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气的制备及喷泉实验的改进研究

2016-12-12陈宜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长沙410000

低碳世界 2016年32期
关键词:胶管烧瓶锥形瓶

陈宜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长沙410000)

氨气的制备及喷泉实验的改进研究

陈宜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长沙410000)

当前进行的氨气制备和喷泉试验,使用的均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但这种传统方法存在很多缺陷,难以达到最佳试验效果。因此,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对氨气的制备和喷泉实验,实施必要的改进措施。

氨气;制备;喷泉试验;改进

1 引言

在学习氨气知识的过程中,喷泉实验是一项融物理和化学性质验证于一体的试验,能够生动形象地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及其水溶液呈碱性等性质,因而也成为该部分的学习乐趣之一。但实际的实验过程,存在操作不便、气体不易收集、仪器组装困难等问题,因而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试验效率。

2 氨气的制备及喷泉实验

2.1 现行氨气实验室制法

在化学实验室进行氨气制取实验时,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室制法,是采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固体混合加热,从而制备得到氨气。但是经过实际操作发现,使用该装置所制得的氨气湿度较大,不利于氨气喷泉实验,且多余氨气还容易逸散,从而污染大气环境,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2.2 氨气的制备及喷泉实验现状

(1)氨气不可以久放,必须随用随制,明显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拔掉橡胶塞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气体泄漏,影响实验效果,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甚至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2)由于喷泉实验需要事先进行氨气的收集和待用,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准备工作,如果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却未必能够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3 氨气的制备及喷泉实验的改进

为了加强我们学生的课堂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际的学习效益,可以对氨气制备和喷泉实验进行以下改进。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1)仪器:反口塞(19#)、圆底烧瓶(19#,250mL)、长针头(16#,内径1.25~,长25cm)、橡胶管、止水夹、一次性注射器(2mL)。

(2)试剂:氨气、酚酞。

3.2 改进实验操作要点

3.2.1 操作改进

(1)将圆底烧瓶、橡胶塞、尖嘴管、导气管、三通活塞及胶头滴管连接,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锥形瓶中依次加人适量固体NaOH和浓氨水,迅速将步骤1中连好的装置与锥形瓶连接,调节三通活塞,使锥形瓶与圆底烧瓶气流相通。锥形瓶中固体NaOH溶于水放热,使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减小,而且溶于水的NaOH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体系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会破坏氨水的电离平衡,从而使氨气逸出至圆底烧瓶中;

(3)待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圆底烧瓶收集足量氨气后,调节三通活塞,使锥形瓶与大气相通;

(4)轻轻挤压胶头滴管,使滴有酚酞的水进入烧瓶,瓶中氨气迅速溶于水,烧瓶内压强骤减,尖嘴管将锥形瓶中溶液倒吸入烧瓶,从而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

3.2.2 装置改进

(1)氨气制备。将预先准备好的1g氯化铵和1.5g氢氧化钙固体药品,放置于研钵中进行充分的研磨混匀,然后将其装入试管,使用一小团脱脂棉,放在试管口处,再用1号胶塞将试管口塞紧。另取盛有1/3体积水的250mL支管圆底烧瓶,使用带胶塞的试管,将其插入支管圆底烧瓶中,最后在支管上套一个约25cm长度的胶管2,即可进行氨气的水浴加热制取试验。

图1 改进的氨气制备装置

(2)喷泉实验。采用250mL的短颈烧瓶,配以合适的玻璃导管与5mL注射器的胶塞,导管的下端应当连有胶管3。在收集氨气的过程中,使用短玻管将胶管1和胶管3连通起来,等到烧瓶中充满氨气时,再将胶管1、3分开,并将胶管1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以吸收多余氨气,同时用止水夹将胶管3夹住,迅速将带有玻管和注射器的胶塞,塞紧瓶口。做喷泉实验中,打开止水夹,然后由注射器向烧瓶中射入约1mL的水。由于氨气在水中溶解度极大,烧瓶内的压强会骤减,水就会被倒吸入烧瓶中,从而形成喷泉现象。

图2 改进的喷泉实验装置

3.3 实验步骤

(1)长针头的准备:将一段20cm长的橡胶管套在长针头的底座上待用。

(2)制取氨气:提前制取5烧瓶氨气,用反口塞塞紧瓶口,待用。

(3)具体操作:取一烧瓶氨气,将长针头直接扎人反口塞中,同时将针头上端调节到合适高度;然后,再用装有1mL左右水的注射器向圆底烧瓶内注水,引发喷泉实验。可以出现强劲的喷射效果,最终烧瓶中几乎完全充满水。

(4)后续跟踪实验:每隔一周取一烧瓶氨气用上述方法进行喷泉实验,发现氨气放置4周后,喷泉效果仍然十分强劲。若采用磨口的烧瓶或者配套的盐水瓶密封效果会更好,气体保存时间可以更长。

4 氨气的制备及喷泉实验改进的意义

4.1 密封效果好,实用性强

气体收集完毕直接用反口塞密封,密封性能好。氨气可以一次性制好,随用随拿,从而为学生减少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演示时,氨气不会溢出造成环境污染,因而能够避免氨气溢出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4.2 喷泉时间可控,学习效果更好

原有实验装置中玻璃导管内径大,喷泉瞬间引发,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往往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实验就已经结束了。而采用本装置,喷泉时间可延长至90s之久,因而我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喷泉现象进行观察,从而保证实验效果,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益。

4.3 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

本装置无需打孔,实验过程简单,对操作者要求不高,所以也适用于我们学生开展分组实验;还可以根据具体实验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瓶子和长针头来进行各种常规和微型实验。该装置还可用于氯化氢、二氧化硫等负压喷泉实验。

5 结语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真正将氨气制备与喷泉试验合二为一,具有良好的连贯性,且该实验装置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较少,安装和操作也相对简便安全,实验现象明显,能够有效节省实验的准备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实验操作效率,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1]李金达,董灵涛.氨气的制备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6(7):46~47.

[2]曹圆媛,仲兆平,张 波,等.尿素溶液热解制取氨气特性研究[J].环境工程,2014,32(7):91~95.

[3]王用心,王会珍,李玉萍.制备氨气实验装置的改进创新[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6(3):71.

G634.8

A

2095-2066(2016)32-0257-02

2016-10-18

猜你喜欢

胶管烧瓶锥形瓶
振动环境下液压胶管疲劳寿命分析
振动环境下液压胶管疲劳寿命分析
利用“手持技术”和“注射器-锥形瓶”装置探究酶的作用特点
隔空灭火
检验蜡烛燃烧产物实验的新方法*—锥形瓶法
钢化玻璃的来历
水重新沸腾实验的改进
再次离心血清分离胶管对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
神奇的“魔术”实验
烧瓶中的“神奇”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