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周期、会计稳健性及企业投资行为①

2016-11-30东华大学李霁友张笑

中国商论 2016年29期
关键词:经济周期稳健性负相关

东华大学 李霁友 张笑

经济周期、会计稳健性及企业投资行为①

东华大学 李霁友 张笑

本文以2003年~2014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经济周期作为控制变量,进行总样本、分经济周期阶段样本和三大产业分样本研究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恢复和扩张时期,会计稳健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而在经济紧缩时期,会计稳健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的投资不足。通过分产业研究发现对于第二产业,无论处于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越高的会计稳健性,企业投资行为越受到约束;而第三产业样本研究显示,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作用较小。

经济周期 会计稳健性 企业投资行为 三大产业

1 问题的提出

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导致的企业不合理投资行为是当今许多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在2008年,FASB与IASB在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目标与质量特征”的征求意见稿中取消了稳健性的质量要求。引起了学术界对会计稳健性及其经济后果的大量研究。目前,国内已出现很多相关的研究,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但都显示,会计稳健性确实是企业投资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外部环境,因此在研究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其宏观经济背景。本文尝试研究在经济周期不同的阶段,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再加入行业因素,使研究结果更加结合实际。

基于以往研究,在不同经济周期下,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机理描绘如图1所示。

图1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机理图

2 对经济周期、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投资行为提出假设

基于上文的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

假设1: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不同。

假设1-a:在经济恢复和扩张时期,由于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和委托代理问题的加剧,会计稳健性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 从而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有利的影响。

假设1-b:在经济紧缩时期,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造成融资约束程度的加剧,会计稳健性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的投资不足,从而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

3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3.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2003年~2014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对样本进行筛选:剔除金融、保险行业公司;剔除ST和PT公司、总资产或所有者权益小于0的公司、资产负债率大于1或小于0的公司以及当期营业收入小于或等于0的公司;剔除同时发行B股、H股的公司;剔除当年首发上市、增发、配股的公司;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本文数据主要来自WIND数据库、CCER数据库。通过筛选,最终获得每年814家,共9768个样本数据。其中防守型行业95家和周期型行业719家,第一产业10家、第二产业503家、第三产业301家。

3.2变量选择

3.2.1投资规模

目前国内研究中,公司资本性投资有以下衡量方法:(1)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辛清泉,张功富,宋献中,2009);(2)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之和的年增加率衡量(李维安等,2009;郝颖等,2009);(3)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投资支付的现金”三项之和(魏明海,刘建华,2007)等。

根据本文研究范围和研究目的,被解释变量定义为“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期初总资产。

3.2.2经济周期阶段

虚拟变量设置的关键在于我国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目前国内外有两阶段、三阶段及四阶段三种方法。本文在比较研究以往学者结论的基础上,采用三机制法。因此本文设置Rec、Exp两个虚拟变量,分别代表经济恢复和经济扩张阶段。

3.2.3会计稳健性

关于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方法,国内外主要有Basu(1997)盈余—股票报酬法、Ball和Shivakumar(2005)应计—现金流模型、Beaver和Ryan(2000)净资产衡量法及Givoly和Hayn(2000)应计项目计量法等。本文经过研究比较,采用累计负的累计应计计量法来度量会计稳健性。

3.2.4控制变量

根据以往学者们的研究,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以下控制变量:营业收入年增长率、内部现金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初总资产、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企业规模、行业变量(周期型行业IND=1,防守型行业IND=0)。

3.3经济周期、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模型

本文在投资模型中加入会计稳健性与经济周期的交叉项,检验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借鉴Vogt和罗琦、肖文翀的做法,构建 以下模型进行检验。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回归分析采用:

交互变量Nopacc* Rect、Nopacc*Expt加入了代表经济周期的虚拟变量,检验经济周期阶段对 会计稳健性的效应是否有显著影响。系数为正,表明会计稳健性会促进企业投资行为;系数为负,表明会计稳健性会抑制企业投资行为。

4 实证检验

4.1主要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通过对样本整体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在Pearson检验下,投资规模INV与Rec、Exp为不显著的负相关;而在Spearman检验下,投资规模INV与Rec显著的负相关,与Exp为不显著的负相关。 Pearson检验下, 投资规模INV与销售增长率、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每股收益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会计稳健性、内部现金流、流动负债比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本文的预期保持一致。Spearman的检验结果基本与 Pearson检验的结果保持一致,说明模型的控制变量与投资之间有稳定的相关关系。

4.2经济周期、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投资的实证检验

根据模型1和模型2,分别对总样本和各经济周期阶段的子样本进行回归。

调整后的R-sq均大于10%,模拟度较高,尤其是考虑到公司投资的复杂性,模型的模拟效果是较好的。

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投资规模与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每股收益、内部现金流、流动负债比率关系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保持一致。

全样本回归中, 公司的投资规模与会计稳健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054,Sig<0.01),与样本量大的紧缩期结果较为相似。全样本分析中INV与Nopacc乘Rec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076,Sig< 0.01),与Nopacc乘Exp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141,Sig<0.01)。说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不同,证实了假设1。

分样本结果显示与全样本结果一致。 其中, 在经济恢复阶段,INV与Nopacc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086,Sig<0.01);在经济扩张阶段,INV与Nopacc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099,Sig<0.01)。说明在经济恢复及扩张阶段,较强的会计稳健性会约束企业过度投资,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投资行为,支持了本文的假设1-a。而在经济紧缩阶段,INV与Nopacc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061,Sig<0.01),说明在经济紧缩阶段,较强的会计稳健性会进一步加剧企业投资不足,从而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有害影响,支持了本文的假设1-b。

4.3三大产业下经济周期、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投资的实证检验

4.3.1第一产业

由于数据较少,所以不进行分经济周期分析,样本回归结果显示,INV与Nopacc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070,Sig<0.01),说明在国家监督和调控下相对规范的第一产业,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有约束作用。

4.3.2第二产业

全样本回归中,INV与Nopacc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030,Sig<0.01)。这与总产业全样本分析相反,这说明对于第二产业,无论处于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越高的会计稳健性,企业投资行为越受到约束,即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行为负相关。分样本结果显示与全样本结果一致。

4.3.3第三产业

相比于总行业样本分析,第三产业虽然回归结果与总样本基本保持一致,但模型的拟合程度小于10%以及系数相关性大多小于0.05。根据第三产业复杂灵活产业性质,经营发展、扩张投资虽受经济阶段的影响和制约,会计稳健性对其企业投资行为影响较小。

5 研究结论

如何从提高会计质量来促进企业经营和发展,一直是会计实务及财务管理所追求和发展的目标。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的谨慎性原则,较宽松或者较严格的会计稳健性则会对企业财务信息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文采集2003年~2014年12年的数据,同时分不同的经济周期,不同的产业,跨时代跨行业来研究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全样本研究发现,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不同。分经济周期阶段研究发现,在经济恢复及扩张阶段,较强的会计稳健性会约束企业过度投资,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投资行为;而在经济紧缩阶段,较强的会计稳健性会进一步加剧企业投资不足,从而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有害影响。分行业研究发现,对于第二产业,无论处于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越高的会计稳健性,企业投资行为越受到约束,即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行为负相关;第三产业下,会计稳健性对第三产业企业投资行为影响较小。

[1] 刘嫦,牟红.高科技公司会计稳健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08(10).

[2] 何金耿,丁家华.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行为的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1(9).

[3] 张功富,宋献中.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过度还是不足?——基于沪深工业类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实证度量[J].会计研究,2009(5).

[4] 王宇峰,苏逶妍.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9).

F275

A

2096-0298(2016)10(b)-146-02

①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研究资助项目(14FJ004)。

李霁友(1969-),男,汉族,湖南人, 东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会计理论、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金融会计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

张笑(1992-),女,汉族,河南驻马店市人,硕士,主要从事公司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周期稳健性负相关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经济周期调整
美国经济数据背后:“拉长”的经济周期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跨越经济周期,中国企业如何创新成长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经济周期视角下的可燃冰干热岩革命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