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俗语中的文化特征

2016-12-06任艳霞芮小燕

长江丛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俗语丈夫妻子

任艳霞 芮小燕

试谈俗语中的文化特征

任艳霞 芮小燕

在我们的语言里,有一种常见的语言形式,在人们的口语中经常出现,就是俗语。俗语在百度百科里是这样定义的: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有些俗语是群众原创的,但也有一些俗语来自书面作品中,经过群众的大量使用,逐渐演变成了俗语。

试谈 俗语 文化特征

俗语用很少的文字反映丰富的信息,言简意赅是它的最大特点。俗语的使用面非常广,应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俗语的存在,因此俗语也会体现出一些地方色彩。

一、俗语的地方化特征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信息,这信息就是民族文化积淀。”而俗语的特征在某些方面就体现了民族性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等。以下以汉民族为例,说一说俗语的地方化特征。

(一)汉民族的侧重于表象的思维模式通过俗语表现出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的,他们习惯于以感性而直观的方式去体会领悟天地人的联系。因此,纵观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稍显薄弱的。而这种思维模式在俗语中有所体现,流传下来的俗语都有一种强调“形式的完整、语义的形象”。

汉民族的俗语,在语法结构上显得比较完整。比如“识时务者为俊杰也”,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再比如“白天不做亏心事,晚上不怕鬼敲门”,这个俗语完全就是一个复句的形式。

不仅如此,形象性在俗语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汉民族在使用俗语的时候,通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是来源于历史的俗语,使用了借代的手法;再比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使用了对偶的修辞,而“明枪”和“暗箭”还另有他意,非常形象。

(二)俗语可以表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

有些俗语的用词,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自哪个区域。比如“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显然是来自山区的俗语,而和它有同样意思的“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一下就体现的是江南水乡的俗语;再比如“心急吃不了热包子”体现了北方人的俗语,因为北方是以面食为主食的,和它有同样含义的“心急吃不了热豆汤圆”,这显然是南方的俗语,南方人爱吃年糕、汤圆等甜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来自渔民的俗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能来自山里的农民。所以从这些俗语里面,很容易就看出来非常独特的文化特征。

(三)俗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以儒家思想浸淫的汉民族,就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这在俗语上也有所体现。比如“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体现了对于钱财的喜好是正常的,但是获得钱财要走正路。再比如“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父母在,不远游”等等,都体现了汉民族人们对家的观念看得很重。

二、俗语中体现的悖论

在俗语中,表达相近意思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一些矛盾的说法,这很有意思,值得玩味。比如说有个俗语叫“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也有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但是还有一个俗语叫“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很有意思,到底人多好还是人少好?

在对待金钱的观念上,有俗语叫“钱不是万能的”,但是还有一个俗语叫“有钱能使鬼推磨”,前者表明钱的功能是有限的,后一个说钱的作用很大,甚至可以让鬼来推磨。

在对待读书方面,有俗语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表达了读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但是还有一个俗语却表达了完全相反的意思:“百无一用是书生”,又说读书无用,到底有用无用,你怎么看?

这样的悖论思想很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到底应该帮助人还是不帮人?

其实这些所谓的悖论都是在不同时候不同的情境下的观念,看上去是悖论,其实是人们在不同时候的不同想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理解。在矛盾中寻求平衡,有时也是一种智慧的处事方式,虽然,这种方式不无对生活的妥协,但也是一种达观的态度。

三、很多俗语体现了古人的性别观念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父权文化的社会,这就导致在男女两性方面有着不同的地位,男尊女卑思想在民间俗语里有着很多的体现。

就笔者搜集到的俗语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性别文化的,兹分类如下。

(一)体现男女两性差异

多少年来女性一直处于一种被歧视的地位,这也体现在很多的俗语中,在传统的观念里,男性在各方面都是优于女性的。比如说女性是“头发长见识短”,用女性头发的长作对比,反衬女性见识不够。还有一些俗语,比方说“妇人之仁”、“妇人之见”都是有些歧视女性的。

传统文化对女性的价值是轻视的,包括人们在谈到情侣关系的时候,赞美的都会说“郎才女貌”,对男性,对他们的才华,后天修炼的方面比较重视,而对女性,则重视她们作为先天遗传基因。还有一些俗语很粗俗,比如“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更加体现了对于女性的价值的贬低,男性也可以修炼的才华作为评判标准,而女性则以外貌年龄作为评判标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衡量的尺度至少应该相差无几才行。

(二)关于夫妻关系的描述

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深受父权文化的压迫,“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三个阶段中,夫妻关系是最为亲密长久,在夫妻关系上的俗语也体现了明显的特点。

中国有个词语叫“家长”,也就是在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尊长,这个一家之长通常就是丈夫。很多俗语都体现了丈夫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妻子的荣辱完全来自丈夫,“夫贵妻荣”,丈夫尊贵,妻子才荣耀,因为“自古妇人无贵贱”,只有嫁了人才能有荣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在一个家庭里,丈夫怎么对待妻子,也就决定了这个妻子的命运。

通过一些俗语我们可以得窥传统社会的真相,有些体现了妻子对丈夫的依赖关系,如“女人嫁汉,穿衣吃饭”、“女以男为家”等。

有一些俗语则体现了丈夫对待妻子的态度,因为丈夫在传统的家庭里有着尊贵的地位,他们对家庭事务有着说一不二的决定权。如果一个家里由女人说了算的话,就不正常了,“男人能做主,是猫能逮老鼠”、“牝鸡司晨,惟家之索”等俗语都体现了男人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而男人因为自己“天然”的权力,唯我独尊,不把妻子当回事,“篙枝不能当作材,妇女不能当作人”这句俗语鲜明表现了对女性的轻贱,有些男性在家,自己没什么能耐,但是总喜欢把妻子当作出气筒,有俗语曰“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打倒的媳妇,揉透的面”、“打不死的婆娘,晒不死的辣椒”,可以看出男人眼里女人的地位。

(三)其他俗语中体现出对女性的约束控制

传统中国,无论在夫妻关系中还是在其他的社会关系中,女性的地位低下是有目共睹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不仅如此,对于女性的约束和控制还是非常深重的。首先作为妻子的女性要贤惠温柔。“贤妻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将妻子对待丈夫等同于孩子对待父亲,可以看出对女性的压迫。其次,作为妻子,要从一而终,“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再刷无好布,再嫁无好妇”。再次,女性不能识文断字,不提倡女性读书,“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妇人识字多晦淫”,这就是在精神上奴役了女性,让其不能启蒙。

俗语从某一个方面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在民间,从口口相传的俗语上,往往可以看出古代社会中,父权制度下,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尤其可以看出来,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因此,对于俗语的研究,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特征。

[1]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2]徐宗才,应俊玲.俗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江苏旅游俗语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14SJD683)。

猜你喜欢

俗语丈夫妻子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与人名有关的英语俗语
客家俗语巧诵读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数字俗语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妻子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