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的实践

2016-12-02王小孟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方式政治

王小孟

在开展高中阶段政治科目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往往是让学生了解相关政治理论知识最为基础的方法。笔者认为,因为高考的存在,在全国范围内所开展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都为应考教学式。即教师在课堂上仅仅针对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进行阐述,而学生在课堂之上则负责记录,平时作业就是针对常见考点进行习题练习,并对相关理论进行记忆,学校所开展的相关考试内容也与高考考点紧密挂钩。但是笔者认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较高积极性,听课效率也较为一般。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只有找到既能满足学生今后高考的硬性需求,又能让学生在课堂授课阶段保持较高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喜欢高中政治这一科目,并且让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一、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的理论依据

(一)满足构建主义学习观点

构建主义学习观点认为,学生在开展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不能只是单纯接受知识的灌输,而要从内心情感出发,自愿对新的理论知识开展学习和认识。所以在高中阶段所开展的政治科目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须要做的并不是强行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指导之后能够乐于展开学习,这与新课标所要求的“高中政治教师需要使用情景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的观点吻合,其中情景教学就是典型的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

(二)满足“生本观点”

在新课标中,针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明确提到“学生应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核心,而教师则须要对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说明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围绕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一教学方式是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教学方式的选择必须多样化,以方便学生真正进行自主性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更强的积极性,并且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牢固。

二、进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实际意义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当中,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就是让学生、教材、教师以及其他教学工具都能够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对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中,不再单纯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口述,而是有更加多样化的元素帮助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值得注意的是,进行政治教学方式的创新符合新课标中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新需求,即遵照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识规律、展现政治特点、构建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高中政治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散思维,并依靠自学、互助研究和教师归纳的方式,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实例讲解

(一)按照新课标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学生核心,教师引导的地位

笔者认为,在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式创新的过程当中,教师须要充分理解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新课标要求在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必须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教师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对该章节的政治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例如,在高中政治课本必修二当中,有关政治民主监督的相关知识理论,学生在对“监督谁、谁监督”这一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文献资料,向学生展现教材当中“瓜农陈某卖瓜被抢劫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却被民警漠视”的故事。针对警察在这个故事当中的举动,瓜农陈某会选择课本当中提出的六种做法,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瓜农陈某会选择的上述六种举动都是符合法律的吗?他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同学们能按照行为选择的适当程度进行排列么?”最后向学生提出最为关键的问题:“中国普通公民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监督权?”教师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引起思考,同时以递进的方式展开提问,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论的了解逐渐深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政治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是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能够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有了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才能够达成合作意向,并展开讨论。在此过程当中,教师须要扮演的角色是“导演”,即把台下进行问题思考的学生当成“演员”,问题找出、问题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表演过程。而导演要做的,就是让演员的演技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简单地说,就是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须要创造出更加热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个氛围当中更加大胆地开展知识的探索。

例如,在学生就“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进行分析学习理解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例举了一辆价格为10万元的汽车,并询问学生,这辆汽车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应该如何进行描述。学生在没有学习之前,肯定对该部分知识是不了解的,因此,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进行时间为10分钟的自习,并且在自习之后,就自己仍旧不清楚的知识重点与同一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开展讨论的时间当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在该章节知识学习中所遇到的难点进行记录,并在讨论完成之后,让学生对自己存在困惑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其他同学进行回答。如果学生无法进行回答,教师就须要针对这一点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并在讨论完成之后,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同时也便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了解和补充。

(三)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设计矛盾和处理矛盾

笔者发现,在新课标的精神下,教师应主动在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出一些矛盾。在矛盾出现之后,学生的意见就会产生分歧,此时教师就须要做好引导者的职责,为学生进行疑惑的排解。

例如,在针对民主决策这一章节的知识开展自主学习和讨论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民主决策与拍脑袋决策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民主决策与我国的顶层设计观念是否矛盾?”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开展课堂讨论,最后教师须要让学生进行意见的统一,并拿出相关的理论性证据进行支持。通过全班范围内的讨论,让全体学生在政治课程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并对相关知识理论进行更好的了解与记忆。

(四)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将学习融入生活中,其目的是要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完善教学模式,扩展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还要增加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创新教学的方式,比如可以设计生活化的情境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感受、体会、交流、互动,既能让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又能直接学会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高中政治课堂更丰富、更有活力。

究其本质而言,生活化教学就是要使教学走进生活,除了将教学的内容拓展到生活领域,还要将教学的时空拓展到生活的环境中,而不是限定在45分钟的课时和几十平米的教室中。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积极扩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课外或者周末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政治知识,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政治思想,既使师生间的互动更加和谐、良好,又让学生在生活体验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合理运用历史知识

将历史知识运用到政治教学的过程,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高中学生的知识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政治课程有效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能动性要求更高,即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此,教师须及时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方式政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