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展讯

2016-12-01

画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个展艺术家绘画

国内展讯

李振华个展——老人与海

地点:我们画廊 上海 时间:2016.06.18-09.01

这次展出的图片是李振华以他的策展人之眼为我们带来的一次精彩的叙事,这些作品是他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思考的延伸。摄影的快速记录方法是最能凸显其思维的敏锐度的。随之由李振华本人对这些图像所进行的叙事却把观者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图像中的人、物和景都在传递一种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存在于逝去的时间中,曾经出现过的最让人肃然起敬的精神或者最真诚的情感。

水泥楼板——萧昱个展

地点:佩斯画廊 北京 时间:2016.07.06-08.20

这次展览再度呈现萧昱式的当代视觉景观。展览可以被视为萧昱上一次个展的延续:在其2015年的个展“遗忘”中,艺术家在展览的第三章节以一组生命为主题的绘画给出了他对于当代社会艰难处境的个人化回应——而生命自始至终是萧昱作品内在隐含的重要线索。在此次最新的创作中,艺术家将自身对于生命的体悟隐藏在竹子极富表现力的外表之下——这种有着东方传统美学意义的原生态生命体几乎是其创作的必然选择。而作品之中反复出现的外力与生命对抗的场景也似乎暗示了艺术家内心一条更加隐秘的情感线索。由对抗之中诞生的巨大张力因而从感官层面激发出观者最直接的体验与情感共振。

荡涤——于艾君个展

地点:红鼎画廊 北京 时间:2016.07.02-07.30

中国的70后一代画家有一些群体性特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身上普遍具有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来源很多,比如扎实系统的学院艺术教育经历、中国社会剧烈转型带来的深刻烙印、宏大历史意识的断裂与个体意识的勃兴、对中西方各种文化资源的全景式学习、空前自觉地站在东西方文化系统之间左顾右盼、有意识地运用绘画去触及中国当代生活的内在问题。从整体上看,同时能够具备这些经验资源,之前几代人恐怕难以想象,后来的年轻同行又普遍不具备70后一代身上残留的历史深刻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于艾君持续以本质化的思维去思考绘画问题,他并不太在乎绘画愉悦眼球的功能(尽管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画画得非常好看),而是把绘画当作一种“格物致知”的方法。

动漫美学双年展 2015-2016——奇想阁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馆 时间:2016.05.14-07.17

这次展览以探索动画、漫画塑造的虚构与现实的中间地带为切入点,邀请13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参与,以动画、绘画、雕塑、新媒体等各种创作方式作为工具和媒介,对空间、时间、叙事、世界观等进行重构,突破日常所见,创造虚拟空间,塑造想象世界,开启另一个日常之眼不可见的“X维度”。

暗示之轮:隐喻的年代

地点:华侨城欢乐海岸盒子艺术空间 深圳 时间:2016.06.05-08.05

“暗示之轮:隐喻的年代”,借杜尚1913年在纽约创作的“现成的自行车轮”,以及之后一整个世纪里艺术世界纷繁芜杂的表达方式为题,比喻对于认知的颠覆以及审美经验革新的期盼。展览有 22 位艺术家参展,作品涉及电影、声音艺术、 灯光装置、电动机械装置、雕塑、摄影、录像、架上综合材料等多媒介的大型艺术项目。展览致力于理清在艺术史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多样可能性,另外也是对于艺术语言、展览舞台、 审美场域革新与交汇的一次实验。

出墙——面对装置诱惑的绘画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 时间:2016.05.07-06.22

这次展览由朱朱担任策展人,汇集了包括陈可、陈彧君、Chusak Srikwan(泰国)、高磊、黄宇兴、李杰、李青、倪有鱼、仇晓飞、闫珩、臧坤坤在内的11位中生代艺术家的20余件(组)绘画装置作品。这些艺术家在画布之外,选择石头、玻璃、木板乃至钟表、桌面等现成品作为绘画的媒介。或者放弃笔的涂绘,转向拼贴与影像结合的创作方式。与此同时绘画跃出平面,对空间进行占有,他们的作品模糊着绘画与装置的固有概念。主题“出墙”亦是对艺术家们被更丰富的表达方式诱惑、跃跃欲试跨越边界的形象描摹。

赵容翊个展

地点:马凌画廊 香港 时间:2016.05.12-06.18

这次个展展出韩国艺术家赵容翊上世纪70、80和90年代间的部分作品,展现了艺术家是怎样跟随单色画的主要原则,而又融入了个人元素。赵容翊向我们展示了创作单色画的一个重要角度:他是这样的一个艺术家──他的思想以及表现方式显然与“单色画运动”提倡的重复、冥想和安宁相关联──然而,他也肯定了色彩的运用。作品非但没有被艺术运动所强调的冥想所影响,反而充分表达了多重情感状态的可能性:一些是温暖的,而另一些是疏离的。由此,赵容翊的作品促使我们去探究“单色画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更积极地探索它与触感、思想和表现力之间的更多联系。

天上来——张小迪摄影及影像作品展

地点:ARK Gallery 上海 时间:2016.04.21-06.11

这次展览展出了张小迪《观水》摄影及影像系列作品,以及《风入松》《只争朝夕》《逝者如斯夫》这三部影像作品。张小迪是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的一位年轻影像艺术家,2013年马爹利艺术基金“关注未来艺术英才”奖得主。他的影像作品具有典型东方艺术的诗意,影片平淡的蒙太奇以含蓄质朴的镜头语言向当代艺术抛出古老的命题,同时叩问影像这种时间艺术的本质。张小迪带着上世纪80年代生人的敏感与专注,努力于一种东方式影像艺术的招魂当中。其作品超脱于他的当下年龄与所处时代,洗练的风格代表了艺术作品哲学化的倾向。

万物——邬建安近作

地点:前波画廊 北京 时间:2016.05.14-07.03

这次展览的标题来源于德国美术史学家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2000年的著作《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此书依照中国艺术史的线索,深入分析了模件和标准化生产在铜器与陶瓷等工艺以及建筑中所起的作用。邬建安并没有直接借鉴雷德侯的著作,但发现了自己的创作方式与书中所分析的中国艺术家及工匠的创作过程之间的相似之处。邬建安不断突破剪纸的局限,用个体单位或相关单位的组合拼组成美轮美奂的作品及装置。邬建安运用此模式为本次展览创作了四件重要作品,且媒材各不相同。

女士们和先生们| 姚朋个展

地点:现在画廊 北京 时间:2016.05.14-07.17

姚朋很长时间一直关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世界之间微妙而错综的关系。他的许多作品常常在不动声色的现实表象中设置关卡,撩拨观者对于世界的界定。他擅长于营造轻巧而有力的心理张力,以及对于此种张力辐射的把控。这次展览展出了他的一系列最新作品。

虚线——两个个案:韩磊amp;孙彦初

地点:星空间 北京 时间:2016.06.25-07.22

虚线,作为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是交通规则中的灰色地带,它提示了超越、掉转及变轨,成为交通运行中的调节机制、自由意志。参展的两位艺术家韩磊和孙彦初,他们的创作实践恰好体现出这种“虚线”机制,并且触及了更为开阔的语言边界和图像逻辑。

我该如何向你解释

地点:香格纳北京 时间:2016.06.25-07.31

这次群展由“文字/语言”作为贯穿整个展览的主要线索,呈现9位(组)艺术家的绘画、装置、摄影及录像作品。其中,徐震-没顶公司出品的《金属语言》系列,作品内容采集自流行的政治漫画,涂鸦般的文字外围又被一条长链紧紧圈起,充满咆哮感的台词于是被塞入一个个线条挺拔、轮廓规整的对话框,配以英语漫画设计惯用的全大写字母格式,这些用金属链条拼绘出的独立而鲜活的短句,充分展现了思想的质感;陈晓云的大体量装置作品《翠玉录》系列,艺术家运用比喻或者幻想的场景谨慎地表达他的思考,在重建其世界观的同时,也记录下平静世界中难以撼动的真理。

陈劭雄: 万事俱备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2016.06.10-09.11

这次展览涵盖艺术家陈劭雄过去30余年,尤其是近15年来的主要作品,包括两件2016年的最新创作,涉及影像、装置、照片-蒙太奇、绘画、集体参与等多种艺术媒介。陈劭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进入广州实验艺术界,90年代和林一林、梁钜辉、徐坦组成了中国南方最重要的艺术小组“大尾象”。置身“双重边缘化”地带的“大尾象”以保持个人独特性的集体行动方式,介入停车场、建筑工地、办公室、街道等非正式城市空间,实现艺术创作和行为表演,以“游击队”的形式留下了一系列里程碑性质的创作,成为珠江三角洲空前快速的城市化扩张下的生动见证,启发、影响了当时整个南方的当代艺术生态。

第二世界:侯帅个展

地点: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时间:2016.06.04-07.09

在被种种现实化的白日梦和拜物教的夸饰所充斥的现代社会,大部分人无暇顾及他们认识与教育范围外的细枝末节。在侯帅的成长过程中,身边人口述中的历史故事令他面向日常而回溯过去,催促他形成对历史叙事中个人身份认同问题的好奇。侯帅用图像制造了视觉的伪证——寓居于集体之中的某一年轻的个体以想象验证认识,取消了颂扬或贬抑,构筑了一个主观的平行世界——第二世界的幻象,它带着忧郁惆怅的情绪,在看似平庸的瞬间建构着后工业时代的荒诞叙事。

世界街画艺术展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时间:2016.07.01-08.24

这次展览给传统的美术馆展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里是艺术展览现场,也可以是伦敦、纽约的街头。展览涵纳两条线索:其一,作为世界街画艺术在中国大陆美术馆的首秀,此次展览将回顾呈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街头艺术发展的历史文献,还原其发展进程,方便观众抓住大致脉络;同时,展览专门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葡萄牙、意大利、巴西、塞内加尔和中国的艺术家们,共同呈现当代世界街画艺术发展的真实生态,他们的国籍、肤色不同,成长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各异,有饱经沧桑的60后,更有叱咤风云的90后,他们碰撞的火花令人期待。

猜你喜欢

个展艺术家绘画
杨海固个展:浮现
一分钟台北:欧文·沃姆个展
安尼施·卡普尔个展
盐田千春个展:灵魂的颤栗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