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

2016-12-12马刚

亚太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马刚

摘要:人才培养始终是教育界永恒不变的话题,针对教育部实施的相关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关要求,为培养出合格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优秀工程师,本文对此展开了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主要从卓越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质量评价等层面来展开探讨,以此来实现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11-01

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各高校纷纷开展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随着国家大批学科的发展,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关于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等渐受追捧,高水平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尤其是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逐渐迈入学者们研究的视野,学者们也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1]。

一、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一般以船海工程领域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船海创新理念较强、船海专业基础理论深厚、船海创新实践意识较强的专业性船海人才,坚持立足地方特色,适当整合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优质资源,实现船海行业间的协作,构建创新型、专业型、技术型船海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实现由知识传授到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使其能够适应我国船海行业的发展需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掌握足够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船海工程领域成为卓越的工程师。“为更好的培养优秀合格的工程师,我们要不断进行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研究。”[2]

二、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内容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培养内容集中在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层面上,知识结构要求这一专业的人才需要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能够系统的掌握船海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科前沿技术知识。

下表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所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所需学习的课程。

目前,结合多所大学的课程设置而言,大多数课程基本都设有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三大类。每个大类的课程中都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以上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船舶理论与实践方法,具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相关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确定方案,解决基本问题,从而能够较好的实施与解决船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成为一名卓越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的卓越工程师。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人才基本能力结构体系主要包括较强的计算机能力、外语语言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协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又包括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和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两大类。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为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专业的学生提供开放实验室(如我校的海建厂),开展针对培养学生的实训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一般选择在工程现场实习,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先进理念与先进设备,进行毕业设计等工作,培养学生对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的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毕业设计的实现与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式

一般而言,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包括学制的设置,与校外企业的协作办学等方面。

(一)培养规模与培养学制

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的数量一般都是根据具体学校的不同而培养不同数量的工程师。大致来讲,一届学生的数量为每所学校每届200-300人之间。

培养学制方面,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专业的本科阶段的学制为4年,硕士阶段的学制为2-3年,学生来源方式多元化。

(二)校企协作联合培养

一般而言,培养校企合作式的人才需要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协作办学,学校会定期举办校内学术交流讲座帮助学生们学习实践教学经验。学校也需与企业签订协作式订单,保证未来卓越型人才有实习基地。同时还需要高校间实现校校互动,实现“高校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3]。

四、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质量评价

人才的培养需要学习过程的严密监控,校内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的质量控制包括任课教师的岗前培训,也包括教材选用审议制度。当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教学过程的质量评价,也要坚持实践环节的检查制度,严格把控教学质量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也要定期组建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制定专业的学习质量评判体系,学期中与学期末各对教学质量做一次测评,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最优化。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任慧龙,冯国庆.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

[2]孙玉山,李岳明,张国成.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1).

[3]船舶类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研究与进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0).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