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发力促发展 补齐短板谱华章
——10个关键词看2015年农机化

2016-12-01刘云秦海生

现代农机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刘云 秦海生

多措发力促发展 补齐短板谱华章
——10个关键词看2015年农机化

刘云1秦海生2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满怀豪情步入2016年。回顾2015,农机化为我国农业“十二连增”、农民增加收入“十二连快”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这里我们用十个关键词回顾2015年农机化工作,对2016年农机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十二连增”与“十二连快”

2015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总产量62 143.5万t,比2014年增加1 440.8万t,同比增长2.4%,连续3年跨上6亿t台阶;农民增收实现“十二连快”,农民收入增幅连续第6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8∶1以内。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农业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而这一年农机化发展为农业“十二连增”与农民增加收入“十二连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交出了非常亮丽的答卷。

2 第12 个“一号文件”

2004年以来中央第12次聚焦“三农”,发布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经过“黄金十年”高速发展,农机化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少。如何化解矛盾和问题,迎接新的发展机遇,中央一号文件给出了办法:一要靠科技进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来解决;二要靠增加投入来驱动。一号文件强调,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确保资金使用见到实效。

为保证国家“三农”投入的精准、有效和接地气,加速农机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一号文件指出,要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

3 农机合作社

2015年,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5.4万个,比上年增加4 400多个。入社成员数达到190万人(户)。农机合作社发展态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扶持政策,推动农机合作社不断发展。2015年全国农机合作社拥有农机具317万台(套),比上年增加8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插秧机、粮食烘干机分别达到49.6万台、35.4万台、16.7万台、1.6万台,占社会保有量的1/4。二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总面积达到4 746.7万hm2,约占全国农机化作业总面积的12%左右;服务农户数达到3 887万户。三是经营效益越来越好。全国农机合作社经营活动总收入达到814亿元,比上年增长近200亿元,社均收入达到151万元,比上年增长26万元。农机化服务收入达到567亿元,比上年增长62亿元,其中田间作业收入431亿元、修理服务收入80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7亿元和4亿元。四是制度管理更加规范。各地相继出台了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意见和建设标准,重点培育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积极引导他们在农机化生产、跨区作业、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和土地流转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4 农机深松作业

2015年,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增加深松土地1 333万hm2(2亿亩)”的部署,将农机深松整地作为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重要技术措施来抓。截至2015年11月30日,全国共完成深松整地面积1 353.3万hm2,超额完成农机深松整地工作任务。

土地机械化深松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把农机技术措施的实施上升为政府行为,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高质量全面完成任务,一是主管部门将1 333万hm2(2亿亩)深松作业任务分解下达到有关省份,并建立了进度月报考核制度,定期向国务院上报农机深松整地进展情况并通报各省。二是强化深松整地农机装备保障。各地在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当中,优先满足农民购置大功率拖拉机、深松机、联合整地机等作业机具需求,并适当提高了深松机的补贴标准。截至2015年11月底,2015年用于拖拉机和深松机具的补贴资金达到67亿元,新增拖拉机29万台、深松机9 512台(套),全国58.8 kW以上拖拉机和深松机具保有量分别超过75万台和23.4万台(套)。三是将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省份由去年的东北、华北地区扩大到西北、华东、西南等全部适宜地区,深松作业补贴225~600元/hm2不等。各地安排深松作业补助资金19.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4.2亿元),补助作业面积达526.7万hm2。四是推广运用卫星定位、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深松整地进行监督管理,极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5 中国制造2025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提升。但由于遭受外资品牌排挤,国产品牌却很难掌握话语权。我国大型农机被外资垄断,让农机消费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土农机品牌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压,我国农机发展安全不得不面对严峻挑战。中国农机消费者需要的高端农机,要么是外资垄断,要么是依赖进口,付出沉重的代价。

为了化蛹成蝶,《中国制造2025》来了!《中国制造2025》围绕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选择农机装备等10大重点领域进行突破使人眼睛一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指出,我国农业装备发展的重点产品:一是新型高效拖拉机。147 kW及以上、8速及以上动力换挡拖拉机,主变速电控、主离合器电液控制的CVT无级变速拖拉机及发动机、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国内自主配套。二是变量施肥播种机械。稻麦、玉米、大豆等变量施肥播种机,配套动力73.5 kW及以上气力式排种,实现免耕、变量分层施肥一体化作业,具备导航作业、漏播及堵塞监控等功能。三是精量植保机械。大型高地隙、轻型水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离地间隙800 mm及以上,静液压驱动、地隙轮距可调,具备自动防滑、变量作业功能。四是高效能收获机械。喂入量10 kg/s及以上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8 kg/s及以上高通过性水稻联合收获机,以及新型玉米籽粒收获机、采棉机、甘蔗收获机、油菜收获机、饲草料收获机。静液压驱动,具有导航定位、故障诊断、主要参数实时采集与自动监控功能。五是种子繁育与精细选别机械。玉米、小麦、水稻、蔬菜等小区精细种床整备、父母本精量交错播种、去雄授粉、洁净收获机械;种子数控干燥、精细分选、智能丸化、活性和健康检测、计数包装与溯源等设备。六是节能保质运贮机械。大型粮食节能干燥机械,具备精准在线水分监测、精准自动温湿度控制功能;粮食、果蔬等农产品物理环境、微生物滋生时间历程标示等智能运、贮设备。七是畜禽养殖机械。环境精准调控、畜禽个体行为与生长健康状况智能识别、个体精量饲喂、畜产品采集等智能化设备。八是农产品加工机械。小麦、稻米等谷物及油料智能化、自动化加工成套设备;果蔬高效低损清洁、多规格切制、分等分级、自动化功能包装等设备;牛羊屠宰及畜禽、水产品自动化分割、剥制等设备;禽蛋高通量检测及分级包装设备;乳品品质无损检测、高速无菌灌装等设备;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设备。

根据《中国制造2025》,我国农机制造将在以下领域发力:一是农业机械向大型、高速、低耗、多功能和复合联合作业方向发展;二是向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发展;三是向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向发展。

6 农机工业的“中国智造”

我国成为全球农机制造第一大国,但我国农机工业大而不强,基础薄弱,表现出的是一种“虚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我国农机产业集中度很低,小企业多,规模以上的企业少;二是“三多三少”,即外国品牌多、国内品牌少,中小型装备多、大型装备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三是农机配套能力差,机械品种不全,国外能供给的农机产品多达7 000多种,而我国目前能供给的农机只有2 500种左右,差距较大;四是农机智能化步子迟缓,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都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有关方面从增加投入着手,多措并举,整合研发力量。农机企业采取多种联合、合作、重组方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初步形成大型、成套、高端农机产能,打破外资垄断,提高竞争力。通过近几年努力奋斗,一批重大装备技术取得突破,形成产能。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实现农机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打下了基础。通过优化设计驾驶室、驾驶座、方向动力控制、空调装置等减轻机手的劳动强度,提高操作的舒适性,实现农机系统内按钮操作。加大控制系统的科技含量,使机手通过仪表装置就可以随时了解农机的生产、安全等技术指标和使用状态,从而使农机产品发挥出最大效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先进加工工艺,在拖拉机产品上,应用计算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地理信息系统 (GIS)、卫星遥感系统(RS),高精度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等与拖拉机产品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第1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GPS的智能变量播种、施肥、旋耕机研制成功;国内第1台GPS收获机已经在福田重工诞生;国产10 kg/s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由中国农机院研制成功;无人植保机成为农机作业领域新军;等等。

7 全面机械化

2015年8月11日农业部印发 《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标志着农业全面机械化大幕正式开启,我国农机化已由选择性机械化向全面机械化转型。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日益加快,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约束因素日益加剧,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地板”和市场价格“天花板”挤压矛盾日益凸显,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破解难题的钥匙,就在于不失时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此,《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其中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0%以上,机械化植保防治、机械化秸秆处理和机械化烘干处理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在主要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内,建设500个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在有条件的省份整省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推进农业全面机械化:一是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重点是巩固提高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机收、马铃薯机收、大豆机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解决高效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应用难题;二是突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重点是示范推广棉花机采、油菜机播和机收、花生机播和机收、甘蔗机种和机收等关键环节的农机化技术。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根据我国主要农作物的优势产区、种植模式和全程机械化特点,确立推进各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内容,分作物、分区域建成一批率先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区(县),探索一系列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8 经济作物机械化

2015年11月24日,全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会在广西崇左召开,标志着农机化今后将更多关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要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上发力,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现代农机科技支撑。并以此为突破口,打造升机版的中国农机化。

以甘蔗生产机械化为突破口,提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是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可以拉动农机创新、研发和制造业。我国地域特色迥异,经济作物机械化涉及面广,需要的机械品种多、批量大,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是农机制造业又一个“黄金发展期”的主战场。经济作物机械化既涉及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如油菜籽生产机械化、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棉花全程机械化、花生生产机械化、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甘蔗生产机械化等众多生产项目;又涉及特色生产领域,如水果生产机械化、食用菌生产机械化、蔬菜生产机械化,桑蚕、茶叶、烤烟、中药材等生产机械化;还是开发性农业,如木本食品、木本油料。

9 农机金融租赁

继2011年“融资租赁”被首次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重点指出融资租赁。此次意见提出的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业务试点,是2014年以来对融资租赁与农业的结合政策的延续,为融资租赁企业扶持、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2014年以来,农机租赁的发展受到国务院、银监会与农业部等多部门的支持。其中2014年8月1日农业部出台的 《关于推动金融支持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通知》,鼓励推动组建主要服务“三农”的融资租赁公司,鼓励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服务。

农机租赁将成为今后我国农机购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将推动农村规模化经营硬件的完善和农机产业的发展。在整个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中,高性能、智能化、专用化的大型设备发展是一个趋势。但由于受现阶段农民收入的限制,部分农机装备仍然存在着农民买不起的现象,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农机金融服务方式、发展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来解决。发展农机租赁就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农机租赁业务在欧美农业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是农场主购置使用农机设备的首选方式。而在我国还主要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购买,对于租赁行业来说,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农机市场每年有上千亿元的销量,只要政策放开,农机的融资租赁市场可以释放巨大潜力。

10 劲往何处使

2016年,农机化工作要不断提高农机化发展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农机补贴适当向农机化难度大、水平低的丘陵山区,向农机化发展进程中的落后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增大农机化发展弱势地区的政策资金投入强度。继续落实和完善农机作业补贴、深松耕补贴、机具报废更新补贴、金融信贷服务等政策。要大力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推进“先进、智能、环保、绿色”农机产品发展,加大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农机企业集团和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农机制造产业集群的建设力度,形成一批“专、精、特”农机中小企业,创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农机名牌产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加快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步伐,提高国内需求有效供给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大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力度,促进农机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制化。支持技术集成推广、装备研发更新、创新驱动发展,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增产增收型农业机械化提供科技支撑。培育壮大农机专业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机化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以提质增效促发展。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机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调结构、补短板将成2016年农机工作重点。因此,一是攻克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瓶颈,在农机化创新示范上实现新突破;二是大力培育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建立现代农机化技术试验基地,提高现代农机化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三是推进农机管理服务信息化,加快“智能农机”发展;四是突出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环节,深入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着力突破经济作物机械化瓶颈,为全面机械化开好局。

作者信息:1;2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南郑县农机推广与监理中心,723102,陕西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