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弼时的青年工作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2016-12-05袁浓

世纪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青年工作当代启示任弼时

袁浓

摘要:任弼时同志作为中国青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中国青年运动和共青团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任弼时青年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年成长成才、关心青年的生活和学习等。在新的历史时期,任弼时的青年工作经验对当前的青年工作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任弼时;青年工作;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1-0025-03

任弼时同志不仅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战士和政治家,而且是青年最亲密的导师。[1](P.601)任弼时的一生都在关注青年的成长,在其30年的革命实践中提出了自己对于青年运动的意见和看法,逐步形成了深刻而独特的青年工作思想、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并推动了早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

一、任弼时的青年工作思想

(一)关于青年的地位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性

青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生力军。1924年,任弼时在《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什么?》一文中指出:“青年团是为被压迫青年以及其他人谋取利益,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青年无产阶级的团队。”[1](P.29)1925年,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青年运动之决议案》指出:“青年运动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P.32),任弼时坚决支持这一指示,并领导广大的青年团员进行了一系列艰苦而富有成效的青年运动。1949年,任弼时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了青年运动在中国革命的突出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青年始终站在英勇斗争的前列,对人民革命运动作出了光辉贡献。”[2](P.483)同时,任弼时在会上要求全党要重视青年工作,把青年工作放在一个应有的适当位置上,使青年团能够成为党在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的伟大事业中的得力助手。

(二)关于青年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1.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地位

任弼时提及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最好的领导者和保护者。”[2](P.48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的青年运动都取得了光辉的成绩。一旦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生偏差,青年运动就会遭到挫折。党对青年运动的正确领导,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必须正确认识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绝对必要性,另一方面,加强对于青年运动的领导职责。”[2](P.486)

2.纠正青年运动的错误倾向

1927年八七会议前后,由于反动派采用白色恐怖手段,党和团的工作都遭到很大的困难和打击。青年运动陷入低潮,出现了“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的错误倾向。“取消主义”主张取消团的组织,加强党的力量,让团专心做文化工作和儿童运动。[2](P.32)“先锋主义”主张由团代替党领导工作,甚至建议将团改名为“青年共产党”。[2](P.33)任弼时强调,错误的思想倾向会削弱青年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阻碍革命发展,共青团应该团结在党旗帜下,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地位。任弼时坚决反对“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使得中国青年运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3. 推进青年团的工作青年化、群众化

在建团初期,由于在工作上没有表现出为青年本身利益的斗争的成绩,未能使青年群众感觉到青年团是为他们利益而斗争的领导者,青年团的工作与组织难以实现青年化群众化。任弼时在《怎样使团的工作青年化群众化》一文中就谈到:“五卅运动以来,虽然做了很多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但是并没有注意到学生和青年工人本身利益的斗争及文化运动。”[2](P.20)换言之,就是在过去的工作中,未能使学生团体和青年工人感受到青年团是他们的保护者,所以青年团很难取得青年工人和学生团体的信仰。因此,任弼时强调,青年团要关注和维护青年工人、学生团体的利益,才能实现青年群众化口号。

4.注意研究青年的特点

“青年团的工作对象是广大的青年,只有注意研究青年的特点,采取适合青年的工作方法,青年运动才会发展前途。”[3]任弼时深刻分析青年工作出现过的“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的错误倾向,指出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注意研究青年的特点,没有采取相适应的工作方法。他强调,在青年团的工作中,要认真研究青年的特点,改掉那些不切合实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提高青年工作的有效性,使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工作。

二、任弼时青年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1.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

任弼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研究学问的工具”[4](P.186)。他告诫青年要用马克思主义这一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研究一切学问。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任弼时就如何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年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应当全方位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让每一个团员都具有坚定的唯物主义观点去为社会服务。”[4](P.158)

2.激励青年投身革命事业

任弼时提及到:“现在中国学生界在政治或经济上都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限制,全国人民也受到这种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摧残,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负有民族革命的使命。”[2](P.14)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成千上万的热血爱国青年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一二九运动、八年抗日战争、抗战以后的民主爱国运动和三年人民解放战争中,始终站在英勇斗争前列,对人民运动作了光辉的贡献。

(二)引导青年成长成才

1.教育青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历史使命感

一个人的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程度,对于青年人来说更是如此。[5]任弼时十分重视青年的理想教育,帮助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我们党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在内忧外患,受尽西方列强欺侮的旧中国,任弼时用“前途事业之如何,有待一班中国青年的努力”教育青年要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此外,他还强调无产阶级青年,须加以特别的社会教育——共产主义教育,使他们将来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文化组织上的真正建设者。”[6](P.30)

2. 引导青年在实践锻炼成长

任弼时主张青年要深入实际,在实际斗争中接受群众教育,锻炼成长。他指出,“青年团的工作阵地不应限于青年学生的狭小范围内,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劳动青年身上,特别是要依靠工农劳动群众,今后学生活动的主要方针是‘到群众中——到农村去。”[2](P.69)当各解放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时,任弼时要求土改工作队及农村党组织要重视发动青年投入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在斗争中锻炼青年。

(三)关心青年的生活和学习

1.重视改善青年自身的生活

由于受战争和天灾的影响,大小工业与农村经济均成破产之象,学生因家庭经济破产,政府教育经费被提作军用,校舍变兵房,而致青年求学无门,有些甚至失学沦为游民。手工行业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在这些里面的青年工人、农民、学生和学徒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牛马不如,常为军阀炮火的肉塞和帝国主义压榨血汗的源泉。任弼时指出:“如果青年群众在生活方面得不到改善,便不能让他们参与到革命或者是保障已经取得的胜利方面上来,甚至会趋于消极。”[2](P.28)

2.关心青年的学习

任弼时强调,“学习是应该是所有不同职业、不同部门的青年团的中心活动。”[2](P.488)他所强调的学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高青年团及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学习马克思列宁在各种具体工作上的实际运用,将学习与本身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青年学生容易接收进步思想和学习新知识,他希望广大青年在学习中注意把自己培养成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有用之才。

三、任弼时青年工作经验的当代启示

做好青年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重温任弼时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结合当代青年的特点和新时期中国发展的目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青年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对于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党在青年工作的领导地位

我们党要始终坚持巩固和扩大青年的政治基础,要充分利用好共青团的优势,把每一位青年凝聚在我们党的周围,发挥其在团结青年为党提供后备军和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就必须坚持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拥护党在青年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增强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拥护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

(二)培育青年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历史的事实告诫我们,青年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整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希望。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逐渐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对当代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7],这需要青年必须要更努力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当代青年要敢于承担历史时代的重担,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青春梦”。

(三)引导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前行的重要理论指导,青年能否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青年的人生经验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实践,对一些社会思潮和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一些青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迫切需要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引。青年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取向,青年时期是每一位青年成长的重要阶段,为此要抓好青年工作,培育青年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人们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理想信念。这要求广大的青年要争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四)重视青年在基层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

引导青年到基层中实践锻炼是青年较快成长的有效途径。基层有利于了解当下的中国国情,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施展自身的才华。青年只有把大学学习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应用到基层实践中去,同时坚持用群众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问题,才有可能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青年到基层中实践,才能真正懂得中国的国情,真正理解群众需要什么,不断努力自己提升才干和能力。基层也是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的好课堂。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学好这门必修课。

青年的发展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党要抓好青年工作、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成为青年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广大青年既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又要立足于当下的中国实践,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走,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责任,共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任弼时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胡献忠.任弼时关于青年工作的若干理论[J].青年研 究,2014,(5).

[4]蔡庆新等.激扬文字:任弼时青少年时代作品赏析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刘牧.任弼时青年工作的突出特点[J].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1997,(2).

[6]任弼时研究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9.

[7]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3-05-05.

[责任编辑:秦 超]

猜你喜欢

青年工作当代启示任弼时
与你携手长征
任弼时教练警卫班
历史细节中的任弼时
历史细节中的任弼时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探讨及其对经济工作推动作用的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