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11-29杨陆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康复

杨陆军

河南鹿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鹿邑 477200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陆军

河南鹿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鹿邑 477200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鹿邑县人民医院2013-06—2015-10收治的2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比较2组生活质量。结果 2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致残,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脑卒中;偏瘫;致残率;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生活能力

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鹿邑县人民医院2013-06—2015-10收治的2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2例。对照组男70例,女52例,年龄35~75(65.9±2.5)岁;脑梗死54例,脑出血68例。观察组男66例,女56例,年龄33~73(65.3±1.5)岁;脑梗死58例,脑出血6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所有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如抗凝、降颅内压、改善脑循环、营养细胞等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观察组加以针灸、使用瘫痪肢体和软瘫方药等治疗的同时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具体方法如下:(1)体位康复:患者体位康复的主要原则为维持良肢位,处于仰卧位时应维持骨盆和肩关节前伸,外旋位伸展上肢;患者处于健侧卧位时,患侧肢向前屈90°~100°,腕、肘关节伸展,患病侧下肢朝前方屈膝和屈髋;患者处于患侧卧位时,其躯干应稍微向后旋,向前伸患侧上肢,腕关节背伸,前臂旋后,健侧膝、髋屈曲,医护人员每2 h协助患者翻身1次。(2)情志康复:医护人员给予情志康复,将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由于脑卒中偏瘫患者通常为突然发病,从一个健康人短时间内转变成为偏瘫患者,加上生理上所产生的疼痛以及长时间的康复治疗过程,使患者较易产生抑郁、焦虑、悲观等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热情关怀和耐心照顾,并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卒中偏瘫的起病原因、发病过程、注意事项以及预后康复知识等,同时可为患者介绍康复锻炼后痊愈的实例,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利用暗示和鼓励等方法对患者心理进行调节,以便患者能积极配合康复治疗。(3)饮食指导: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给予低盐、清淡以及易消化食物,禁烟禁酒。(4)肢体功能训练:医务人员在患者各生理体征恢复平稳后可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的被动活动,关节在被动活动时宜循序渐进,活动顺序可从大到小,活动幅度从小到大,每天训练2次,待患者肌力超过2级后,可给予上肢、手功能以及站立和步行等训练。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及生活能力等改善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对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1-2]。

2 结果

2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表1 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和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一种后遗症[3]。研究报道,绝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2-3]。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通过给予维持患者良肢位置,防止肢体痉挛姿势,以便保证患侧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同时该康复方案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起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促进偏瘫患者症状恢复的目的[4-5]。我国中医学认为,引起脑卒中的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衡、气血乱逆、上犯于脑。在中医辨证治疗和康复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情志治疗;给予中西医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特点,采取积极饮食调理等综合方法;另外,结合针灸和综合治疗偏瘫方法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疏通经络等方法,有助于调节机体阴阳和气血失衡以及促进患者偏瘫患肢的恢复[5],且更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生活水平。

[1] 杨朔,许秋常.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9,20(6):101-102.

[2] 赵艳玲,李文纯,黄娟,等.经筋刺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精细动作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4,34(2):88-89.

[3] 谢佳宏,杨志新,刘永平,等.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102-103.

[4] 杨朔,许秋常.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9,20(6):49-51.

[5] 司群英.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25-126.

(收稿2015-10-20)

R743.3

B

1673-5110(2016)19-0130-02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