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专业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28刘丹

求知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刘丹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是手段,服务于教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在探究式教学的各个阶段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一、研究背景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所执教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习惯于简单模仿老师操作,缺少对知识、技能点的深入思考,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越来越表现出无穷魅力。

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信息技术能把抽象概念形象化,能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趣味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环境中接受知识。

二、相关理论

1.认知主义理论

将学习新知识和旧知识合为一体,形成的内部知识结构,即认知结构。学习就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认知结构,提高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完整性的过程。

实际教学中,要合理安排知识结构,选择合适信息技术手段,既要呈现旧认知结构,调动学生已学的知识,又要吸引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运用各种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的作用是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并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学生才是建构知识的主体。

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建学习情境。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交互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

三、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包含多种活动,其强调通过观察提出问题,通过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对结果做出评价。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首先,教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创设一种情境,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也有利于探究活动的进行。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达、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时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促使能力不同的学生得出结论,评价学生探究的成果。学生要根据提供的资源,通过个人、小组进行实践、表达和交流,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可以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以提供多重交互合作学习的环境;可以更好地评价学习成果。信息技术可应用于探究式教学的各个阶段。

1.设置课程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贴近学生生活设置情境。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贴近学生生活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习制作电子相册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杂乱无章的照片和文字,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采用什么方式更好地展示照片。通过对比,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利用学生的职业规划设置情境。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掌握技能的教学目标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就业。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规划,更好地走向未来。如,在学习VB随机函数时,可制作“职场考验—抽奖软件的设计”动画。动画的主要内容是职场新人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公司总经理要求设计一款抽奖软件。通过这种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有代入感和真实感,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节课的主题上。此种方式更有说服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利用回顾已有知识设置情境。学习者需要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计算机课程全部都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有效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测试统计功能,快速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电子举手功能,分小组抢答,活跃学习氛围和课堂气氛。

2.启发思考,提供资源,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用PPT幻灯片的形式逐个提出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通过上网或资源库,收集有关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1)动画片讲解。在讲解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可以利用优芽等网站制作动画片,通过动画人物进行讲解。生动新颖的画面,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2)录制操作视频。讲解操作时,学生由于空间的限制,无法仔细观看,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讲解“双绞线的制作”时,利用投影仪把操作放大投影在屏幕上。讲解“计算机组装”时,录制近距离操作视频,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根据需要反复观看。

(3)微课。据研究,学生在一节课的前10分钟内注意力较集中。微课时间短,内容精练,可广泛应用于课前预习、课中辅导和课后总结中。把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解“冒泡排序”时,录制微课动态演示交换过程,化复杂为简单,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趣味性强,学生易掌握。

(4)网络资源。学生可利用网络上提供的各种免费资源开展学习,例如网易视频公开课、新浪公开课、可汗学院、国家开放大学、慕课、爱课堂、智慧树、学堂在线,等等。

(5)模拟实验。讲解“网络拓扑结构”时,利用模拟软件搭建网络,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

(6)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功能,把教师机的电脑屏幕画面展示给全体、小组或个人观看,适时提供方法指导。

3.协作探究

教师可以提供“教师指导,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全方位的、多边互动的交流场所,共享资源,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话题上来,记录讨论结果。学生可以利用在线日志、微信、论坛、QQ等信息化手段来理解知识,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利用云盘、微信、校园网搭建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共享资源,形成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4.对学习成果评价的支持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利用专门设计的评价软件对学生的作品点评,给出评价。利用在线日志、论坛进行互相评议,把传统的教师单独评议变为集体评议。

参考文献:

[1]罗星凯,李萍昌.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J].教育研究,2001(12).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