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汉语言文字特点精准探析语文教学关注点

2016-12-12李冰霖

新教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性汉语言探析

李冰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针对汉语言文字特点,精准把握语文教学关注点,并以此为“支点”展开教学呢?

一、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意合”

意合性,是汉语言文字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汉语言文字在遣词造句、构段谋篇时,往往以语义来联结而非纯语法,常常为了表达某个意思、某种情感,为了切合某种语境而活用词性词色、创造新词、灵活组合等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更显“春绿”,更切语境。又如,“你这人真会闹腾!”“闹腾”一词可能是批评他胡闹(贬义),也可能是褒扬他很会干事(褒义),要根据语境方能明义。重“意”不重“形”,汉语言文字因而显得灵活多变,往往意在言外、意在言后,语意或模糊或含蓄,表达的意思有时甚至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汉语言文字这种“意合性”给表情达意带来更多韵味,却也因意义的不确定和模糊感给阅读理解带来不少困难,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教学时教师不能精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意合”的语言点,并探析其“背后”的意义,理解则可能处于浅层表面,甚至产生误读误解。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从汉语言文字意合特性来精准把握语文教学关注点,并以此为支点实施精准教学,唯有如此方能精准把握语言的“背后意义”。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一文出现了两次“沉甸甸”——

第一次:“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要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第二次:“‘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前后两个“沉甸甸”,是否一样的意思?其实,两次“沉甸甸”有很大的区别。前面的“沉甸甸”,意思是指物品(象墩)很重,以实写实。而后面的“沉甸甸”,却另有深意——“沉甸甸”的,不是物重而是少年的真诚、热情与友好的“情感之重”,是“我”内心深处感动的“情感之重”。

因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依据汉语言文字的“意合性”,引导学生关注两个“沉甸甸”,以“本文前后两个‘沉甸甸是否意思相同?”为主问题展开研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我”买木雕和少年送木雕的语段细读品味,思考揣摩,精准探析其“背后意义”,这样才能精准把握文章的情感发展与主旨内涵。

二、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具象”

具象性,即用生动的形象表现抽象的内容。语言文字本是抽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而汉语言文字却往往习惯于用具象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内容(理念、意思、情感)。比如,“望穿秋水”,用具有萧瑟、凄冷之意的“秋水”表达思念之切,贴切而浅白;《白杨》一文,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之“白杨”来赞颂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借物喻人,托物可言志;《桃花心木》一文,以种树之法及桃花心木的特殊生长过程设喻揭示人生哲理,借事喻理,顺理则成章;《山中访友》一文,通过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在物我相融的意境中诉说自己“对大自然热爱”之心声,借物以抒情。诸如此类,以形写意,表现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汉语言文字因具象而丰富鲜明,生动可感。语文教学要注意抓住这一特性,精准引导学生抓住“具象”之处展开研读探析,透过外在形象精准把握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有个词语——“瘦小”,若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来考究是特富具象的,一看这词,人物形象立马浮现。作者选择这一词语是颇有深意的,是想通过“瘦小”及“老”这些具象,与老汉从65岁开始顽强坚持15年,与晋西北“干旱、霜冻、沙尘暴”恶劣条件,与“创造了这块绿洲”(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一非凡业绩进行强烈对比,以老汉体质瘦弱却意志坚强、业绩非凡的巨大反差,激起读者的情感冲突,达到震撼人心的表达效果。

所以,教师可以抓住“瘦小”这一“具象点”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用‘瘦小这个词语来形容老汉?”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联系描绘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绿洲性状的其他具象的词语进行对比品读体味,形成强烈的画面冲突,进而深刻感悟老汉的感人形象。

可见,精准聚集“具象点”,有序展开研读探析,有助于学生感悟文本主旨,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人文”

人文性,是汉语言文字的核心基因。汉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人伦准则、信仰心理、思维方式、风俗人情。如“三顾茅庐”等成语,就是历史典故;“将计就计”等成语,体现中华智慧;“因果报应”等成语,蕴含中华宗教信仰;老舍《北京的春节》等文章,则是记录中华传统民俗……学习汉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体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吸收中华文化甘甜乳汁的精神成长过程。同时,也因为汉语言文字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特征,只有结合中华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所以,语文教学既要注意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人文”,通过语言学习文化,也要注意联系文化来理解语言,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文化体认和精神成长。

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老舍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对于这课的教学,要注意关注:①民俗习惯。比如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除夕吃团圆饭、守岁、初一拜年、十五观花灯、吃元宵等。②民族美德。比如“这次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一画面,反映了淳朴善良、崇尚劳动、追求美好的民族美德。③民族品性。蕴含在民俗中的那种企盼热闹、喜庆、红火,团圆、祥和、美满,重亲情、乡情等民族品性和心理。④民族信念。如“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回家来吃团圆饭”。⑤民族信仰。如“在腊八这一天,家家都熬腊八粥”(敬神祭祖,祈求丰收和吉祥);“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⑥京味语言。如,“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等句子朴实本色,全是口语,北京味特浓。

基于对民族文化的关注,教学本课,一是可用列表填表方式,梳理北京春节习俗,既明晰文章脉络,又明了风土人情;二是要品读重点场景,让学生体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节日(红红火火、香香甜甜、团团圆圆、灯火通宵、鞭炮不断……),并相机结合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守岁”意义及其他民族品性、信念等,并结合朗读体会京味语言;三是要让学生对于课文中一些民俗(如熬腊八粥)做法和象征意义进行资料搜索、阅读交流。

这样,通过对文本的“人文点”进行精准定位探析,展开教学,通过语言的学习来了解文化,又通过联系文化来理解语言,就易于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四、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乐感”

音乐性,是汉语言文字又一突出特点。汉语言文字音节界限分明,结构形式比较整齐,较易形成节奏;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多,声调富于高低升降变化,抑扬顿挫感强;而且行文过程中又注意“把声音节奏(炼声)当作文章的第一要素”(朱光潜),使文章充满音乐的律动和节奏的灵性。只要稍加留神,不论是文学作品、应用类文章,还是日常说话,汉语言文字都有着一定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主要体现在语词的音乐性、语流的音乐性、语群的音乐性、语态的音乐性。汉语言文字的词语一般具有固定的语言形式,每个词有固定的声、韵母和声调,富有音乐感。汉语言作品尤其是诗词,特别讲究押韵、四声和平仄,就是讲究语词的音乐感。若干个语词合起来,连成相关联的话语则为语流。语流的音乐性,是由语音、语意和节奏三者共同构成。只有语意清晰、语言流畅,读起来才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语流的音乐性还表现在语句的参差错落上,呈现跌宕起伏之势。与语流相对,把意思相关、内容紧密联系的若干句话或若干段话联结一起则称为语群。语流可以一句或几句话,语群则是几句或更多的话联结一起,体现一种气势、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语群表述若整齐有序则成和谐音乐,杂乱无章则如同扰人噪音。语态则是语言文字的情态,任何语言文字都是富有情感色彩的,加之特有韵律、节奏,容易激起人们情感共鸣,这是语言文字内在音乐性的律动,特别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具强烈效果。语态的音乐性还表现在各种句式的内容上,抒情的语言,愤怒的语言,奋斗的语言,悲伤的语言,语速各不相同,如同音乐各异。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的“乐感”,并由此展开品读探析,语文教学必然呈现出一种语文味道浓厚、语文底蕴深厚的态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呼叫的昆虫,还有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这段话富有情感,深含赞赏、眷恋、心伤之情,又颇具音乐性。段落采用排比句式,读起来很齐整,很有节奏感;从“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起字数多了起来,增加了“什么样的什么”,最后的“薄雾”和“白云”也不用“每一”了。这样长短句搭配,读起来就很有韵味,既免于单调,又避免连续8个“每一……”读起来接不上气。另外,“每一处”“每一片”等若放慢语速还有“慢镜头”感。

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朗读体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感,然后改成8个5个字的句式(“每一处沙滩……每一朵白云……”)与原句对比品读,体会长短句搭配与节奏变化。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语速的快慢变化体会“慢镜头”效果。最后,结合感受(赞美、不舍、心伤等),让学生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体味和表现语段的意境和情感。

这样,通过诵读品味,从排比句式齐整的节奏感,长短句搭配错落有致的旋律变化,慢镜头般的抒情语速,不舍、不解的心伤情思,以及这些节奏、速度、旋律、情感交织而形成的意境、情态,无不给学生以特别感受,特别体验,让学生与文本在情感共鸣中得到深层融合。

精准关注汉语言文字“乐感”的教学,让一样的语文课呈现不一般的语文味!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音乐性汉语言探析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颇有音乐性与弹性的新作 HiVi(惠威)SUB12S超低音音箱
VR阅读探析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HTTPS探析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