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2016-12-02吴青松

高教学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大学生

吴青松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433)

浅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吴青松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433)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以及社会竞争中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于高校教育而言,教学中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重要目标。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融合力度不断加大,以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出发,在分析融合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设计路径与融合措施,优化其作用发挥。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措施

高等教育中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面向市场经济、面向社会办学的重要举措,而且党和国家也加大了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力度,如教育部先后启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建设项目,旨在实现创新、创业和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的。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校也在人才培养方式中充分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该过程中同专业教育的融合便成为主要课题[1]。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就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而言,二者具有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的作用,使得教学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并不能够同专业教育相脱离,一定程度上对专业教育具有依赖性,反之,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改善专业教育的单一性,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显著作用。

(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业活动具有长期性的明显特征,而且就技能而言,大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以满足创业过程中对创业者综合技能的要求,二者作为培养大学生创业专业素养的工具,在社会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其中,专业教育是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的了解,进而有效优化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二)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内在源泉,在其应用下,对于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激发创业兴趣、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及应付与预测变化技能等具有有重要作用,使学生在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优化创业创新能力[2]。

(三)是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外在需求

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中,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有效实现岗位创造者到求职者的转变,在科学增多市场工作岗位的基础上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措施

(一)设计路径

在深度融合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取得成功的相关经验,从宏观政策、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课程设计等不同层面进行设计,构建相关体制机制与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具有的创业资源配置与获取、鼓励创新、创业团队选择、把握机遇、创业技巧、创业法律法规等内容对于帮助大学生在创业中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将自身知识以实践创新成果进行展示,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3],图1为具体设计路径选择图。

(二)深度融合措施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作为基本目标,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新方向,在具体融合应用过程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不断优化二者融合力度,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图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设计选择图

1.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依旧是课堂教学,但因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其教学内容相对生动,将其同单一的专业教育相结合时,能够有效调动课堂氛围,充分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可以开展创业实践课程,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还能够在优化竞争意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深化融合力度[4]。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的过程,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明显丰富,基于基本内容的改变,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机制的构建,为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充分结合提供平台,基于此,高校需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创业培养与心理品质训练实现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则以创业精神与相关基础知识为主,在两者互相作用下优化自身教学质量。

2.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

当前,较之国外专业类教师而言,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尤其创新创业教育中,缺乏具备创业经历或企业任职经验的教师,这在很大成都度上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阻碍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故而,高校可以适当的进行师资队伍的整合,引入企业管理人员、成功创业人士、企业家等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并加大教师团队间的交流与沟通,有相关创业实践活动的了解认知,对于深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具有推动作用,向着更加良好与健康的方向发展。

创业创新知识侧重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专业教育注重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认知与掌握,教学中专业教育的教师通常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在理论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但由于自身专业与经历的局限,创业教育技能与知识却天然不足;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则具有丰富的创业教育技能与知识,但却未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关知识相对缺乏。就师资构成而言,二者存在显著的结构性矛盾,在融合过程中起着阻碍作用,所以可以探索校内外协同创业师资团队的构建,以为二者融合提供重要依托[5]。

3.创建二者融合的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强等显著特征,为优化其教育质量,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的同时,还需创建实践平台。首先,高校需先对自身现有有利资源进行整合,最大限度的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平台;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社会资源,进行大学生校外创业基地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加大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力度,并且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灵感。

三、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今高校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以,实现其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的教育过程中需明确两者的关系,有效整合自有资源的同时同社会资源相结合,建立健康优质的互惠互利、资源共享机制,为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环境。该融合过程中,需教育工作者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转变教育观念,并不断变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创建良好内外环境,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素质、知识及能力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6]。

[1]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2]陈晶晶,何云峰.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5,08:51-53.

[3]谢小良.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06:91-95.

[4]杨璐,杨涛.浅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现代企业,2016,07:62-63.

[5]冯卫梅.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6,04:79.

[6]邓秀华.创新创业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融合途径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14:140-141.

At present,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and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requirements to talent with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social competition and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the government began to support students to start a business.For higher education,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oal.Besides,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and in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impact,this kind of integration has intensified,in order to fully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Starting from deep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design path and integration measures with practical feasibility to optimize its func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deep integration;measures

G640

A

2096-000X(2016)23-0016-02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编号:(16CY1007)

吴青松(1980,08-),男,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教育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大学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融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