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岐禅宗推动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6-12-08周欣娟�オ�

山东青年 2016年9期
关键词:萍乡文化产业

周欣娟+�オ�

摘要:文章阐述了江西省萍乡境内杨岐禅宗的历史渊源、禅法内涵及杨岐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杨岐禅宗对萍乡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并从创新思路、挖掘内涵,加快推进禅宗旅游文化的发展;依托载体、整合资源,注重景观区域文化产业布局;建立机制、协调配合,有效促进禅宗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杨岐禅宗推动萍乡旅游文化产业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杨岐禅宗;萍乡;文化产业

1.杨岐禅宗的历史渊源、禅法内涵与文化旅游现状

1.1杨岐禅宗的历史及影响

创建于盛唐时期的杨岐普通寺是我国佛教五家七宗之一临济宗法支派杨岐禅宗的祖庭。它是由杨岐佛教的开山鼻祖、荷泽神会的弟子乘广禅师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创立,后江西马祖道一的弟子甄叔禅师得嗣其法,在唐大历年间(公元766—779),扩大规模,新建法堂和僧舍,祠庙规模初步定型。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高僧临济石霜楚圆的弟子方会(公元996—1049)住持杨岐古寺,他接引学人,因机善诱,提纲挈领,上秉佛祖心宗,中承历代祖师道统,举唱一家宗乘,形成了五家七宗之一的临济宗一大流派——“禅宗杨岐派”,并将临济禅宗文化发展至巅峰,与慧南所创“禅宗黄龙派”并称“临济二派”。到南宋,杨岐派几经繁衍,发展势头旺盛,形成包举之势,成为临济宗派主流。杨岐禅法在历经宋、元、明、清后,法流繁衔,影响广阔,跨出国门,流播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国,这其中以对日本的传播和影响最大。

杨岐普通寺青山环绕,古柏参天,古塔巍立,韵味独特,寺内存有珍贵的唐碑、唐塔等人文景观,如唐代篆刻家刘申锡篆额的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刘禹锡撰写的《唐故袁州萍乡县杨岐山禅师广公碑文》和唐代僧人至闲纂,元函书,琅瑘王周古篆额的《大唐袁州萍乡县杨岐山甄叔大师塔铭并序》等墓碑,有着较大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1.2杨岐禅宗的禅法内涵

禅宗其宗旨为“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以“不离世间,明心见性”的修行理念和庄子道家哲学思想相互融合,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杨岐禅宗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精髓。

杨岐禅法主张万法之本即心,认为云云众生都具有一定的佛性,此佛性为人的自性和自心,当人在寻求解脱,想落地成佛时,只要体认到内在的自性和自心,不需要寻求外界的帮助即可。禅宗这种见性成佛的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杨岐禅宗思想向社会各个阶层的传播与发展,使其成为一千多年来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杨岐禅法提倡虚怀坦荡、平实无华的思想,不以奇异的言行显示玄微,不以峻烈的手段棒喝行施,以平实无华行道传教。杨岐禅法在接化学人方面,灵活自然、随机施教,善于诱导,把握时机步步启发,无不体现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原则。杨岐禅法倡导众法平等原则,不赞成禅宗各派其本法高于其他法门之说,其包容大度,造就了其法的除弊布新,广收各宗派之长处,形成独荣独昌,独树一帜的宗法。杨岐禅法注重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艰苦的地方做起,实干苦干,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改变你的心境和困惑。祖师方会以其平和的心态、平实的言教、平民的风貌广接善众和信士,完成了他佛法的大机大用,走出了一串平坦踏实的施法之路,使杨岐禅法的传播更广泛、更深入人心。

1.3杨岐禅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以杨岐禅宗文化为主的江西萍乡杨岐普通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杨岐风景名胜区内主要景观点。建国以来,虽有三次大的修复和重整,总体来说,杨岐作为佛教禅宗祖庭的地位和影响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强化,在国内外的影响也仅限于佛教界,禅宗旅游文化产业化开发还未形成气候。

1.3.1 各级主管部门对禅宗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机制不健全。

杨岐景区在2008年就成立了管委会,但景区内文化景观资源的管理分属宗教、文化、林业、规划、建设、环保等不同部门负责,管理单位交叉重叠,综合协调管理难度较大,机制上的不健全,加上认识上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物质轻文化的现象,造成规划管理的不到位,严重阻碍了景区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而投资不足形成的年久失修,使景区内唐寺、唐碑、唐塔、文廷式墓等历史文化遗产损坏严重,大大降低了它的观瞻价值。

1.3.2 禅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和当地民众联系不紧密,使之缺乏较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传播和教化功能有待完善和提高。

从现有情况看,普通寺在维持庙宇正常运行状况下,缺乏必要的产业活动和商业行为。在景区内,游客通常是参观寺庙中展示的一些佛教文物和佛教建筑,主要是以静态方式为主。每年寺庙除信士香客自发的“朝拜进香”外,其它类型的宗教专项旅游活动较少,佛教的法事活动开展不多,宗教文化氛围不浓,以宗教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没有进人规范化管理和开发阶段。且当地民众参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不强,使文化遗产缺乏必要的文化生态环境。究其原因是禅宗文化所带来的效应或者说寺庙的各种活动没能给当地民众带来可以看得见的实惠和利益,造成民众对文化景观资源的兴衰与保护漠不关心。

1.3.3 人类活动所带来环境的破坏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严重影响禅宗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萍乡上栗县人口密度大,是整个江西省人口密度的2.5倍,由于人类长期活动和改造,城区间煤炭资源的采挖,山林植被的破坏,造成溪流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及地面塌陷,加上周边建筑的协调和打造未跟进等,对文化景观依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历史的变迁,北宋诗人黄庭坚笔下所述,赣西大地尽是寺庙、和尚的佛教盛世虽不见了,但外来文化的侵入,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客家古村落、古民居所遗留下来的民俗民风对传统地方文化赖以依存的人文环境带来了严重冲击和渗透,也影响了其保护和发展。

2.杨岐禅宗对萍乡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2.1杨岐禅宗体现着珍贵的文化价值

纵观历史,从禅宗诸家态势的兴起,到禅宗特色的形成;从《坛经》、《古清规》的诞生,到道德化倾向的确立;从临济禅宗祖庭的振兴和禅宗派系的海外流播,到清期禅宗特点的基本完善,直到当代禅宗研究的复兴和当代价值的产生,禅宗作为中国文化特有的内涵,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文化创新看,禅宗文化它助力于创新思维的开拓,丰富着传统文化的内涵。禅宗认为真正的佛是自己的本性、本心,一切即从本心出发,以悟得自己纯真的个性为最高境界。主张即使对佛祖和佛经有膜拜之心,也不要一味的崇拜,并要有打破偶像束缚的决心和勇气。所以,无论建筑、雕塑、舞蹈、美术、音乐、戏曲、诗歌,在宗教殿堂都有大量的绘画作品和活动内容,宗教中的这些礼仪活动和物质景观,在激发文人学士开展文学创作的同时,也为其创作提供着丰富的素材。五祖弘忍传法于六祖慧能,除了伯乐的智慧和独特的眼光,也体现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勇气和创新,这正是当代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灵魂。禅宗文化打破条框枷锁,让修行趋于平谈,让信仰回归自然,体现出了创新智慧和文化价值。

2.2杨岐禅宗突显出较强的经济价值

宗教文化是经济发展深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杨岐禅宗和许多著名宗教景点一样,可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创收、旅游业发达的圣地。首先,它是临济宗法支派杨岐禅宗的祖庭,在海外,特别在日本,有着众多的受众和信徒。其次,风格各异的杨岐寺庙建筑在美化萍乡城市的同时,其禅宗思想精髓也可推动我市与国内外友好往来,提升萍乡城市的知名度。再次,杨岐禅宗思想倡导正义、公平、诚实、守信等理念,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普遍认同的社会公共基本道德价值观,对于约束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利益竞争中的道德滑坡行为,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综观国内外禅宗寺庙的分布、信徒阶层和结构,通过一些旅游专项活动,来发展禅宗文化所依附的旅游商品产业经济,带动相关第三产业的复兴,这种潜在的附有市场发展的后续经济价值,是禅宗文化产业振兴的坚实经济基础,也是禅宗文化研究和发展的基石。无论是信士以禅宗祖庭寺庙改造、重建及修复等各种捐赠所得的收入,还是开展各种专项旅游活动所得的收入,都将显示杨岐禅宗文化对萍乡经济发展的特有功效。

2.3杨岐禅宗凸显出现实的思想价值

禅宗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表现形式,其思想价值渗透于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从六祖慧能创立南禅禅宗教义,到百丈怀海再立《古清规》的禅宗教规,中国禅宗佛教正式有了自己的教规、教义,有了佛门著作与观点学说,禅宗文化思维模式影响和作用于中国哲学思想才得以充分的体现。禅宗的平等思想,要求人类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实现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禅宗“普渡众生”、“慈悲为怀”、“泽被草木”的思想,对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和社会起着一种熏陶和引导作用。禅宗崇尚素食、放生、节俭、艰苦、清净、美化环境、植树造林等独特生活方式,在增添禅宗文化威仪和神秘感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所处自然生态环境,增强了人类的环保意识。以自我解脱的内在精神为圭臬的禅宗哲学,还是众多文人学士开展创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他们与禅学名师的深度交往和对禅学的领悟,为其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思想渊源。那些具有佛教纲领性的《坛经》和《古清规》,禅宗理论政治学及良价的师友伦理学道德倾向,无不凸显出现实的思想价值,这对当今社会以德治国、规范道德、传承文化、稳定社会等方面有其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3.发展杨岐禅宗旅游文化产业的对策思考

3.1 创新思路、挖掘内涵,加快推进禅宗旅游文化的发展。

第一,强化杨岐禅宗祖庭和旅游胜地的地位,利用日、朝、越、东南亚乃至港、澳、台、欧美地区数以千计的禅宗受众,以及杨岐禅宗与国内各地寺院渊源流长、繁衍传播、相互关联和互补等宗庙关系,拓宽杨岐禅宗文化旅游业客源市场。第二,组织祖庭朝觐和佛教节庆游。在杨岐方会、甄叔、乘广等祖师诞辰日和佛祖的诞辰日、出家日、成道日等重要日子开展佛事节庆活动,使香客和游客在寻根问祖及庄重、浓郁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禅宗文化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第三,开发宗教旅游产品。通过对杨岐宗教文化内涵的挖掘,打造特色的图书、音像影视、各种与宗教关联的饰品和纪念品等旅游产品,加深对杨岐宗教的认知和直观感受,提升旅游者的精神修养。第四,开展禅宗文化学术研究和推广。通过创办刊物和举办国内和国际性的禅宗文化研讨会等活动,传播和发掘佛教文化内涵,利用学术交流和市场化运作等活动形式,策划打宽禅宗文化渠道,为禅宗文化产业经营项目招商引资创造机会,扩大我市在研究禅宗文化的知名度和权威性,树立我市在禅宗文化研究领域的主体形象地位。通过建立以禅文化为核心,以禅修、养生、休闲、度假、科普为内容的全国知名宗教文化名山,使已有的文化资源再创生机与活力。

3.2 依托载体、整合资源,注重景观区域文化产业布局。

杨岐宗教文化内涵与古村落文化、古书院文化一样,文化底蕴深厚,是现代影视剧创作的魁宝。在推广时,可利用现代仿真、模拟等技术手段和载体,将古老文化和秀丽自然风光有机融合,折射出禅宗文化对于人类教化、清净、自然崇拜、审美及哲学思想所产生的耀眼光芒,使古老文化在游客的观看、理解和感悟中得以延伸和发展。特别是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注意其保护,可设立杨岐历史遗迹保护区,以普通寺唐塔、唐碑为中心,辐射至唐柏、文廷式墓等景点,通过宏观规划,划定、建设控制地带、环境风貌协调区等景区三级保护界线,建立杨岐景区内文化景观生态保护区。加快实施杨岐景区内以319国道为旅游主通道,设立一个标准规范的旅游接待中心,建设好杨岐“天下第一洞”,湿地公园,凤鸣湖、鸳鸯湖、翠微湖等三个生长点(极),架构以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为重点的区域管理模式,打造一个三级旅游设施基地等“一轴”、“一心”、“三核”、“三区”、“三级旅游设施基地”①的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框架。

注重景区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行、游、食、住、购、娱”六大要素的大产业配套,形成功能齐全的产业链,以精品旅游开发为重点,推动宾馆、餐饮,农家乐、休闲、娱乐、购物、工艺品、农畜产品加工的配套开发,形成产业集群与优势,以此带动禅宗产业文化的发展。

3.3建立机制、协调配合,有效促进禅宗文化可持续发展。

完善旅游开发机制,把旅游经济作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一是明确发展思路,以旅游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主抓手,建设好萍乡“休闲后花园”和“湘赣边界旅游名县”发展目标,将上栗县旅游业融入萍乡市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佛界知名,萍乡一流的杨岐风景名胜旅游度假胜地。二是创新管理体制,加强业务指导和市场监管,为杨岐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采取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景区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文化事业建设,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多元化投资格局。全面协调景区各管理部门间的关系,着力解决景区“”多头管理”问题。建立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有效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设置专业导游机制,用高水平的专业讲解,来最大限度提高再访率。通过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共同开发等措施,达到有效促进禅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江西省“十三五”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江西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创意机制研究(YG 2015192 )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前言),http://wenku.baidu.com/link.

[2]叶滢,吕桦. 江西杨岐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资源保护和发展[J] .经济地理,2009(1).

[3]王朝新. 论杨岐禅宗文化对民众思想行为的影响[J] .中国宗教 ,2009(5).

[4]袁新忠,杨永俊. 杨岐宗海外流播考[J] .宜春学院学报,2013(11).

[5]邹松林. 江西萍乡杨岐山唐碑校勘[J] .南方文物,2012(4).

(作者单位:萍乡学院,江西 萍乡 337000)

猜你喜欢

萍乡文化产业
我在萍乡过春节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用音乐唱响萍乡故事——《萍乡百年原创歌曲精选》新书首发
萍乡春锣的起源和流变
近代铁路土地的征购及其实现——以萍乡铁路为例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近代萍乡煤炭资源开发中的官商关系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