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中重言词效果赏析

2016-12-09胡兴国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醉翁词牌萧萧

胡兴国

【摘 要】

阅读古典诗词曲时,我们经常遇见重言词。2007年天津卷的诗歌鉴赏就考察了重言词的效果:“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本文从重言词描绘对象以及情感角度,归纳一下诗词中重言词效果赏析。

【关键词】

重言词 效果 赏析

重言词是指通过音节重叠形成的复音词。现代汉语称之为“叠音词”,它包括“叠词”和“叠字”两种形式。从重言词描绘对象的内容分析,其主要用法有三种:

一、描绘形貌

⒈《醉翁操》:“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2015年北京卷)

⒉《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2014年湖南卷)

3.《九日和韩魏公》:“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2013年四川卷)

⒋《鹧鸪天》:“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2013年广东卷)

⒌《钓船归》:“溶溶漾漾白鸥飞。”(2013年湖南卷)

⒍《江城子》:“恨悠悠,几时休。”(2012年江西卷)

⒎《雨雪曲》:“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2010年新课标卷)

⒏《减字木兰花》:“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2010年四川卷)

⒐《点绛唇》:“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2009年湖南卷)

⒑《卜算子》:“眉眼盈盈处。”(2008年重庆卷)

二、描绘动作

⒈《镜湖女》:“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2014年上海卷)

⒉《鹊桥仙》:“相逢草草,争如休见。”(2010年湖北卷)

⒊《折桂令》:“白鸟飘飘,绿水滔滔。”(2009年重庆卷)

⒋《山坡羊》:“语喃喃,忙劫劫。”(2007年浙江卷)

三、摹拟声音

⒈《溪行逢雨与柳中庸》:“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2014年浙江卷)

⒉《题李世南画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2008年海南宁夏卷)

⒊《野夕答孙郎擢》:“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2008年四川灾区卷)

重言词备受古代文人喜爱的原因是其具有声韵优美的特点。重言词富有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这是我们鉴赏重言词的第一个角度。而这韵律又与诗词格律紧密相关,因为古人写诗(近体诗)填词要严格按照平仄要求做的。

例如:《溪行逢雨与柳中庸》的“萧萧暮雨繁”句,其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平。《九日和韩魏公》中的“萧萧华发映金罍”句,其平仄要求为:中(可平可仄)平中仄仄平平。《醉翁操》中“月明风露娟娟”这一句,其词牌平仄要求是:仄平平仄平平。《鹧鸪天》的“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句,其词牌平仄要求为: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鹊桥仙》中的“相逢草草”句,其词牌平仄要求是:中平中仄。《点绛唇》中的“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句,其词牌平仄要求为: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卜算子》的“眉眼盈盈处”句,其词牌平仄要求是:中仄平平仄。

我们发现,对于上述例句中那些可平可仄的词语,词人更多选用的是重言词,因为词在古代是用于唱的,要朗朗上口,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付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

这些话点明了诗人运用重言词描摹“物”与抒发“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描写景物、刻画形貌以及摹拟声音时,要在内心反复地斟酌与权衡,与描写的景物要一致。另一方面,要投入自己的感情,让自身的心灵与事物相互感应而产生共鸣,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因此,在赏析重言词的效果时,我们要分析其对景物描摹以及自然界声音的摹拟,看渲染了何种气氛,映衬出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的哪样情怀。这是我们鉴赏重言词的第二个角度。譬如:

《醉翁操》:“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娟娟”的意思是美好秀丽。天空明月高悬,地上晶露呈现,一派美好秀丽的晚景。耳边响起清越圆转的鸣泉飞瀑声,人为这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难以入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形容美丽茂盛的样子。“灼灼”形容鲜明光亮的样子。桃花怒放美丽鲜艳,色彩似火。用美丽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容貌的娇媚漂亮,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表达了先民对新娘的赞美,对爱情的祝福之情。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萧萧”摹拟出雨势滂沱的声响。与友人分别,黄昏时雨势繁密,营造出凄凉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镜湖女》:“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翻翻”的意思是翻上翻下。船家女容貌美丽,头顶着荷叶做成的小伞,因忙着采莲使荷叶随风舞动,烘托出船家女忙碌的氛围,突出了词人对船家女的喜爱赞美之情。

当然,在重言词中,还有一些是直抒胸臆的。如:《鹊桥仙》:“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草草”即仓促,匆忙。相见匆匆忙忙,还不如不见,又重新搅起离别的悲伤。词人直接刻画出了牛郎织女在一年仅见一面前时得失的心态,虽是匆匆,却更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惜。

《江城子》:“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悠悠”是众多的意思。别恨众多,何时才能到头?既抒发了对昔日恋人的思念之情,又痛心于青春不在,年华易逝。

《雨雪曲》:“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漫漫”,无边无际。“苍苍”,广大。乌云无边无际愁绪绵绵而起,大地广袤无垠迷失了回家的路。这一联直接抒发了戍卒思乡之情。

《九日和韩魏公》:“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萧萧”形容头发稀疏枯少的样子。诗人晚年头发稀疏,又自称“最不才”,对于以“王佐才”“帝王师”自居的苏洵来说,怀才不遇之感昭然若揭。

“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虽然历经千年,那些经过他们反复思考的出现在诗词曲中的重言词,也难以用别的字来代替的!这就是重言词的效果,这就是我们语言的魅力!

猜你喜欢

醉翁词牌萧萧
词牌里的故事
The Swimming Pig
一品红
废园
醉翁操
雨中落樱
两年三名亭,千古一醉翁
住进词牌里
多情自古伤离别
跨越千年的人鬼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