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分析和实效性思考

2016-12-01官鹏飞

考试周刊 2016年90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课程内容就业指导

官鹏飞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就业指导这个概念逐渐流行于校园之中。然而,多数在校大学生仍然只知道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课程,但没有充分理解它的含义和发挥的指导性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和实效性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导致学生在主动寻求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种理论知识、评估其自身目标、途径和决策方法时感到迷茫,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考虑其作用,有效帮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做好服务,同时也是高效就业职业生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和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就业指导课程开设需求

(一)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是学生需求。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有着强烈的理想性,在主观因素的主导下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定位失准,自我意识模糊,导致个人成长与发展趋势趋于现实和功利性,学生需要在校期间就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制订行动计划、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调适;积累踏入职场前所需要工作技能、技巧,求职能力等方面,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就业指导课开设是学校需求。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应该开设就业指导课是在引导学生转变就业传统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能、技巧,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是社会需求。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是尽量合理地调配人才资源,避免人才的浪费,并发挥其各类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优势专业群体,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子,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指引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职场认知能力,传授求职能力,调适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状态,真正引导学生成长,服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二、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一)课程内容的问题

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出现一些矛盾问题,如就业指导的课程内容应较多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指导,还是应将内容较多结合实际在求职、招聘、面试等方面的技巧性、技能性指导出现矛盾。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缺乏系统理论、模式规范性、实践实用性,虽然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出现因人而异的情况,但是教学课程设置应有较为系统的理论作为基础,师资队伍应规范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手段,不要偏离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二)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问题

部分学生反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和问题:

1.学生在校期间,可能接触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可能是从大二至大三都进行授课,学生在这个阶段,对学业的认识和自身专业的特性不能完全认知,自身职业生涯的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或模糊,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理解上有偏差。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很多学生掌握的技能知识不足,能结合自身素养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不足。

2.总结部分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以后的实效性,具体可以归纳为学生感到指导后“无收获、无思考、无内容”。“无收获”,指的是没有系统获取专业技能知识和实践训练的知识。“无思考”,指在凭借教师的课堂“灌输”,以社会名人的求职个例,总结其求职经验,让学生自行感悟和体会。这种“灌输”不能实现个性化的指导,起不到深层次的反思效果。“无内容”,指在学校吸收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主要职业生涯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分享,教师多以网络、电视上传播的“脱口秀”、“求职节目”等热门视频作为教学视频播放,这些视频有些能让学生感觉到共鸣,但是学生的心理可能因为这些视频不符合实际的“夸大宣传和凸显噱头”,导致影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判断和心理健康,使得学生自暴自弃,影响正常的学业完成,盲目追求不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目标,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3.教师队伍的问题。主要是新时期下就业环境的影响,导致就业指导课老师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情况:(1)自身原因。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多是从事思政工作的辅导员或年轻教师,个人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扎实都是造成教师自满情绪的原因,使得对就业指导的理解不足,而工作经验少,没有求职技能和技巧积累是教学能力不强的因素之一。(2)任教期间,就业指导课程研究教学技能较弱,没有学习理论的基础和交流的平台,教师之间没有成熟经验分享的途径。(3)授课时脱离实际情况。脱离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生源的情况,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同的,脱离学习能力的实际,脱离学校的实际,没有考虑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的实际。

三、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分析和思考

(一)课程内容建设。针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方面的建设,应该依据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详尽的授课内容、学生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并建立学生与教师的反馈机制,有效实时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即时修正课程的相关内容。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适时做好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就业技能培训、求职技巧学习、相关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应当结合学生专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就业环境,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就业实践。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就业指导课程模式都是教师讲授知识内容、学生小组讨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教学模式包含一定教学思想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可进行教师讲授方法的改进,学生学习途径、学习方法的改进;可以归纳和总结以往的成功案例和建立长效评估评价体系。突出理论的指导性,通过教学的基本程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适当通过一些教学的辅助系统真正体现教育教学效果。

(三)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应该结合专职和兼职并用的原则,在从事就业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专职教师组为骨干力量,他们的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热衷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课堂教学研究。其次,发动一批有双师资质的兼职教师作为业务指导,因为这部分双师型教师既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从行业特点、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考虑这批教师的学习深造、学术交流较弱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为他们搭建一个学习经验、交流经验、分享经验的平台。

(四)网络平台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可结合现在的网络化信息手段,打造适合学生就业需求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备课与学生互动,将课程内容有效与网络信息化进行整合,教与学拓展到了网络,拓展到了线上线下,学生可以课前课后利用网络平台自主有选择性地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完成学习内容的能力得到增强,有效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五)实效性思考。就业指导课程必须有一定的实效性,表现在:一是职业生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了解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二是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所掌握的基本的就业技能、技巧和求职能力要具有有效性。三是在这些技能和技巧方面要具备可操作性,要能理解还要能运用,现在培养的大学生需要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养。四是可推广性,指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设置、典型性的成功经验、工作模式和工作长效机制方面的成果得以分享和推广,并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提供支撑。

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要提倡以科学的教学模式作为手段,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增强学生发展能力,最终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彤,沈文化.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课程内容就业指导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