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云南民歌引入云南省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016-12-06王东玲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民歌云南省语感

王东玲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将云南民歌引入云南省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王东玲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云南民族众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本省地域优势,将民族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云南省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云南民歌作为辅助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展现云南风俗文化,培养学生语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听说能力。

云南民歌;云南省对外汉语;可行性

刘珣(2000)在《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指出:“语言教学必然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内容,也必须包括一定的文化因素的教学,但文化因素的教学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1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汉语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博大的历史文化精神,所以对汉语教学的研究也不能抛开文化而只谈汉语本体。

1 云南民族文化在云南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引入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占云南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以汉文化为主,各种少数民族文化为辅的文化结构造就了云南省对外汉语教学的多元文化背景。因此云南省对外汉语教学不能抛开民族文化独立发展,应结合丰富的文化资源,走具有云南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道路,展现其独特的民族魅力。

2 将云南民歌引入云南省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

2.1 歌曲对学习的积极作用

民歌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的一部分,是民间文学的一种2,是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歌曲。歌曲则是由曲调、歌词结合而成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表达的另一种方式。从心理学角度看,只有一种形式的刺激容易让人感到麻木和疲惫,反应在听力课上,学生在听完一段课文并做完练习后,由于疲惫而听力下降3。其他类型的课程也是一样的,歌曲的引入使课堂上的刺激多样化,在传统的课堂上引入歌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2.2 歌曲教学视听法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运用

第二语言教学中所采用的歌曲教学法是一种视听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被认为是刺激—反应过程,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互相联系,同时作用于感官,可以增强刺激、加快反应并加深记忆4。这种视听教学法能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较高的语言重现率能不断加深学生对输入语言的印象,培养学生形成语感。

2.3 多媒体作为民歌展示的载体

近些年,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歌曲能多角度多形式地运用于汉语教学中。通过播放MP3和带有字幕的歌曲MV,引导学生将视觉和听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入。采取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依次展现或者同时出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听力。在歌曲的文化表现方面,歌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不仅能通过歌词的内容显现出来,还能通过歌曲MV中的影像资料更加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3 将云南民歌引入云南省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3.1 云南民歌展现云南民族文化

云南民歌是云南民族文化最生动最朴实的表现方式,它通过音乐的形式将文化精髓呈现出来。民歌的题材大部分源于百姓生活,描写当地美丽风景或独特的风俗文化,记载和传承着本民族许多美好的传说和精神文明。此外,民歌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云南方言也是云南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

3.2 云南民歌能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经笔者调查发现,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兴趣,云南的民族文化也是众多留学生选择到云南学习汉语的一大重要原因。云南民歌作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体现,将其引入汉语课堂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民歌中蕴含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加之民歌曲调优美,歌词简单顺口,学生容易对歌曲以及歌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希望通过理解歌词意义进一步了解相关文化。从而,学生的这种对文化的兴趣就转变成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独特的事物带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这些事物便成了一个个意象,在民歌中也常出现这种意象5。例如《小河淌水》中出现“月亮”的意象,教师可说明月亮在中国代表的是“思乡、思情”。学生可通过民歌中的这些意象领会其中丰富的汉语文化。

其次,第二语言的学习记忆包括语言的输入、储存和输出三个过程,留学生在云南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造就了其接收语言的特殊性。笔者经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云南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云南本地人较多,很多时候周围的人使用的都是云南方言,云南民歌中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云南民族语言或云南方言,学生能从云南民歌中找到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语言相互重合交叉的地方,在优美的旋律中体会特殊的语言文化的魅力。

3.3 云南民歌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语感,锻炼听说能力

周健(2004)依据语言感知的对象把语感分为语音感、词汇感、语义感、语体感、篇章感等。语音感又分为声调感,语调感,节奏感等6。人们在做单纯的文字工作时,所使用的是左半脑,让另半脑闲置;然而与音乐配合起来,调动的则是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乐曲成为对文字的提示,记忆效率岂止加倍7。往往学生记住了歌曲的旋律,便能想起歌词内容。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能得以提高,听说能力也在不断得到锻炼。

[1] 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2014年版).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5GXKCnFJ dekhPGoCKwYG6oo7f1QatB26QjYVgMOcxZY9mOFUhIzvH3rAz oezfX1.

[3] 傅由.汉语听力课引进中文歌曲的设想与尝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6(3).

[4] 孙柯.以民族音乐为载体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语言应用研究,2013,07.

[5] 周健.论华语语感培养的原则与方法[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4.

[6] 赵方禹.将中国民歌引入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

[7] 赵方禹.将中国民歌引入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第54页.

H195

A

1672-5832(2016)01-0108-01

猜你喜欢

民歌云南省语感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