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查新员心理压力及对策探析

2016-12-07赵晨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对策

关键词:科技查新员;心理压力;对策

摘要:文章列举了科技查新员在工作中产生的自卑、追求完美、被轻视等心理压力,详细分析了查新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并从查新员自我调节和管理机构干预两大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8-010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和科研项目数量的急剧增长,科技项目评估、验收、奖励等也大幅飙升。科技查新是科技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发展不断加快。查新课题量大幅增加,使得科技查新员(以下简称“查新员”)的工作壓力也与日俱增,部分查新员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从而影响科技查新工作质量。因此,深入分析查新员的心理压力及其产生原因,构建科学有效的防范策略和机制,对于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和科技创新事业意义重大。

1查新员心理压力

1.1自卑心理

查新工作中,多数查新员经常要面对完全陌生的学科。因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查新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认识查新项目的实质,对项目的分析和理解也存在不足,更难以对检索到的海量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和深入梳理。因此,有些查新员会不可避免地担心查新报告的质量。另外,查新委托人通常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面对专家,有些查新员会惴惴不安,担心沟通的时候被委托人嘲笑。若再遇到某些专业权威的委托人对查新报告提出质疑,查新员的自卑心理将更加强烈[1]。

1.2追求完美

在查新工作中,查新员常常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全新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制定检索策略,精选有价值的文献资源,进行比对分析,出具查新报告,难度很大。查全率和查准率是衡量和评价查新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相关研究显示,查全率与查准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查新员在通过努力提高查全率的同时,会降低查准率;在提高查准率的同时,也会降低查全率。因此,如何兼顾查全率和查准率,平衡二者的关系,常常困扰着查新员,特别是追求完美主义的查新员,总担心自己查的文献不够全面准确,导致检索次数大大增加,不仅影响查新报告的进度,也让自己心神倶疲。

1.3被轻视

一些委托人对查新员存在偏见,认为查新员不是专业领域人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项目、课题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认为查新报告是一种形式,缺少技术含量。一项针对经历过立项、评审工作的科研人员的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查新报告是科研立项、评审、评奖的依据,但是对评审结果几乎没有影响;超过20%的受访者甚至认为查新工作可有可无[2]。

2查新员心理压力产生原因

2.1工作难度大

科技查新工作是一项在理解委托项目背景要点的基础上,学习专业学科知识、明确检索策略、梳理参考文献、撰写完整规范报告的一套复杂的、跨学科的、专业的综合性工作[3]。查新员需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多领域交叉学科背景、扎实的情报检索技能和熟练的外语水平。因此,查新工作的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查新员经常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全新领域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这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其次,随着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边缘交叉学科的兴起,查新员需要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去不断理解和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新观点,这对查新员准确掌控科技信息、不断更新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最后,科技查新报告的质量要求高,查新员完成报告后,要经审核员审核,有时还可能被管理部门抽查,包括检索策略、查全率和查准率等。因此,既要保证查新报告的时效性,又要保证查新报告客观、公正、权威,对查新员来说并不容易。

2.2工作量大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各级各类项目的立项、成果鉴定数量激增,使得查新员经常超负荷工作。以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为例:2006年,全国共有43所查新站、384名专职查新员,人均查新报告29个;2008年,查新站增至57所,专职查新员人数和人均查新量较2006年分别增长了8.6%和83%[4]。科技发达省份的大学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等科技查新站,2008年的人均查新量超过100个。每一份科技查新报告通常需要浏览数百条文献摘要,精读至少十几篇文献才能完成,且检索结果需要反复比对、调整,因此查新员的工作量相对较大。

相比于各地区的情报机构和科研院所的查新部门,高校的科技查新站有其特殊性。高校的科技查新站多设立于图书馆内,由图书馆参考咨询部门兼职负责查新工作;他们在开展查新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学科服务、查收查引和文献检索教学等其他工作。因此,高校科技查新站的查新员工作强度更大一些。

2.3时间集中

查新工作是有时间限制的。在立项、鉴定等申报时间段内,查新任务非常集中[5]。有些委托人因为不熟悉有关流程和规定,经常在申报立项的前几天才委托查新;有些加急的项目甚至要求在一两天内就拿到查新报告。这种情况下,查新员通常要利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加点地同时做几个查新,压力非常大。

赵晨:科技查新员心理压力及对策探析3缓解查新员心理压力的对策

适度的压力能激发人的潜能,但压力过大会引发种种心理不适,导致工作倦怠低效。缓解查新员心理压力,确保查新工作健康发展,需要查新员自身和查新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

3.1查新员自我调节

3.1.1正确认识职业角色。科技查新是一项各方面要求较高的综合性工作,查新员应该认识到工作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但也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任何一个查新员都不可能精通各个学科。所谓“术业有专攻”,科技查新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检索为基本手段,工作的要点在于查新点的理解、检索策略的制定、相关文献的筛选以及客观的对比分析,其本质仍是信息咨询。而反映查新报告质量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只是相对指标,不能一味地追求硬性指标的提高。另外,查新报告是评价课题立项、评奖的一个参考指标,而不是决定性指标,查新员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角色。

3.1.2提高自身素质。查新员经常需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某一课题的专业背景知识,工作极富挑战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查新员除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还需要不断学习,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通过交流、讲座、培训、考察等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检索技能、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等各方面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以确保全面、准确地把握查新课题,使查新报告成为专家学者和管理部门进行科研评估时客观、全面、准确的依据。另外,查新员在具体工作中也要注意方式和技巧,查新不是简单的“你委托我来做”,良好的沟通是高质量科技查新报告的基础。大多数情况下,委托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帮助查新员在短时间内领会课题重点,这是查新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3.2管理机构积极干预

缓解查新员的心理压力,不仅需要查新员自身调节,还需要管理机构的积极干预。科技查新站的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关注查新员心理状態,采取有效措施介入干预。

3.2.1创造良好环境。舒适的办公场所和完备、先进的办公条件是查新员高效工作的必要保障,也有助于查新员缓解压力。此外,管理机构应尽量营造融洽和谐、民主宽松的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如:定期与查新员讨论工作进展,发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积极解决;查新高峰期过后,可以组织轻松的活动,使查新员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对于委托人,管理部门也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科技查新工作,让他们意识到查新员的工作压力,在尊重、理解查新员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其工作。

3.2.2构建科学管理体制。针对查新工作的特殊性,管理机构可以采用“灵活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灵活工作时间。允许查新员灵活、自主地安排工作时间,在确保查新报告按时完成的基础上,改变原有的坐班制度。二是灵活职能工作。查新员整日面对陌生学科的专业文献,工作单调枯燥,难免心生厌倦、丧失热情。若条件允许,查新员可在一段时间内轮换其他岗位的工作,开拓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以缓解查新工作带来的压力,提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三是弹性薪酬体系。事业单位员工的薪资通常较为固定,但查新工作是有偿服务,查新员的工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查新员的工作量也应该与其薪资挂钩,有利于提升查新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四是构建查新员继续教育机制。当前社会知识更新换代迅速,查新员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知识和检索专业技能,还要学习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各学科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

3.2.3职称评定激励。查新员职称评定和查新工作分属不同专业学科,不利于查新员在图书情报领域的职称评定。管理机构应当鼓励查新员从事图书情报领域研究,在课题申报和经费上给予更多支持,在发表文章时给予更多奖励。

参考文献:

[1]林瑞明.心理偏差对科技查新质量的影响[J].情报探索,2005(6):40-42.

[2]吴素坤,闫江,王超,等.科技查新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92-95.

[3]周新跃.科技查新员心理压力成因及激励策略[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1):36-40.

[4]谢新洲,夏晨曦,柯贤能.科技查新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12):9-12,36.

[5]张永梅.科技查新工作者不能承受之“重与轻”[J].情报探索,2007(4):69-70.

(编校:崔萌)第36卷第8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年8月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通过图片看内心
看美景可缓解心理压力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