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制性国家标准现状分析与研究

2016-12-06陈银龙赵华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现行强制性国际标准

陈银龙 赵华(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强制性国家标准现状分析与研究

陈银龙赵华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从标准发布时间、类别和采标三个方面统计和分析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特点,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剖析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为深化标准化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时间标准类别采标

1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准化法》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具有法律属性。

依托于国家标准数据库和江苏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本文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做了梳理、统计和分析。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共有4940项1)。为研究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水平及标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从发布时间、类别和采标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2 标准发布时间

标准发布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标准制修订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发展状态,依据标准发布时间段进行统计,能洞悉标准发布的整体趋势和标准动态发展过程。

按照发布时间段对强制性国家标准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强制性标准按发布时间段和标准状态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强制性国家标准数量统计表

①下文所提到的我国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统计数据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

从表1可以看出:

(1)20世纪80年代强制性国家标准数量最多。标准的制修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各个层次的政府行为和商业活动的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逐步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随着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原有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亟须制定一批标准来实现经济活动中的规范作用。

(2)强制性国家标准数量与年代具有相关性。呈现出现行有效标准年代越新数量越多,作废标准年代越久数量越多的整体趋势。标准制定实施后,制定标准的相关部门会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年代越久的标准往往适用性越差,被废止或者被代替的标准就越多。制定过去没有而现在需要的标准或者对不能满足需要、不适应发展的标准进行修订,总体上会呈现出年代越新,现行有效标准的数量越多。

2.1作废强制性国家标准

表1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出现作废标准最多的态势,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

(1)因为20世纪80年代标准制定得比较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因此不断被废止或被代替。

(2)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标准的强制性判定依据与目前的不一致,90年代中期,我国对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梳理,部分强制性国家标准转为推荐性国家标准。随着标准更新替代,老标准呈现出不断废止和被代替的趋势。

2.2现行有效强制性国家标准

将现行有效强制性国家标准4940项按照年代分段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现行有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年度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

(1)2014年—2015年发布仍现行有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数量最多。5年间发布仍现行有效的标准2091项,占比近42.33%,2005年─2014年发布仍现行有效的标准占75.73%,其制定结合了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及其水平,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更强。但仍有1199项现行有效标准是2005年前制定的,需要结合社会的发展,顺应市场的需求,及时对其进行复审修订。

(2)现行有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数量相对比较稳定。近年来,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有计划进行编制,加强标准管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稳步推进,每年制定的标准数量相对比较稳定。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明确,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范围将严格控制。

3 标准类别

强制性国家标准类别主要集中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领域。

3.1强制性国家标准各类别总体分布

我国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4940项,按照标准的类别进行统计,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集中在:

·C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1087项;

·P 工程建设767项;

·X 食品类435项。

这一数量分布与我国标准化法规定的药品、食品和工程建设等类别基本一致。

3.2典型领域研究

结合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选择工程建设标准(P 土木、建筑类)、食品添加剂标准(C54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卫生类和X40/49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类),分析研究这两类标准的制修订数量与时间的关联性。

(1)工程建设类标准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下,我国政府为了抗危机、保增长,于2008年底提出了“四万亿计划”, “四万亿计划”提出后,涉及工程建设类的标准出现了大幅增长,满足保障性工程和基础性建设的需求。

如图1所示,现行的767条工程建设类强制性国家标准,自2010年开始大幅增加,2010年─2014年工程建设类制修订标准的数量分别是111项、79项、69项、99项、96项,占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建设类制修订标准总量的59.2%。标准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热点。

图1 工程建设类标准统计图

(2)食品添加剂类标准

2005年以来,由于一些企业违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爆发,使食品添加剂成为消费者最为担忧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2011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添加剂安全事件,再次把食品安全问题推到风口浪尖。因此,为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食品添加剂等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数量迅速增多。

如图2所示,现行的357项食品添加剂类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其制修订数量自2005年以后逐渐增多,特别是2010年和2012年,分别达到87项和100项,标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与政府不断强化以技术标准作为重要的监管手段和依据的思路相一致。

图2 食品添加剂类标准统计图

通过对工程建设类和食品添加剂类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建设的热点和社会民众的关注点(因标准制定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从预研立项到标准最后出版实施有一定的周期,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首先就要遵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顺应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符合广大社会公众的关注点,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做好技术保障。

4 采标情况

采标是指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经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标准并贯彻实施。采标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所采用的标准是贸易谈判的技术依据。

4.1强制性国家标准采标

我国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中采标数量1438项,占标准总量4940项的近1/3。对提升我国整体标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和障碍,加快我国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起着重要的作用。

4.2被采用标准

根据被采用标准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如表3所示。

表3 被采用标准的数量表

国际标准组织发布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表3中,我国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中54%采用了国际标准组织发布的标准,国际标准集合了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力量和生产力,对提高我国标准化水平做出了贡献。同时,国际标准是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采用国际标准作为制定我国技术标准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际贸易中不必要的障碍,同时成为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技术通道。

4.3采标的类别

按照标准的类别统计采标的数量,统计出 K类电工和C类医药、卫生、劳动保护的采标数量最多。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K类和C类标准数量较多。K类和C类标准的数量比较多,采标的数量相应也比较大。

(2)电工和医药卫生领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方向。国家标准委关于我国工业行业采标重点领域的说明中指出,把电子元器件和发电、输电、配电用电气设备工业作为工业行业采标重点领域。另外,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是我国重点发展方向,在发展中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扩大国外市场,不断与国际接轨,采标的数量相对比较大。

(3)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IEC标准的权威性是世界公认的。所以我国采用电工领域标准的数量最多。

4.4采标比率

各类标准中采标的数量与该类标准的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反映该领域的总体标准水平和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根据统计,采标比率最高的是K类电工、E类石油,分别为81.4%和60.9%,其主要原因是:被作为采标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国际接轨,并制定了相应的采标计划,得到国家及其相关组织的重视。

电工类标准:在国家标准委指导下,中国电器协会组织编制了电器工业 《“十一五”后三年采标计划》,解决采用国际标准滞后问题,紧跟国际标准化发展动态,增加相关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力度,所以无论从标准的数量还是采标的比率上,电工类标准都是最多的。

石油类标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相继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实现建立跨国石油公司的发展目标,石油企业迈进国际市场。同时油标委制定的《2003~2005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采标”计划》《2003~2005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中英文“双语版”计划》,贯彻全国采标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石油工业国际标准化战略,采标的比率比较大。

5  结语

通过发布时间、类别和采标等方面分析,强制性国家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1)标准制修订工作基本稳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面临标准不适应社会发展、技术缺失的局面。我国一方面加速废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标准,另一方面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通过多年“双管齐下”的努力,目前标准的甄别和成批废止工作已基本结束,近年来标准制修订工作也进入稳步推进期。

(2)标准的制修订类别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现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集中在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工程建设、食品等领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3)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大量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特别是国际标准组织发布的标准,作为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为加快我国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与国际标准、国外主要先进工业国家标准的对应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在制修订、实施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发布时间、类别和采标等方面所呈现的规律、特点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密切相关,有效支撑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1]国务院. 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Z].

[2]国家技术监督局调整强制性国家标准范围[J].技术监督实用技术,1994,(01):12.

[3]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会议纪要[C]. 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次主任委员办公会,2002.

Mandatory National Standards Present Condition Analysis

Chen Yinlong, Zhao Hua
( Jiangsu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datory national standards in terms of the standard release time, standard category, and the adoption of standards. It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andatory national standards.

mandatory national standard, standard release time, standard category, adoption of standards

猜你喜欢

现行强制性国际标准
抓现行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浅谈我国现行的房产税
被抓了现行
我国参与编制多项光伏逆变器国际标准
我国专家制定首项缓释肥料国际标准
我国将实施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
首批强制性气象国家标准发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2015年将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
TBT通报强制性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