更有效清除人工气道患者肺深部的痰液,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且较于传统手持式排痰更省力,有效减轻护理强度。

全胸腔高频胸壁脉冲排痰; 人工气道; 护理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多因长期卧床致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气道分泌物增多,不能有效排出,痰液淤滞导致气道阻塞。这类患者往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人工气道的建立致使上气道原有功能丧失,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咳嗽能力,咳嗽吞咽功能减弱,痰液及误吸物易在肺内淤积,导致大量细菌定植及繁殖,诱发肺部感染[1-2]。下呼吸道感染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加重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和疾病的恢复进程[3]。文献[4]报道,肺部感染是行人工气道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9%~70%,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加强排痰护理尤为重要,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控制感染,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医院大多采用体位引流、人工叩背、体外振动排痰机等排痰法,本科2015年引进全胸腔高频脉冲排痰系统,这是最新的胸部物理治疗的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协助患者排除气道分泌物,属于振荡性气道廓清装置的一种[5-7]。本研究将全胸腔高频脉冲排痰仪与之前使用的体外振动排痰仪进行对照研究,观察高频胸壁脉冲排痰仪在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入住本科ICU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纳入标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排除标准:肺结核、胸廓损伤、气胸及胸壁疾病、脊柱损伤、活动性出血、皮下感染、未获得知情同意书的患者。2组80例患者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19~88岁。其中脑出血31例,脑外伤35例,颅脑肿瘤术后14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使用PTJ-300A手持式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安装合适的治疗头,安置患者治疗体位,如先右侧卧位,调整合适治疗频率、时间,护士手握排痰仪把柄,将治疗头放于患者肺下叶对应的左胸部处,停留10~20 s, 然后提起治疗头,缓慢移动部位。10 min后给患者更换治疗体位,换左侧卧位,护士叩击振动另一侧胸肺部,治疗10 min。

1.2.2 实验组:采用全胸腔高频脉冲排痰。使用柏宇医疗公司生产的全胸腔高频脉冲排痰系统仪。将充气气囊背心穿在病员服外层,根据患者的体型合理调整背心的松紧度,松紧以能容纳一手指为宜。将导气软管与气囊背心相连接,设置频率10 Hz, 强度3~5, 时间20 min。按开始键,夹克背心开始充气,并产生振动,对患者胸壁产生共振拍打。2组患者每日上午下午各治疗一次,每次20 min。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出现不适及时停止叩击治疗,叩击过程中有痰液或咳嗽及时吸出。操作完毕,给患者取舒适卧位, 5~10 min后吸痰。

1.3 观察指标

① 治疗1周内每天的排痰量。② 排痰效果比较:观察1周内每次治疗前后30 min肺部啰音的情况,肺部湿性啰音完全消失为消失,湿性啰音较叩背前明显减少或减弱为减少;啰音与叩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消失或减少为有效。③ 治疗第8天,2组患者血气分析的动脉血氧分压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不同时间排痰量比较

治疗第1~4天,观察组的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第6~7天的排痰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同时间排痰量比较 mL

2.2 2组患者排痰效果比较

每次听诊治疗前后30 min, 肺部啰音情况见表2。实验组排痰有效率是76.43%(428/560), 对照组有效率69.64%(390/560), 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后肺部啰音变化情况比较[n(%)]

2.3 治疗第8天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对比

治疗第8天,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血氧分压为(85.28±8.46) mmHg, 对照组为(76.85±8.94)mmHg, 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无法自主咳痰,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以改善通气,纠正缺氧,解除呼吸道梗阻。而危重症患者往往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进而导致肺不张,引起炎性反应的发生或加重[8]。所以做好气道护理是危重症患者预防或减轻肺部感染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而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首要措施就是排痰护理。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采用体位引流、叩背、手持式排痰机等排痰方法,这些方法都无法保证排痰效果,且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并且比较耗费人力。传统的人工叩背排痰的方法是护士双手叩击拍打患者,作用仅限于肺部的浅表层,频率难以控制,力量不均匀、不持久,消耗操作者大量体力,且随着体力下降,拍打力度和频率会大打折扣,排痰效果不佳,且易引起患者不舒适甚至疼痛[9-10]。而手持式机械振荡排痰设备是根据临床人工叩背排痰物理治疗原理开发出来的,将治疗头置于胸或背引流部位,对引流部位作振动治疗,使呼吸道黏膜表面黏液和代谢物松弛、脱落,再通过患者咳嗽或负压吸痰被排出体外。这种设备虽然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叩背[11],但在使用过程中任然存在不少缺点,包括治疗全过程需要护士一直手持手柄,而1 d的治疗时间是40 min, 在本科这种危重患者较多的监护病区占用了宝贵的人力资源,而治疗后半段护士因一直手持治疗头且要不停的移动,易引起疲劳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操作中要维持治疗体位,危重患者体力、体位配合差,同时还要变换至少一次体位,这时至少需要两名护士一起参与,护理工作量大。同时因近距离接触患者也增加了呼吸道病原体由患者到医护人员传播的机会。

全胸腔高频脉冲排痰主要采用病员可穿戴的排痰背心或束胸取代以往的手持式排痰机的按摩治疗头,国外在高频胸壁振荡在各个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已多有报道[12-13]。全胸腔高频脉冲排痰是通过患者所穿的背心用管路连接到高速脉冲泵上,通过产生的高频脉冲气流反复、轻柔的拍打患者的胸腔,在同一时间内能对患者的整个胸腔进行更为全面和均匀的振荡,解决了每次只能拍打一个部位,不能同时对全胸廓拍打的问题,可以有效促进呼吸道粘稠分泌物产生共振、松动、脱落,并促进痰液向中央气管移动[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第1~4天观察组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第6~7天对照组排痰量明显大于治疗组,提示观察组使用高频振荡排痰后,第1~4 天排痰量明显增多,痰液清除量更多,可明显清除呼吸道阻塞,减轻感染,痰液生成集聚减少,进而第6~7 天的排痰量少于对照组,气道更为通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30 min听诊肺部啰音消失和减少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同时,治疗第8天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都提示高频脉冲排痰较体外振动排痰的临床效果更优。而且整个操作过程不需要患者持续维持治疗体位,也不需要更换体位,避免因频繁搬动患者而引起意外情况的发生,且不需要护士一直手拿着手柄,减少了呼吸道病原体传染机会,且能明显减少护士工作量[16-18]。

综上所述,全胸腔高频脉冲排痰在排痰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节约人力资源、较少护士体能消耗方面明显优于体外振动排痰,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 成人气道分泌物的吸引专家共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11): 809-810.

[2] 崔君霞, 金奕, 于华.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采取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2): 124-126.

[3] 鹿宁.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的Logistic 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21): 1955-1956.

[4] 曾定芬, 刘真君, 李晓霞, 等. 机械辅助排痰在预防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32): 3939-3941.

[5] 刘婷婷, 梁宗安. 高频胸壁振荡的应用现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2, 35(12): 951-953.

[6] Nicolini A, Cardini F, Landucci N,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with high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ectasis[J]. BMC Pulm Med, 2013, 13: 21-23.

[7] Tambascio J, de Souza L T, Lisboa R M, et al. The influence of Flutter VRP1 components on mucus transport of patients witbronchiectasis[J]. Respir Med, 2011, 105(9): 1316-1321.

[8] 唐春霞, 王莹, 马洁. 机械吸一呼技术在人工气道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18): 1346-1349.

[9] 赵庆华. 手法振肺促进机械通气患者排痰的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 2009, 2 3(7): 618-619.

[10] 王晓燕, 倪桂珍, 黄希芳.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不同排痰方法效果比较[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36): 4373-4375.

[11] 杨俊, 谭蕾, 李娜. 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排痰单次使用时间探讨[J]. 护理学杂志, 2015, 30(7): 51-52.

[12] Bose S, Jun J, Diette G B. High-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ion successful in controlling refractory asthma[J]. J Asthma, 2013, 50(2): 219-221.

[13] Allan J S, Garrity J m, Donahue D M. High-frequency chest-wall compression during the 48 hours following throacic surgery[J]. Respir Care, 2009, 54(3): 340-343.

[14] 余萌, 魏艳艳, 丰文波, 等. 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在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18): 2218-2222.

[15] 皇甫德俊, 周晓东, 姚文坡, 等. 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的研究和设计[J]. 医疗卫生装备, 2015, 36(11): 18-22.

[16] 伍伟玲, 徐华, 胡玉洁, 等. 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AECOPD患者疗效的观察[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33(6): 558-560.

[17] 李智军. 机械振动排痰对呼吸衰竭患儿排痰效果及临床症状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6): 104-107.

[18] 刘冬梅, 朱莹. 机械排痰联合雾化吸入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对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2): 60-63.

Comparison of two mechanical sputum expectoration methods applied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ZHANG Xiaomei, CHEN Xiaoyan

(ICUofNeurosurgeryDepartment,AffiliatedHospitalofNantongUniversity,Nantong,Jiangsu, 22600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wo mechanical sputum expectoration methods applied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or tracheal intub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vibration sputum expectoration in vitro,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high-frequency pulse sputum expectoration in chest wall. The amount of expectoration, expectoration effect and nursing workload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Daily discharge sputum volu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1stto 4thday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while was lower on the 6thto 7thday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 After 30 min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 On the 8thday, the arterial 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High-frequency pulse sputum expectoration is better than vibration sputum expectoration in vitro, which can remove deep sputum in lung, improve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it is labor-saved to reduce nursing workload.

high-frequency pulse sputum expectoration; artificial airway; nursing

2016-06-14

陈晓艳, E-mail: 13515209376@163.com

R 473.6

A

1672-2353(2016)22-083-04

10.7619/jcmp.201622026

猜你喜欢

胸腔脉冲气道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脉冲离散Ginzburg-Landau方程组的统计解及其极限行为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上下解反向的脉冲微分包含解的存在性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