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献编目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6-12-07戴斌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编目文献计量

戴斌

关键词:文献编目;文献计量;编目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选择CNKI数据库检索国内2005—2015年收录关于文献编目研究的期刊论文,从载文量、作者、期刊分布、发文机构、关键词、基金资助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定量分析,探讨我国近年来文献编目研究的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8-0088-03

文献编目在我国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在纸质信息资源为主的时代,文献编目由浅入深,由简变繁,在我国一代又一代图书馆人的研究摸索中不断深入发展。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数字信息资源对编目工作带来了重大影响,图书馆需要编目的资源类型、编目对象等都发生着变化,文献编目研究也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

1数据与方法

笔者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源,以“文献编目”为主题检索词,以2005年至2015年为检索年限,直接检索出1,072篇论文,通过导出Reworks格式的参考文献经过数据预处理后建成Excel数据库,剔除重复和不相关的文章及不属于规范性研究论文等信息后,最终得到规范性论文总数是1,034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载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期刊、发表机构、关键词等信息的分析来研究论文的产出模式及研究论文的主题分布与演进,最后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2结果与分析

2.1载文量分析

论文逐年度载文量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从图1可以看出,文献编目研究的发文数量在近十来年整体呈下滑趋势,其中2014年发文量降到了较低的53篇。

2.2作者分析

通过对发文作者的分析,能够最快地了解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学者及群体。在1,034篇文献编目研究的论文中,共有作者995位,共出现1,083次,每篇文献平均1.05个作者,说明文献编目研究多为独著。其中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的有33位(见表1),这些作者基本上都是文献编目研究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另外,只发表过1篇论文的作者所占比例较高,接近80%,说明在文献编目领域的研究整体層次较低,研究力度不够深入。

表1高产作者发文量统计

作者发文量作者发文量作者发文量王松林12郭学娟3杜芸3文榕生6王绍平3赖碧淡3顾犇5温泉3魏云松3张虹4马明慧3郁长祥3杨新宽4李黎3赵伯兴3程荣芳4宋芸芳3宋金燕3闫婷4马宏惠3丁建勤3胡小菁4朱海燕3陈锐3周卫妮4庄蕾波3苏利3艾雰4张秀兰3王雪华3邓福泉4沈水荣3 张德云4孙更新3

2.3期刊分析

从文献的来源期刊看,文献编目研究的论文来源期刊分布比较广泛,涉及的期刊种类较多,笔者不考虑期刊出版频率,只对期刊的载文量进行排名分析。1,034篇文献编目研究论文分别刊载在260种期刊上,其中发文量有10篇及以上的共有25种期刊(见表2),载文量为620篇,占总数的60%,且基本都是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其中发文量排在前10位的期刊中有一半包括《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国家图书馆学刊》《图书情报工作》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14-2015年)目录中,由此说明文献编目研究论文的质量相对较高。

2.5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反映了文章内容论述的核心,通过词频统计分析方法对检索到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能够让读者更加便捷地检索该研究领域的论文,对不同时期关键词词频的比较分析,能够较为直观地看出该研究领域发展及演化情况。笔者按关键词统计,1,034篇文献编目研究论文共出现关键词1,730个,把出现频次在10次及以上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见表4),可以看到文献编目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中,网络环境下对文献编目研究的影响也逐渐突显出来,CNMARC、MARC等文献编目的核心技术及标准规则仍然是研究者探讨的热点问题。表4高频关键词统计

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文献编目260图书编目23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5检索点11图书馆154机读目录21《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4网络信息资源11编目工作100文献著录21分类标引14文献11编目97MARC20联合编目14文献编目工作11高校图书馆72读者服务20数字图书馆14西文文献编目11书目数据50业务外包19CALIS13中文图书11网络环境50元数据18编目员13AACR210编目规则41书目数据库17图书著录13MODS10CNMARC34FRBR16文献分类13编目数据10著录32标准化16西文编目13图书馆学10质量控制31电子资源16公共图书馆12图书馆员10联机编目26编目人员15规范化12文献采访10计算机编目25规范控制15发展趋势11著录规则10RDA24国家图书馆15回溯建库11

笔者把2005—2015年文献编目研究划分成两个阶段(2005—2009年和2010—2015年),通过对这两个阶段该领域发表论文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近几年来文献编目研究主题的演变趋势(见表5)。透过表5可以看到2005—2009年阶段,在联机编目、计算机编目方面的研究比较突出,高校图书馆依然是文献编目研究的主要阵地;2010—2015年阶段,文献编目的研究在网络及数字信息资源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新的问题及演变。

2.5.1编目业务外包化。从表5不难发现,在2010—2015年度高频关键词里面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关键词“业务外包”,成了近几年来文献编目研究讨论的话题。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图书业务外包这一新型模式就被西方图书馆界采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步被我国图书馆界所引进,近几年成为我国图书馆界的一种“潮流”,在这股“潮流”的发展中,编目业务外包被广泛地应用,而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5.2编目对象多样化。相对于以往主要面对的纸质印刷型文献的编目而言,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信息资源为代表的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和其他多媒体资源等都在呈指数增长,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资源终将成为图书馆编目对象的主体。如何对这些不同载体形式、复杂多样的数字化资源进行编目、整理是文献编目研究领域长期探讨的问题。

2.5.3编目人员专业化。文献编目研究论文在2010—2015年关键词中对于参与编目工作主体编目人员的重视也是一大特点。无论文献编目技术如何发展,始终离不开编目人员,编目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读者对需求文献检索的满意度和效率。在一切技术方法都以数据商或者技术商为中心,如何整理资源和提供信息资源利用,都以数据商或者技术商的意志为转移的数字信息资源时代,越实用、越简单、越方便用户诉求,对于编目人员的要求将会更高,编目新规则、新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使得编目人员更加专业。

2.6基金资助分析

在1,034篇文献编目研究论文中,只有24篇受到了科研基金的资助,其中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有19个,占79%(见图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我国在科学研究领域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文献编目研究获得科研基金资助较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文献编目研究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也是国内文献编目研究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3结语

通过笔者的分析,可以看出2005—2015年国内文献编目研究的发展状况及问题:第一,我国图书馆文献编目研究在面对着市场经济与网络化、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逐年出現下滑的状态,这需要广大的图书馆人共同努力,推动文献编目工作在新的信息环境下获得更大的发展。第二,我国参与文献编目研究的作者近千人,但多以独立研究为主,在学术上的团队合作研究和交流甚少,以高产作者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对文献编目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文献编目研究的论文较多发布在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上,其中刊载量较多的期刊有相当部分是图书情报类的核心期刊,质量较高。第四,相对于以前高校图书馆占据了文献编目研究主阵地的状况,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对于文献编目的研究也做出了更多的贡献。第五,通过对国内文献编目研究论文高频关键词的对比及分析,发现了国内文献编目近年来出现的编目业务外包化、编目对象多样化、编目人员专业化等新的问题。第六,从论文受基金资助情况可以看到,我国文献编目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园贞,冯彩芬,郑建瑜.大学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实践和思考: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71-74,84.

[2]程焕文.文献编目:图书馆的最后专业技术领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6):6-9.

[3]张秀兰,薄丽辉,张文亮.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4):40-43,48.

[4]文榕生.文献编目的发展趋势[J].图书馆论坛,2008(6):166-169,186.

猜你喜欢

编目文献计量
浅析新时期图书馆编目工作创新
浅析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
谈新形势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变化与优化措施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国内电子商务学术研究进展分析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