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展示平台,助力学生成长

2016-12-07杨利凤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34期
关键词:精彩展示学生

杨利凤

摘 要:多少年,我们的课堂教学陷入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课堂45分钟的教学主要看教师的基本功,只要教师把知识讲透、讲精彩,讲得学生便于理解,就算完成任务了。教师是绝对的“教”者,学生是绝对的“学”者,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很难发挥,这样的课堂常常是老师很卖力讲了45分钟,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收效甚微。事实上,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还要看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新课标提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无论从课堂教学的要求出发,还是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改革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都势在必行。

关键词:展示;学生;精彩

前些年去杜郎口学习看过他们开放的课堂,笔者也有些冲动,但没敢尝试,总是不放心,唯恐成绩下滑。2012年上半年去昌乐学习,看到一个与杜郎口有点像却更高效的课堂,其管理水平的超前让我们下决心从课堂改革开始,首先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一方舞台。但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习惯和惰性使得我的课堂感觉还是换汤不换药。下半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推动下,开始一个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笔者也在从认识到尝试,从尝试到熟练中一路走过来,跌跌撞撞,成功与失败、辛苦与快乐交织。这里笔者把学生在展示平台上的精彩分享给大家:

一、通过展示平台,解决难点、易错点

这是一节关于三角形全等判定第四种方法“边边边”的课堂,对于初学者来说,三角形全等中对应关系是一个难点和易错点。课前批改导学案,发现学生对基础题证明思路还可以,出错点主要集中在对应点关系上。备课时我准备在课堂上选一个恰当的时机讲一讲。其中有一道题:如图,OA=OB,AC=BC。求证:∠AOC=∠BOC。

在展示中学生书写很规范,但在点评时,点评同学说到OC=OC应写成OC=CO,这时下面学生马上反对,这位学生立即补充说:都一样。这一下学生开始了争论,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道:“△OAC与△OBC通过沿OC翻折可以重合(即成轴对称),点O、点C没有动,所以点O与点O,点C与点C分别对应。”一句话把同学们都说明白了。接下来在另一道题中又出现了类似问题,这一次是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与△CDA的对应关系,许多学生容易搞错。在学生的争论中,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这两个三角形不是沿对角线AC翻折可以重合,而是通过绕对角线AC中点旋转180度才可以重合的(即成中心对称),因此它的对应关系恰好是点A对应点C,点B对应点D,所以边AB=CD,AD=CB,AC=CA。这时班长又站起来把这两道题对比着讲了对应点的确定方法。一个学生易错的难题在学生的争论和辩解中得到解决,相信学生这时的理解比老师讲解几遍都要清楚,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的兴趣、自信心都会得到培养。设想这些问题都让老师来讲,效果未必好,还让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变得索然无味。

二、通过展示平台,思维得到发展

有这样一道找规律的题目,原文如下:根据如图所示的三个图所表示的规律依次下去,第n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

A.3n B.3n(n+1) C.6n D.6n(n+1)

下面是这道题课堂上展示和补充同学的解答记录:

学生:由第1个图得到6个平行四边形(3+2+1),(说明:这里数平行四边形同查线段的方法),把n=1代入A、B、C、D,显然A、D错。由第2个图得到18个平行四边形(6+6+3+2+1),这样把n=2代入B、C,得C错。故选B。学生给出的方法,恰巧是针对选择题的一种好的做法。

学生2:用数线段方法来做:

如图1,横有6条纵有1条合起来,

如图2,横有6条纵有3条合起来,

如图1,横有6条纵有6条合起来,

……

由此可见,课堂上封住自己的嘴少说一点,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学生的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开阔、多元、敏捷。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不仅看到学生对数学知识以及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智慧得到发展。

三、给学生一个平台,助力学生成长

数学课上的展示点评环节,一般都是由成绩较好的同学来完成,主要起引领带头作用。一位刚转来的同学,第一次段考数学才考了70分,成绩很不理想,组里发言很少能轮上他,他也很少主动找我问问题或反映自己学习情况。

有一天数学课上,该同学所在小组的组长向我请示:“老师,我们组这道题还是葛同学教我们的,这次可以让他上去讲吗?”我说:“当然可以,任何愿意上台的同学都可以去讲。”出乎全班同学意料的是,葛同学不仅把这道题讲得很清楚,且语言精练、口齿清晰,刚讲完我就带头鼓掌。从此以后,葛同学开始慢慢亲近我并经常问问题了,我也抓住机会就鼓励他。就这样,葛同学学习开始进步,对学习更充满了信心,在年级第三次段考中,他数学考了98分。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动脑,并适时抓住时机,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去讲解,去展示自己,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总之,多给学生展示平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我、释放自我,学生才会认真学、主动学,才会真正进入乐学境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得学生在数学表达、逻辑思维、自主学习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尽快成长吧!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中学)

猜你喜欢

精彩展示学生
学生写话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