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省政协十一届十九次常委会议闭幕会上的总结讲话(摘要)(2016年10月25日)

2016-12-06卢晓光

乡音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议政协商委员

卢晓光

在省政协十一届十九次常委会议闭幕会上的总结讲话(摘要)(2016年10月25日)

卢晓光

本次常委会议围绕“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这一中心议题协商议政,会议时间短、分量重、收获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现:

一、在选题上体现常委会议协商议政的“好眼力”和“领导力”

此次常委会是在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唐山视察时的讲话精神之际,我省全面落实国家“水十条”和省“水五十条”、开展水污染防治百日会战之时召开的。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事关我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贴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今年1月份,省政协党组会将“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作为党组工作要点,并经主席会议确定为省政协1号提案以来,在将近九个月的时间里,省政协常委会紧紧围绕这一重点课题,积极组织常委和各参加单位进行座谈、协商、听汇报、培训、调查研究和视察督办。形成了独具政协特色的协商议政的“大合唱”。这正是省政协围绕“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这样一个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优质协商话题,综合运用政协职能履职尽责的具体体现。从中体现了政协常委会的协商议政越来越务实深入,也体现了常委会议把握大局议大事的大局观和领导力。

二、在过程上体现常委会议协商议政的“组织力”和“创造力”

俞正声主席强调,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而是协商交流的重要平台。省政协着力打造的常委会议就是一个协商议政性的重要平台。如何使这个平台搭建得更好?我认为,关键在于会外的常年“练功”。志方主席多次强调,要在工作方法上创新。我体会“功夫在会外”就是创新政协工作方法的一种全新探索。

卢晓光

一是广泛动员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本次常委会的前期筹备,除按常规举行各参加单位的动员会以外。8月份,人资环委还专门举办专题培训工作会,邀请了4位专家就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城市应急供水、水十条、南水北调综合利用等内容进行培训。全省政协系统人资环委和部分委员及相关单位的近60人参加培训。为委员及政协机关工作人员更好地知河北之水情、明河北之水政搭建了平台,效果良好。

二是调研建议与提案督办相结合。为解好“水”这道发展的难题,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市政协都组织了强有力的阵容,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些常委、委员从不同的角度也提交了发言材料。就1号提案督办,省政协主席、副主席亲自带队、5次调研,走基层、商“水”事儿,提出督办意见;特别是志方主席深入工地看现场、走进水厂查流程、座谈会上谈建议,督办活动声势大、力度强、成效好。政协有关专委会围绕“农村水污染治理、滹沱河流域综合治理、城市水源地保护、地下水超采治理”等相关课题就组织了多次专题调研,提出了“治污先行”等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认真听取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专门把“滹沱河干流综合治理”资金进行调整,增加了先期治污资金比例。《人民政协报》刊发通讯《为了“太阳照在滹沱河上”》。

三是单兵深入和集团协同相结合。“水”事儿,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为搞好调研和1号提案督办,省政协一是抓重点课题和重点专家学者对接,协商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专业领域研究。二是打破以往专委会各自为战的传统,集中力量、协同作战,人资环委和提案委、农委联手行动,组织省政协委员、省各民主党派成员和全国政协委员联合调研,既充分汇集了各个方面的聪明才智,又丰富了各自专委会的工作内容,真正使政协履职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过程,成为用足用好政协话语权的过程。

由此可见,政协工作的创新不是仅仅停留在一句口号上,而是需要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只有不断创新,人民政协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

三、在质量上体现常委会议协商议政的“真功力”和“参与力”

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本次常委会收到稿件92篇。内容涉及水法体系建设、水资源保护战略、水资源综合利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湿地修复及开发、城市供水应急体系建设、农村水污染治理、近岸海水污染防治等十几个方面。这些调研成果,为我们成功举办这次常委会议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提交的发言材料,篇篇体现出深入的思考,有强烈的现实问题指向,还有很好的学术水平,更有工作经验的铺垫并与实际工作结合,无不丰富了我们的思路、引起了我们的共鸣,令人耳目一新。从中体现了政协队伍的确是人才荟萃,也体现了政协常委们参政议政的深厚功力。

委员们认真听会

就“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进行协商议政,就省政协而言,不仅仅是召开一次省政协常委会议就偃旗息鼓。本次会后,按照志方主席在第50次主席会议上的要求,一是要将常委、委员的意见建议整理后形成建议案报送省委、省政府供决策参考,并就后期省领导对建议案的批示及落实情况进行追踪督办,通过不同类型的专题协商会议,协商座谈,推动成果落实。二是通过电视报道、制作委员访谈专题片等搞一次电视议政。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一方面扩大政协的影响,另一方面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也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同时说明,政协在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中能够有所作为而且能够大有可为。

从会外深入充分的调查研究到常委会取得圆满成功,到搭建广聚共识汇聚力量的平台来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如下四点共识:

一是用统筹协同的系统思维推进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新形势下推进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必须树立统筹协同的系统思维和大局观念。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可见,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绝不仅仅是一两个部门的责任,形成公众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二是要以制度和法制确保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在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这一系统工程中,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一些地方之所以在水环境上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备有关。因此,必须将其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水环境保护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只有严格执法、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水环境才能得到有力保护。环保执法“必须更硬,还要越来越硬”。

三是必须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上狠下功夫。总书记视察唐山时做出了“四个加快”“六个扎实”的重要指示,强调要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深入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这不仅是对我省目前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警示,也是告诫我们生态建设必须加大力度,锲而不舍。同时,严格落实新环保法,统筹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强化源头防范,实现标本兼治。

四是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提升涉水管理能力。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上,要有鲜明的河北特色。既强调制度的约束规制作用,也要综合利用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形成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利益导向;既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差别化探索,又着重选择一批水环境建设示范地区开展综合改革试点,上下结合、分步推进。同时,加大改革力度,搞好顶层设计,推动在京津冀区域内建立健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有一副楹联这样写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生动道出了人与自然唇齿相依、息息相通的关系。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水对于人类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污之难复。因此,在我省爬坡过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政协只有在履职中立意高、眼界宽、视线远、观点准,突破难题,努力作为,才能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议政协商委员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街道议政会:基层创新续接民意
民主议政会职工说了算
上虞区:推行街道议政会制度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