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OC平台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研究

2016-12-07秦静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图书馆

关键词:MOOC平台;中国大学MOOC;图书馆;读者服务

摘要:文章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分析了国内MOOC平台开设现状,探讨了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MOOC平台课程,从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推介、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式学科服务及空间等方面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8-0118-03

1MOOC概况

近年来,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在关于MOOC研究的论文中,不乏有“MOOC浪潮”“MOOC来袭”等词语出现,可见“MOOC”在我国已经掀起研究热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主题“MOOC”为检索条件,发现国内关于MOOC的研究发文数量在成倍增长:2013年193篇、2014年1,080篇、2015年1,807篇(检索数据日期截至2015年12月15日);通过对检索结果的梳理,发现关于“MOOC”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教育学领域,在计算机及图书馆领域也均有涉及。

笔者通过对国内几家知名MOOC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果壳网MOOC学院)的浏览、使用,发现目前国内对“MOOC”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层面,更注重对实践的探索,并将这种实践付诸行动。各种MOOC平台的建设、MOOC课程数量的增加、参与MOOC课程的教师以及丰富的教学内容等,都让广大学习者真正体会到“MOOC”所带来的终身学习、随时学习、免费学习的巨大优势,对于不能进入重点高校甚至不能进入高等学府的学习者来说,MOOC平台可谓是一所“免费大学”。

MOOC的这种开放、终身、免费的学习理念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如出一辙。图书馆如何在MOOC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员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2国内MOOC平台的现状: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MOOC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加入国际MOOC平台到自主开发中文平台的过程[1]。2013年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先后与edX、Coursera等国际MOOC平台合作,推出适宜于国内本土化的MOOC平台,如: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2014年5月,网易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携手推出了“中国大学MOOC”在线教育平台,相较于国内其他几个MOOC平台而言,其参与开课的高校和课程数量均遥遥领先。截至目前已有6,989,110人在中国大学MOOC上注册学习[2]。该平台拥有来自56所国内重点高校的上百门优质课程,采用定期开课、简短视频、提交作业及和同学老师交流的全新完整的在线教学模式(见表1),让每一个有意愿提升自己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免费获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同时,当学习者完成课程学习后,还可以获得讲师的签名证书,获得认证。

通过表1可以看出开设10门以上(包括10门)课程的学校有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开课最多的是同济大学,共开设24门课程;授课教师最多的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共有72名教师参与到MOOC课程中。当然也有部分院校还未在该平台上发布MOOC课程。MOOC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充分说明了“MOOC”并不是虚拟的、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东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MOOC”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的运用将会更加广泛。表1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课程情况[3]

参与学校开课数量教师人数参与学校开课数量教师人数北京大学69重庆大学暂无课程2台湾清华大学66电子科技大学4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11西安交通大学1137北京理工大学1541西北工业大学722中国农业大学715兰州大学11南开大学14北京交通大学215天津大学暂无课程2北京科技大学16大连理工大学28北京协和医学院13东北大学暂无课程1北京中医药大学315吉林大学78中央财经大学214哈尔滨工业大学1861华北电力大学11复旦大学29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暂无课程暂无老师同济大学246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暂无课程暂无老师华东师范大学26河北师范大学110南京大学暂无课程暂无老师南京邮电大学暂无课程暂无老师东南大学311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110浙江大学1121福州大学暂无课程暂无老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南昌大学13厦门大学暂无课程暂无老师河南大学11山东大学185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暂无课程暂无老师中国海洋大学16华中农业大学暂无课程暂无老师武汉大学174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暂无课程暂无老师华中科技大学暂无课程1西南交通大学2049湖南大学34西北大学暂无课程4中南大学暂无课程暂无老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暂无课程暂无老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872第四军医大学19中山大学219金陵科技学院19华南理工大学暂无课程3四川大学1021

国内MOOC平台除了中国大学MOOC之外,还有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的“好大学在线”、MOOC导航网“果壳网MOOC学院”等。通过对这几大MOOC平台的浏览,笔者发现部分课程重复在多个平台上开课,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昭锋老师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在“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和“学堂在线”上都有开课;又如: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的“现代礼仪”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两个平台上开课。

3发挥图书馆的自身优势,利用MOOC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秦静茹:基于MOOC平台的图书馆读者服務模式研究*3.1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优势,为读者提供MOOC课程指导

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散地,有能力也有责任把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归类并提供给读者。在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背景下,图书馆可以收集整理国内外MOOC课程,将学校、开课名称、参与教师及开课时间等信息做成详细的课程表,以供学生自主选择[4]。图书馆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将MOOC平台上的资源进行归类整合,主动推送给读者。就其横向来讲,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图书馆可以分别为他们提供相关专业的MOOC课程。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将全部课程分为六大类(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管法学、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药),图书馆完全有能力针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MOOC课程。纵向而言,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需的课程内容深浅程度也不同。对于教师及博硕研究生,图书馆可以为他们提供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质专业课程,如:“学堂在线”上的外文课程;对于本科生,他们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大部分是常识性、大众性、科普性的。因此,图书馆可以为其提供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现代礼仪”“大学英语”“程序设计入门”等简单易懂的课程;对于个人,当某个读者想要学习某个学校或某个教师的课程时,图书馆可以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快速找到相关课程并提供给读者。

3.2發挥图书馆信息资源推介优势,主动定期推送MOOC课程

MOOC所提倡的理念是免费、共享、开放,这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既然MOOC平台上的课程是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就可以在整合MOOC平台资源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指导读者学习MOOC课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结合学校设置的学科专业,在“书目推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MOOC平台,向师生推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一系列MOOC课程,甚至可以将这种模式常态化,每周或隔周定期为师生推送免费课程,让师生了解图书馆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学习MOOC这种免费资源。

3.3发挥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优势,加强“信息检索”课程建设

图书馆承担着学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授课任务,为此,图书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结合MOOC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首先,MOOC的出现让授课教师更加方便地得到国内重点院校老师的指导。如:许昌学院开设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文史类和理工类)课程,担任课程主讲的教师都是图书馆咨询部的工作人员,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学习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课程,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更好地呈现给学生。其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特色及学生需求建设适合本校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翻转课堂。虽然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翻转课堂,但这种模式可以尝试。

3.4发挥图书馆学科馆员优势,嵌入式地参与MOOC课程教学

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肩负着与学校院系联系、主动推送资源的任务,图书馆可以让学科馆员嵌入MOOC课程设计,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课程提供全面的课程动态调研,帮助MOOC教学制作团队完成课程资料的检索、搜集、聚类和分析,争取成为MOOC课程教学团队的一员,为学生提供MOOC课程所需的信息资料。学科馆员除了利用本专业优势进行嵌入式教学外,还要学习信息检索方面的知识,在学生学习MOOC课程中,嵌入式地为学生讲解图书馆现有资源、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及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参与课程教学团队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等,帮助学生在翻转课堂上更好地收集资料并完成作业内容。

3.5发挥图书馆空间优势,为学生提供学习MOOC的场地和设施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文献信息知识的集散地,不仅保留着传统的服务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如:创客空间、多媒体工作站、信息共享空间等都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新服务。图书馆已经成为为读者提供专门学习MOOC课程的最佳场所,读者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设施学习MOOC课程。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安装有免费WiFi,读者还可以在图书馆内利用智能手机或Pad等随身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MOOC课程和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4结语

网易CEO丁磊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说:“我们做在线教育的目的不是赚钱。当时为什么做这个项目?我就觉得全球的教育资源是不平等的,东方和西方,城市和农村都是不平等的。我们非常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和手段,打破各种壁垒,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进行教育。”[5]这不仅仅是MOOC的宗旨,更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希望图书馆能够更好地结合MOOC探寻新的服务方式,让读者更好地享受终身学习,免费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吴锦辉.我国主要慕课(MOOC)平台对比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1):11-14.

[2]中国大学MOOC[EB/OL].[2015-12-22].http://www.icourse163.org/.

[3]中国大学MOOC:大学列表[EB/OL].[2015-12-22].http://www.icourse163.org/university/view/all.htm#/.

[4]于爱华.MOOC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21):81-85.

[5]汇聚知名高校课程的中文MOOC平台[EB/OL].[2015-12-28].http://www.icourse163.org/about/aboutus.htm#/about.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