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季养鸭严防鸭瘟

2016-11-29朱广凯

乡村科技 2016年28期
关键词:母鸭病鸭养鸭

秋季养鸭严防鸭瘟

鸭瘟俗称大头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一、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夏之交和秋天最易流行。公鸭对此病的抵抗力较母鸭强,成年鸭尤其是产蛋母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1月龄以下的雏鸭发病较少。鸭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鸭和潜伏期的感染鸭,以及病愈不久的带毒鸭(病愈后至少带毒3个月)。被病鸭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源、用具、运输工具、鸭舍周围的环境,都可传播鸭瘟。鸭瘟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交配和眼结膜感染。

二、主要症状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发病初期,病鸭体温急剧升高至43℃以上,表现为精神萎顿、缩颈垂翅、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病鸭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羽毛沾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甚至眼角形成出血性小溃疡。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鼻腔流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下痢,排出灰白色或绿色稀粪。病鸭行动困难甚至伏地不愿移动,不愿下水,强行驱赶时,步态不稳或两翅扑地勉强挣扎而行,后期体温下降,极度衰竭死亡。该病急性病程3~5天,慢则可拖延1周。少数未死病鸭转为慢性,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在该病初次发病地区,病鸭死亡率在90%以上。

三、防治措施

1.选留无污染种蛋。病鸭和康复后的鸭所产的鸭蛋不得留作种蛋。

2.严格做好检疫及消毒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蛋或病鸭,禁止到疫病流行地区放牧,定期用10%石灰乳或5%漂白粉液消毒场舍等。

3.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在日粮中注意添加多维素和矿物质,以增强鸭群机体免疫力。

4.定期注射疫苗。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免疫接种,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鸭瘟弱毒疫苗或0.5毫升鸭瘟高免疫血清。

5.及时隔离病鸭。一旦发现病鸭,应立即隔离,并迅速对未患病鸭注射1毫升鸭瘟弱毒疫苗或0.5毫升鸭瘟高免疫血清。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多西环素片,每千克饲料中添加6片,连喂4天。

6.中药治疗。①治疗方案一。以60只成鸭计算,分别取大黄、黄芩各30克,白芷、使君子、乌梅各25克,冰片、桑白皮、菊花各15克,银花、陈皮、厚朴、苍术、生栀子、大青根各20克,神曲10克,蚕沙、勾滕各50克,辰砂5克,以上各药物混合煎水至2 000毫升,晾凉后即可逐鸭喂服。1只鸭1次喂服2~3汤匙,上、下午各服1次,若同时给每只鸭注射鸭瘟康复鸭的血清0.5毫升,效果更佳。②治疗方案二。取川芎、桂枝、党参各15克,滑石、肉桂各20克,银花、千里光、连翘、艾叶各10克,郁金香、神曲各12克,花椒8克,蜈蚣3条,干姜30克,每剂加适量水(加水量以刚好没过待煎中药为宜),煎煮半小时后去除药渣,再均匀拌入大米10千克、白酒250克,可喂鸭100只,分2次喂服。一般服药1~2剂即可见效。

朱广凯河南省周口市建安路南青年创业园466000

猜你喜欢

母鸭病鸭养鸭
母野鸭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巧得妙方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微生物发酵菌养鸭的基本模式及其技术优点
鸭霍乱病诊治与预防
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