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0~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2016-12-02黄春芳马文东李鸿儒莫正斌

大众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

黄春芳马文东李鸿儒莫正斌

(1.南宁市节地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8;2.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1990~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黄春芳1马文东1李鸿儒2莫正斌1

(1.南宁市节地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8;2.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通过对1990~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分析,运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模型以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统计了各地区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990~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程度大幅度提升,增加了43.22个百分点,但土地利用程度分布格局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及其变化率均大于0,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区域内部土地利用程度差异较大。

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北部湾经济区

土地利用是人类在特定的社会方式下,依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其进行有目的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活动[1]。土地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结构、方式、布局、效果和程度5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土地利用程度不仅能反映土地自身的自然属性,还能反映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2]。土地利用程度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并开展了相关研究[3-6]。自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在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深入开展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时空演变研究,有利于掌握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趋势,进而确定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向,为更好地指导该区土地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1 研究区概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桂南沿海,地处北纬 20°06′~24°02′,东经 107°32′~109°56′之间。是我国西部唯一的出海通道,由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市所辖的行政区域组成,,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发的重点建设区域。陆地国土面积42158.77km2,总人口1214.75万人,人均土地面积2.89公顷。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的基础数据为1990和2012年的TM/ETM多源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为30m),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经ERDAS几何校正后,结合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利用ARCGIS软件人工目视解译所得。

2.2 土地利用程度度量方法

采用刘纪远、庄大方等人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方法[7-8],依据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的自然平衡状态,将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若干等级,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L为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Ai为区域内第 i级土地分级指数,Ci区域内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所在百分比,n为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数,L的取值在100-400之间。

2.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度量方法

在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结果,其变化量和变化率反映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综合水平和变化趋势,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b和La分别为b时间和a时间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Cib和Cia分别为某区域b时间和a时间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面积百分比。 a-bLΔ 和R分别为某一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根据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数据,将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地,1990和2012年两个时间段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如表1。

表1 1990和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

1990~2012年研究区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期,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其中林地面积减少最为明显,1990年整个经济区林地面积为216771.54km2,2012年减少至20472.38km2,减少了2.84个百分点;依次为耕地,1990年整个经济区耕地面积为13253.69km2,2012年减少至13032.87km2,减少了0.52个百分点。园地面积增幅较大,1990年经济区园地面积1401.91km2,2012年上升至2102.89km2,20多年一共增加了1.66个百分点;建设用地次之,增加了1.09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南宁市辖区、钦州市辖区以及防城港、北海沿海地区;草地、未利用地、水域也有小幅度增加。

3.2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按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的标准以及土地利用数据,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北部湾经济区199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从百分比指数来看,1990~2012年未利用地 1级、人工再生用地3级以及建设用地4级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自然再生用地 2级有所减少,但林地、草地和水域仍占绝对优势。如表2和图1所示。

表2 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程度分级

图1 北部湾经济区1990和2012年土地利用程度分级对比图

由分析可知,1990年和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别为174.86和218.08。22年间增加了43.22个百分点,变化较为显著,土地利用程度整体大幅度提高,处于中等水平。但从分布格局上看,土地利用程度未发生太大变化,均是在1990年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并向外围扩张。这主要与地形地貌有关,例如西南部的十万大山山脉,于上思县境内,由西南伸入越南再至沿海防城区,平均海拔在1200米左右,大大增加了土地利用的难度,导致土地利用程度较低;而东南部沿海的台地平原和位于经济区中东部由山地向沿海平原过度的南宁,由于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土地利用程度普遍高于其他地区。

3.3 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差异

利用Arcgis软件的Spatial Analyst模块,将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裁剪成 15个县市区,再根据公式(2)和(3)计算出各地区 1990~2012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北部湾经济区各县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由表3可知,1990~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15个县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 LΔa-b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R均大于0,表明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但各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只有南宁市、横县、合浦、宾阳、北海市以及武鸣县的土地利用程度在平均值以上,其余县市都低于平均值。其中土地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北海市,两个时间点分别为 264.17和331.54,最低的是防城港市,分别为127.88和147.02,两者之间的差值由127.88增加到了2012年的184.52,区内土地利用极不均衡。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上思、浦北、马山、防城港市以及东兴的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变化量都普遍低于其他城市,并且随着经济社会、政府政策等影响这种差异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1990~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林地和耕地面积减少比较明显,其他地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按照土地利用分级的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未利用地、人工再生用地以及建设用地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自然再生用地呈下降趋势。从整体上看,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大幅度提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在自然条件的约束下,土地利用程度的分布格局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只是在1990年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并向外围扩张,大部分县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均低于平均值,内部差异进一步扩大大。

为防止盲目提高土地利用程度而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在政策上可以通过相关规划有效地加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如通过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出部署和安排,在政府政策指导的前提下,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保障城市土地的开发强度,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另外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界定土地利用的允许建设区与有条件建设区,对禁止建设区等生态脆弱和风景区严明土地用途管制规则,进一步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 安国辉.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刘正恩,孙双印,高建民.河北省怀来县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区域差异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125-128.

[3] 宁秀红,郭龙,张海涛.基于空间自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不同尺度下土地利用程度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32(4):48-54.

[4] 黄华富,戴文远,苏木兰,等.海岛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程度空间格局演化—以福建省海坛岛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92-100.

[5] 吴滢滢,吴绍华,周生路,等.昆山市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及其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4, 22(4):201-209.

[6] 胡和兵,刘红玉,郝敬锋.南京市九乡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异质性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2,14(5):427-432.

[7] 樊玉山,刘纪远.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8] 庄大方,刘纪远.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05-111.

Analysis of land use degree change in Beibuwan Economic Region from 1990 to 2012

Based on analysis of land use structure in Beibuwan Economic Region from 1990~2012, the models of land use degree and land use degree change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15 countri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land use was more significant, creasing by 43.22, but there is no major change happening to the distribution patter of 15 countries. The land use degree changed and rate of change were both greater than zero and the land use was in the evolution period.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natural conditions, there is biggish difference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degree in Beibuwan Economic Region.

land use structure; land use degree index; regional difference; Beibuwan Economic Region

F293

A

1008-1151(2016)07-0038-03

2016-06-07

黄春芳(1984-),女(壮族),广西宜州人,南宁市节地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北部湾的风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