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数学知识本质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2016-12-12李国建

新教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倒数汉字案例

李国建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听了小学数学教研组两位教师执教的人教版六上“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各不相同,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由此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案例1】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先玩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倒着说”。比如我说“123”,你们就说“321”;我说“你和他”,你们就说……

生:他和你!

师(出示):我爱妈妈。

生:妈妈爱我。

……

学生的兴致很高。游戏结束后,教师继续围绕“倒”创设情境。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很擅长把话倒过来说嘛!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汉字里面有没有这种“倒过来”的现象呢?请看!(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吞”字)这是什么字?如果把它颠倒过来,会变成什么字呢?

生:吴!

教师又板书“呆”字。

生:杏!

教师继续板书一些上下结构的汉字,学生“倒”得不亦乐乎。

生:倒数。

教师揭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案例2】

师: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在社会上除了亲人之外,也要有朋友,你们有自己的朋友吗?

让一名学生(甲)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乙)

师:能用一句话表达两人之间的朋友关系吗?还可以怎么说?

生:甲和乙互为朋友。

师:能单独说甲是朋友,或单独说乙是朋友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朋友是相互的,所以不能单独说甲是朋友,或单独说乙是朋友。

师:对了。甲是乙的朋友,乙是甲的朋友,甲和乙互为朋友。

师:同学们,会口算吗?很好!请大家计算下面各题。

师:请仔细观察、比较,这6道算式有什么规律?

生:它们的乘积都是1。

生:第1组的两个算式都是分数,第2组的两个算式都是整数、分数相乘,第3组的两个算式都是整数、小数相乘。

师:同学们的发现都很好。乘积是1的两个数在数学里有个专用的名字,叫做倒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研究的“倒数的认识”。(板书揭示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提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例如,①什么是倒数?②怎么样求一个数的倒数?③认识倒数有什么作用……

【比较与反思】

“倒数”是人教版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因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归结为乘这个数的倒数。教材先让学生了解倒数的意义,编排了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和讨论等活动,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导出倒数的定义。

为了便于学生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两位教师在教学倒数之前,都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但比较以上两个教学案例,笔者以为案例2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较好地把握了数学知识的本质,更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体现了该教师对教材的正确处理和教法的合理选择。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为了让学生顺利地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案例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首先让学生理解“互为朋友”,为学生理解“互为倒数”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在案例1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煞费苦心地紧紧围绕倒数的“倒”字做文章,设计了“倒着说话”“倒汉字”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但是这样的情境有效吗?这对于学生理解倒数的本质意义有多大的帮助?乍一看,“倒”确实很重要,只要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能得到它的倒数。可是,学生理解倒数的核心仅仅在于颠倒位置吗?进一步思考,“倒着说话”和“倒汉字”游戏与数学里面的倒数是一回事吗?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首先,学生理解倒数的核心在于体会概念的本质,即理解“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关键是两个数“乘积为1”。而“调换位置”不过是一种外在形式,从具体方法上来讲,也不止这一种方法。退一步说,即使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这一种方法,那么仅仅只会“颠倒位置”也是不够的,当面对学生的具体困惑,如“整数有没有倒数”“0和1有没有倒数”“小数的倒数怎么求”等问题时,我们还是得从倒数的意义出发进行辨析与思考。所谓的“颠倒位置”的方法,也是建立在对倒数的意义的理解这个基础之上的。所以,“倒数的意义”才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与核心所在,我们的情境创设不应该仅关注外在形式而忽视了数学概念的本质,案例2的教学就很好地把握“倒数”这一数学概念的本质。

其次,“倒着说话”和“倒汉字”游戏与数学里面的倒数并不是一回事。其中,“倒着说话”是左右倒,这和数学里面倒数的上下倒完全不同,很容易弄巧成拙,让学生误以为“7?郾6”的倒数就是“6?郾7”。而“倒汉字”虽然在形式上和倒数相差无几,但本质上是不同的:汉字里面并不是每一个上下结构的字都能倒过来,而数学里面的数除了0以外,每一个数都有倒数;汉字颠倒位置以后,只是得到了一个新的汉字,与原来的汉字并无某种特定的关系,而数学里的倒数,两数之间除了有颠倒位置的特征,还必须“乘积为1”。倒数这些重要的、必备的数学特征,汉字游戏是无法体现的。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案例1围绕倒数的“倒”字做文章,设计了“倒着说话”“倒汉字”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忽视了对学生正确“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的探究兴趣的调动。而案例2先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和讨论等活动,找出所列算式的共同特点,很巧妙地导入新课,并以问题引领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什么是倒数”“怎么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认识倒数有什么作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既要有趣更要有效,既要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又要紧贴课题,既要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又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案例1这样的教学情境看似好玩也紧贴课题,但实际上只是形似而神不似,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反而冲淡了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容易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联星街道文化路小学)

猜你喜欢

倒数汉字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惊喜倒数日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巧用倒数 求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