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6-12-02周琴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创新能力计算机

周琴

与其他学科相比,计算机学科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实践操作要求非常强。随着技术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升,计算机的普及已非常常见,小学阶段就已有这门课程,而不少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也较早,对于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步骤与使用方法早已不陌生。因此,在进入高中后,若仍以基本操作知识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不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而且非常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围绕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

一、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1. 教学意识

高中计算机教学已成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受到学校的关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其中教学观念问题是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观念问题。一方面,高中是学生踏入大学的重要阶段,很多教师较为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加之高中计算机不纳入高考考试科目,继而导致教师忽视其课程教学,甚至随意教授。这样一来,便会无法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能真正达到计算机教学要求,从而导致计算机整体教学质量降低。另一方面,在教师教学观念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观念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缺乏正确指导,以此而引发学生学习观念的问题。一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二来无法学会自主设定学习目标,缺乏有用的操作技能。利用计算机打游戏或者上网,危害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不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2. 教材因素

高中计算机教材是在小学及初中计算机教材基础上进行课程编制的,可以说基本符合高年级的教学特点,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其中的教材内容不算太陌生。但就目前来说,虽然高中计算机教材符合高中阶段的教学要求,但其中的内容不是过于专业化就是理论知识太过生硬。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致使学生难以理解,从而与实际教学存在偏差,给教师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师的教学进程。

3. 方法不当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计算机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此督促教师不断改进和革新教学方法,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学要求。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灌输式教学仍然存在,其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如此一来,不但会降低学生的操作能力,还会增加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依赖性,无法形成自主学习,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1. 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又能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目前被广泛运用在高中教学中,通过设定任务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例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这一教学中,首先围绕教学内容设定任务情境,主要通过问题展开,类似“你是怎么处理零花钱的”?学生相继答道买吃的、买书、买衣服等。然后,教师接着提问“你们认为如何利用零花钱才是最合理的”?提问结束后,要求学生借助Excel表格设计电子账本,内容包括记录日常的花费、统计消费金额等方面。又或者,在学习“计算机组成”这一单元中,让学生自主理解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组成,并让学生总结计算机的使用用途。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生活实际与学习的联系,使学生明白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的培养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尤为重要,所以要想改善课堂沉闷以及学生无精打采等不良状况,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Word基本操作”这一单元教学中,可通过课前打字游戏导入新课,以此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或者在“画图软件画图”这一教学中,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常见物体或者自己喜爱的物体作为操作对象,并在画图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想象,进而让沉闷的画图过程更有趣。须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围绕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不仅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 创设平等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平等氛围,并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自觉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值得教师深入思考及探究。例如,在“文件的下载”这一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采取简单下载形式进行下载,关于期间出现的下载速度慢等状况先不采取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开发学生的脑思维能力,使其学会自己解决,或者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若不能有效解决,再由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如引入多途径下载方式,利用下载工具下载、FTP文件下载等各类措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但能让学生掌握多种下载方式,不断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还能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全面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突出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挥主导力量的同时,更要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为之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在“文字及其处理技术”这一单元教学中,转换师生角色,即让学生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首先,由教师演示一遍,然后让学习及理解能力好的学生向其他学生进行演示。教师则可当学生听课,适当的时候可以提出问题,类似“如何利用好文字处理技术”等问题。由此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又比如,在“Flash变形动画”这一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征集学生的建议开展教学,有的学生认为增多实际操作,有的学生认为细化动画设计步骤,详细展示如何制作,也有学生认为先根据理论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能让学生明白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

5.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计算机教学课程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必要,也十分重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可合理开展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在此之前,教师可利用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采取“打字竞赛”游戏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打字任务,以此提升学生的成就感。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运用能力。首先,建立合作小组,3至4人一组,通过抽签的方法选择课外活动,其中包括板报制作、动画制作、建立学习档案、处理图像素材等方面。其次,要求课外完成,并于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主要由小组组长对制作的过程、制作期间产生的不同意见及想法等进行介绍。在此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发言。最后,对每个小组的活动成果进行及时地反馈与评价,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予以一定的鼓励和表扬。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不但能拉近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明确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及目的性,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创新能力计算机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课外活动类作文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