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健美操编排艺术应用与发展探析

2016-12-05周建社

运动 2016年16期
关键词:艺术性竞技规则

王 辉,周建社

(1.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12)

竞技健美操编排艺术应用与发展探析

王 辉1,周建社2

(1.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12)

国际评分规则是竞技健美操项目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技术难度和编排风格更加新颖和艺术性发展方向的纲领。本文分析了新规则完成评分下的艺术部分评分构成,并从音乐和乐感、操化内容、主体内容、空间运用5方面研究新周期竞技健美操项目成套动作编排艺术性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健美操教学、训练、竞赛提供理论依据。

新规则;竞技健美操;编排;艺术性

竞技健美操对人的身体素质、技术难度和艺术表现有较高的要求,是展示人体健、力、美的竞技项目。现在健美操的发展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实践竞赛与训练过程中,艺术编排已经作为重点进行提炼,技术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演变,真正进入新、难、美、稳的时代。作为非奥运项目健美操在我国的群众基础良好,但是竞技健美操项目并不那么顺利,与国际接轨以后国内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只有少部分人坚持从事竞技项目的训练,这也是运动训练发展的趋势,在此指导性文件“规则”开始发挥作用,致使项目的发展处于更加量化与客观,在趋于公平与公正的环境下项目的发展再次受到质疑,这同时是健美操项目发展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本研究通过对竞技健美操编排艺术应用与发展进行探析,旨在窥探项目发展的新周期会如何变化、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1 竞技健美操编排艺术的发展

健美操一直以健、力、美的完美结合为追求目标而不断发展和演变,而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为了这种完美的结合也在不断地变革和修订。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制胜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质量完成高分值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项目的夺金点,也是成套动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评分规则的变化是项目发展的主要原动力,难度的数量与分值是改变的明显内容,艺术评分方面同样有着导向性的变化,其实在评分的过程中难度分、完成分、艺术分汇成最后得分,艺术评分是靠难度与完成的程度进行加减分的过程。所以,无论是难度数量的改变,还是完成整体的改变,都直接体现艺术分的价值。艺术分唯一区别于难度分与完成分,就是在于具体的操化单元、空间应用、音乐诠释等,整体的发挥与表现状态等,那么难度数量与系数进行调整和艺术价值评判体系的完善则具有实际作用和意义。

2 竞技健美操编排艺术完成评分结构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健美操比赛的蓬勃开展,各国竞技水平迅速提高,竞争日趋激烈,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员除了自身应具备超强的运动能力,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同样关键。竞赛规则是竞赛发展的准绳,规则对训练、比赛和项目的推广与普及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制约作用。如表1中评分内容更加趋于标准化与规范化,可以归纳为具体的5个方面,包括音乐的选择与使用,操化的编排与应用,整体动作的流畅性与复杂性,场地与空间的应用、艺术性感觉等,在此主观打分的过程中,采用客观的评价指标能够更加提高认同度,减少误差。此版竞技健美操规则的修订,从项目发展的本身来说属于一次进步,从项目发展目前面临困境的角度讲,属于正规化发展,同时也突出了艺术性在整体成套的编排与完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艺术性的体现是难美类项目发展的趋势,更是操类项目进步的方向。

3 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艺术应用分析

3.1 音乐与乐感应用方面

音乐是健美操运动的灵魂,音乐的选择代表风格的选择,成套动作的编排一定是伴随着音乐进行才是完美的,完美的成套才能够诠释音乐的各类元素,最终形成音乐与动作融为一体。乐感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只有读懂音乐在能够创编出完美的成套动作,乐感可以靠后天努力习得。所以,乐感的好坏可以衡量以为健美操运动员的基础程度,那么在运动员选材的过程中应该加以乐感的考试与练习,这样有助于因材施教。音乐的制作与选择需要乐感的判断,进行不同程度的音乐剖析,最后形成整体布局,最后选择合适的节奏进行成套创编。所以,在制作音乐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乐段的完整性

与流畅性,以及音乐的节奏感,最终实现音乐为成套服务。乐感为音乐的选择与制作服务,成套最终诠释音乐的主题、表现的主题。

投稿日期:2016-07-17

3.2 操化内容应用方面

操化是成套动作必不可少的规定元素,也是入门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操化的复杂性与流畅性能够增加成套的观赏性。操化内容能够不同程度地控制运动强度、成套空间位移以及场地的完美应用。那么,通过手臂与腿部的不规则且快速变化相结合,能够体现高水平的身体控制能力,最终体现运动员的独特风格。操化内容的练习通常需要结合基本组合动作的练习,且完成基本轨迹的练习,操化内容应用的技术通常可以分为直线、弧线、弹动、跳跃等技术的结合,所以这些技术的使用增加了成套动作的强度与表演的惊险性效果,这一类技术的完美把握能够更充分地展现健美操效果。

3.3 主体内容应用方面

表1 2013版竞技健美操规则艺术分评判

竞技健美操的主体内容包括过渡、连接、托举、身体配合等,主要从其复杂性、多样性、创新性、流动性角度进行评定。对于成套中使用复杂的托举、过渡、连接以及身体配合很难完成,所以应该给予高度的嘉奖。对于这一部分需要一段时间系统训练积累,还需要利用体能学、生物力学、系统分析学等多学科的帮忙,才能达到身体协调、体能提高、动作快速与动力性定位、高频率的变换节奏与内容等要求。过渡动作作为竞技健美操成套的修饰部分,必须均衡的使用,不能够一味地运用过渡动作占用操化动作,也不能够滥用技巧动作作为过渡动作,成套的编排需要表现出新思想、新形式、新含意、新元素、新改进或想象力,避免拷贝与单调,因为在比赛过程中富有创意的成套能够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与教学中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培养。

3.4 空间的运用方面

空间的运用通常能够体现运动员的体能状况、身体控制能力、成套动作的协调能力等,对于现阶段的成套编排来分析,过渡链接与动力性配合都需要结合场地空间而应用,编排的操化内容属于实体展现,通常在个人项目中需要注重点的应用与移动,而在集体项目中的队形包括搭档之间的位置以及改变位置到另一个队形或保持队形的方式,或者当运动员在做操化等动作时改变位置到另一个队形的方式,需要通过点、线、面相结合才能够实现空间的变化,所以空间的应用属于简单与复杂的转换,需要依靠身体素质作为支撑,一般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行云流水般非常顺畅。因此,空间运用应该是衡量成套强度与难度的重要指标,同样是今后在艺术编排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环节,成套编排中也需要重要考虑。

3.5 艺术性应用方面

艺术性是运动员将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成套动作转换成具有艺术性表演作品的能力,除了完美完成动作以外,还包括展示乐感、表现力以及团队合作关系的过程。新规则首次将艺术性提升至独立的层面,它是体育与艺术元素融合,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信息以体育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并且意图留下深刻的印象为目的,只要包括完成质量、成套表现、团队协作等内容。具体要求参赛者通过高质量(清晰、敏锐)的动作完成给人留下动作干净的印象,具有动感的展示轻盈与顺畅的艺术作品,并且结合主题体现故事情节,赋予竞技健美操新的内涵。

4 竞技健美操编排艺术发展趋势解析

4.1 音乐与乐感双重发展,特点趋于鲜明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音乐与乐感的发展方向不再仅仅是一系列音乐的剪辑与串联,而应是用自运动员自身气质特点与技术技巧结合不同音乐风格,在塑造主题思想和动作结构布局同时,探索和寻求最为理想的音乐选择,合适的音乐组成与结构、巧妙的音乐运用是未来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音乐方面的发展趋势。

4.2 操化内容趋于多元,强度更加突出

在体育风格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开发想象力,避免男性动作被女性展示或者女性动作被男性展示、过度使用不适宜手形、过度使用夸张的戏剧类动作、操化动作强度不足与过度使用高冲击动作等,所以今后健美操成套动作对弹动技术与跳跃类技术的使用还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4.3 主体内容创新不断,技术风格个性张扬

在今后的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中要充分考虑主体内容的处理,避免重复动作、相似与简单的托举、过度使用过渡与连接、设计没有能力完成的内容等,应均衡选择,合理进行创编,在体育风格允许的条件下运用想象力呈现新动作。

4.4 空间的运用原创与多元余一体

在10m×10m的场地空间中,单人成套动作的操化单元不少于9个,混双、3人、集体5人操化单元不少于8个为最佳搭配。成套编排应该呈现移动距离、方向、路线以及队形变化的多样化,并且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资源,结合6个以上的队形变化,展示操化单元、难度动作与托举动作等,所以今后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日趋于复杂性、原创性、多样性于一体发展。

4.5 艺术性趋于量化与具体

有质量的成套动作不但需要完成不失误的动作,而且还需要具有感染力,能够给人留下深刻与动感的印象,同时需要运动员积极投入热情与精力,符合个人或集体项目的特点表现,比如混双、3人、集体5人像一个人一样,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演绎角色,展示成套动作风格以及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而艺术性已经被细化、具体,明确了需要什么、展示什么、在哪做,能促进今后竞技健美操艺术性创编能力的提高。

[ 1 ]黄匡柔.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2 ]张晓莹,王光伟.健美操世界锦标赛成套难度动作的竞争态势[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5):118-122.

[ 3 ]查春花.竞技健美操六人项目托举编排及设计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12(4):57-64.

[ 4 ]周建社,陶成武.健美操竞赛发展新动向[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8):126-129.

[ 5 ]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9-2012[ S ].中国健美操协会,2009.

[ 6 ]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13-2016[ S ].中国健美操协会,2013.

G831.1

A

1674-151X(2016)08-026-03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232SS15119);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基地项目(项目编号:XJEDU040614C05);2016年新疆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DJG2016-29)。

王辉(1987—),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6.014

猜你喜欢

艺术性竞技规则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花与竞技少女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