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2016-12-08张波

中华建设 2016年11期
关键词:桩基础灌注桩施工现场

张波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张波

Jian zhu gong cheng shi gong zhong zhuang ji chu ji shu de ying yong

现如今,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桩基础技术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基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人身安全以及施工企业的信誉,因此对于桩基础技术的合理选择和应用就必须特别重视,发挥桩基础技术的优势特性,使其可以充分确保建筑物的稳固。据此笔者就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状入手,对桩基础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技术

1.含义和作用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施工建设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直接而密切,对于桩基础的含义描述是: 它是在承台梁的作用下,把沉入土中的若干个单桩的顶部联系起来的一种基础,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普遍。对于它的应用效果分析,它在施工中的采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岩石和土层自身的优势特性来对建筑物的重力进行分解,促进其抗压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建筑主体起到稳定加固作用,避免因为外界冲击力的作用而出现沉降、倒塌事故,也就确保了建筑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条件

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有明显效果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土建施工中都可以采用这种技术的,它在具体的应用上还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且不同桩基础技术所适用的建筑类型也不一样。对于它的运用条件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种: 首先,在工程施工中,对于地基环节施工要求较高的工程中,需要充分保证地基的稳固性和坚实性,这种工程类型中就可以采用桩基础技术;其次,建筑的用途较为特殊,对自身的承重要求较高的建筑类型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技术,例如大型仓库和厂房。但是,如果是建筑的所占面积不大且自身高度较高的工程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技术来强化地基稳定性,例如移动信号塔的建设;第三,对于地质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或者是处于地震带范围内的建筑施工,也可以采用这种施工技术,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第四,地质环境构成因素十分复杂,在施工前需要全面调查和分析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的工程类型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施工技术,这样可以减少影响因素的干扰。

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类型

1.人工挖孔桩

这种技术形式是通过人工方式来完成挖孔的,它的成桩效果非常好,而且成本较低,不会对现场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可以说是一种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都很高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它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应用,需要对已经挖好的桩地进行扩大,根据水流量的大小来决定桩孔开挖的规模大小,此外,还要在透水层中放置环形钢筋圈,同时填入混凝土。

2.静力压桩

它是在自重和桩架配置的作用下来产生对预制桩的反作用力,可以快速地把预制桩打入到土层之中。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无噪音、无振动以及操作简单的特点,而且也很方便监测人员实时检测,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不会花费较多的成本费用。

3.振动沉桩

振动成桩是借助电动机来对地基产生一个较大的垂直力,在这个垂直力的作用下,地基土层和岩层的密实度会明显增强。最终的密实效果是和振动时间相关的,振动时间越长,密实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在土建施工中应用这种桩基础技术时,首先要保证振动机位的固定稳固,并在振动作用下把桩压入到土层中,具体应用过程中要先进行轻度、小距离的锤击,然后再进行连续锤击,在状态沉入到既定的深度后停止,从其应用效果来看,它在软土、粘土以及较为松散的沙土土层中应用效果最好。

三、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某建筑工程的施工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1. 现场勘察

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全方位调查和分析,掌握现场环境的实际数据,提高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在对施工地段的孤石、陡坡以及软土层进行处理后,技术人员要结合施工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地质信息对地表、基层等条件进行勘察和分析,分析该地段的地基是否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同时也要对施工现场的温度因素进行调查,最后得到数据如表2。

表2

工程所属区域的地质土质主要是黄土状土、砂土等为主。

2.对于桩基的确定

在对桩基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地表之上的建筑荷载特点和该施工地段的底层构成形式,以人工挖孔灌注桩和冲钻孔灌注桩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设计草图,最后结合工程实际状况,按照不同区的建筑类型来确定最佳方案,在对冲钻孔灌注桩方案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实际为准进行,不能过于盲目主观,在该工程中,A区和C区建筑是主体建筑,对荷载的要求不是很高,并且这一地段属于是厚度较大的风化层,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在技术人员的分析确定下,把冲钻孔灌注桩换成人工挖孔灌注桩形式,桩的长度是在23~25m之间。

3.对桩基的调整

在得到本工程相关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后,对所采用的桩基础形式进行合理调整。首先,需要将桩径适当减小,但是不能对上层建筑的荷载能力起到较大影响;其次,人工挖孔桩的护壁材料要以自拌混凝土为主,具体的型号由C35 换为C25;最后,在开始人工挖孔桩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确保工程质量良好,减少问题的产生。

4.放线定位

桩基础的放线定位是重要环节,它可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它的施工现场放线定位工作主要是水准点定位和桩位的定位,在进行定位时需要考虑到放线作业的独立性,把它和施工作业区分开,避免其对施工作业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对水准点进行定位时,需要对每根桩按照要求进行确定,并对桩体的标高进行量测,量测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控制桩高高度。除此之外,在对桩位进行确定时,要首先确保桩基表面的平整,并在它的表面设置一个方格控制网,按照设计尺寸的大小沿着轴的方向进行逐次编号,保证打桩位置的准确无误。

四、结语

建筑项目中施工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它的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施工越来越注重功能的多样化,并且也逐渐融入了使用者的个性化要求。因此,提高建筑整体美观性和实用性就非常重要,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形式,它的使用可以大大改善建筑地基的稳固性,使建筑的整体稳固性得到保障,这在高层建筑、特大型建筑中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在对其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调查准备工作,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按照标准化的施工流程和标准进行施工指导,进而促使桩基础施工质量的良好。

(作者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猜你喜欢

桩基础灌注桩施工现场
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桩基础古今之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