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16-11-29史皓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宽度

史皓威 钱 涛 李 洋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石家庄 051000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史皓威 钱 涛△李 洋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石家庄 051000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科收治的80例中重度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患者,搜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等人口资料和红细胞、白细胞、纤维蛋白原、肌酐、RDW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预后进行mRS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分组,0~2分为预后良好组,共64例,3~6分为预后不良组,共16例,对比2组基数人口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RDW与患者疾病进展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预后不良组RDW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平均年龄、高血压患病、WBC、F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WBC、Fg、RDW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 RDW关系到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患者的预后好坏,其升高的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患者预后的指标,值得推广。

红细胞分布宽度;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预后;相关性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代表的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离散程度,临床将其作为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之一。正常血液中红细胞大小均匀一致,差异很小,而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的患者体内红细胞大小发生变化,呈现出不均一性,提示血液中红细胞遭到破坏[1]。红细胞分布宽度最初被用于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与人体内存在的炎症状态有关,其改变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证实,水平升高表示体内炎症状态或血栓性疾病的不良结局[2]。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疾病发展过程中能够出现心肌抑制、心衰、迟发型脑缺血等不良改变,其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为炎性变化和血栓栓塞形成。查阅国外文献,已有研究证实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有很大相关性,国内尚鲜见报道[3]。本文搜集了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明确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否能够反映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科2014-03—2015-03收治的中重度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栓塞术治疗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出血诊断标准,且由我院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头颅CT、全脑血管造影术结果明确诊断的患者,且经术中动脉瘤栓塞。排除标准:继发性脑出血患者、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障碍、贫血、心衰、冠心病[4]。纳入80例患者,男47例,女33例,年龄34~77(65.61±9.94)岁。

1.2 分组依据 判定患者预后利用脑卒中常用改良Rankin量表,即mRS评分,患者无任何卒中症状为0分;1分指患者有某些症状,但未出现明显残疾,仍能从事患病前经常从事的工作;2分指患者有轻度功能障碍,不能完成卒中前常进行的活动,但对于个人事务不在旁人协助能自行处理;3分指患者有中度功能障碍,需要旁人协助处理个人事务,而行走不需别人协助;4分指患者有重度功能障碍,行走离不开旁人协助,生活不能自顾;5分者有严重功能障碍,卧床不起、二便失禁;6分:患者死亡。由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根据患者评分进行分组,0~2分为预后良好组,共64例,3~6分为预后不良组,共16例。

1.3 方法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找到动脉瘤确切部位后弹簧圈栓塞,复查造影证实血管通畅,给予栓塞术后相关处理。搜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基数人口资料中年龄、性别、吸烟史、既往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纤维蛋白原(F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尿素氮(Bun)。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8.0软件系统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临床资料比较 预后不良组平均年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白细胞平均数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预后多因素分析 对表1中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差异显著的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年龄、白细胞数(WBC)、纤维蛋白原(Fg)为相关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预后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作为血液检查项目之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国内外研究报道中已明确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然而涉及其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报道很少[5]。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的研究中,学者以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液检查与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RDW升高患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明显增高,能够作为评价心衰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6-7]。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卒中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中,学者发现卒中患者的基线RDW明显比非卒中患者高,排除患者基础疾病、种族等影响预后的因素,随访结果中RDW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比RDW低的患者高出2倍,认为RDW是反映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好坏的指标。该结论的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可能有:(1)RDW为炎症预测指标,其升高提示卒中患者体内存在的炎症状态,该类患者血液中促进血栓形成的细胞因子增多[8];(2)慢性心衰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骨髓造血功能变化,而致红细胞大小不一,患者RDW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相关,RDW越高,患者慢性心衰的风险越高,而慢性心衰患者也关系到卒中患者的不良预后;(3)RDW升高表示红细胞大小不均一,提示红细胞遭到破坏,机体正常组织受到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RDW水平明显比预后良好组高(P<0.05)。曾有研究将贫血作为评价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也有学者认为RDW升高预测心脑血管疾病不良预后的作用独立于血红蛋白,即与贫血无关。本研究选择研究对象时,已经排除了贫血患者,2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值无明显差异,也就排除了对结论的干扰。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RDW、年龄、WBC、Fg与患者栓塞术后不良预后有显著相关性,RDW的OR为1.916,95%CI为1.343~2.734,P<0.001,其与脑出血患者的不良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因此,RDW可以推广用于临床评估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患者的预后。

[1] 何福亮,张鸿褀,李萌,等.影响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因素的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8):411-415.

[2] Hart Y,Sneade M,Birks J,et al.Epilepsy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he frequency of seizures after clip occlusion or coil embolization of a 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J].J Neurosurg,2011,115(6):1 159-1 168.

[3] Lanzino G,D'Urso PI,Suarez J.Seizures and anticonvulsants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Neurocrit Care,2011,15(2):247-256.

[4] 龙建武,郭之通,等.颅内压检测及脑室引流在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的临床应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12):745-746.

[5] 蒋冰,吴佩涛,孙荣君,等.腰大池持续引流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4):241-243.

[6] 班文明,倪代梅.解痉愈脑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脑血管痉挛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49-50.

[7] 郭伟,王业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与治疗[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2):117-118.

[8] 赵旭东,史继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2):218-219.

(收稿2015-09-05)

R743.5

A

1673-5110(2016)19-0026-03

△通讯作者:钱涛,满族,主任医师,博士,E-mail:398894259@qq.com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宽度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