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创新教育装备质量监管机制建设

2016-11-28朱铁乔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6年5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装备标准

朱铁乔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发展理念、发展举措、发展体制上有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和基础教育装备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教育装备的支撑、引领、重构、服务作用更加凸显,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

目前,教育装备产品质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已经成为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师生关注的重点。因而,做好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要从支撑课程改革、服务立德树人的高度,出台新的文件和政策,建立健全新形势下教育装备工作政策研究、规划指导、技术开发、质量标准、监督管理等服务保障新的格局。加强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建设,实现从注重产品供给向注重质量管理转变,开展产品质量状况的监督指导,为学校购买使用高品质、安全环保的装备产品创造条件,构建教育装备安全生态环境。

1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规则,规范流程

进一步明确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及其职责职能,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能力,解决监管职责不清、监管缺位乏力等无人管、难作为,学校和企业需要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教育、质监、工商和行业协会等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产需协同,互利共赢”的质量监管机制,以创新发展激发装备工作的活力,形成新形势下教育装备工作服务保障新格局。

建立以省市县装备、教研部门领导、专家,大学及科研、质监、标准、工商等方面的专家,学校实验教学教师及管理人员等构成的教育装备行业专家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专家智慧,支持配合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政策研究、技术开发、产品鉴定、标准拟定、质量监管、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

2建立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界定标准和约束制度

各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一要加快建立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界定标准和适用性审定工作,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管理、鉴定、监督、检查、指导机制。针对学校教育装备品种繁杂、专业性强,且大部分产品没有国家、行业标准的情况,以依据课程标准、产品标准和教学要求为依据,通过教师操作试用、专家论证等方式开展教学适用性和安全质量两方面的产品适用性审定工作,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符合教育教学需求;通过企业资质审核、检测报告、抽样送检等方式进行安全质量的审定,以保证产品的安全、优质。实现招标采购、监督管理有标准、有措施,从规范技术管理上把好质量关。二要加快建立教育装备生产(经销)企业的准入制度,对于进入教育市场的产品,尤其是新产品,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约束(准入)机制。三要明确产品使用时限,建立更新补充新产品的体制机制,确保在用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状况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

3完善教育装备产品标准

课程标准是判断教育装备产品符合教学要求的基本标准,产品标准是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最基本的依据,是招标采购、产品质量检查验收的依据,也是产品质量的最低门槛。在采购教育装备产品时,必须根据国家、行业或地方所颁布的产品标准来选购。

目前教育装备产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到50%,大部分产品都没有产品标准,企业标准也缺乏论证鉴定,同时,教学产品配备标准修改补充严重滞后,没有跟上课程改革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步伐。没有产品标准,产品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一要制定规划,加大力度,及时制定、修改、完善产品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及各学科装备配备标准。在学前教育方面,不仅要制定玩教具的配备标准(或指导意见),更要尽快制定玩教具产品标准,改变无建设标准、配备标准的状况。二要加大教育装备产品标准化宣传工作力度,普及标准知识,提高标准意识,开展标准化管理,使学习贯彻执行标准行成自觉。三要加强行业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行业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标准化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以及国家课程标准等方面的培训,促进企业自我提升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4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以绿色发展引领装备风尚,建立“优质优价、质价相宜、安全环保”的审核鉴定和质量验收制度,强化产品验收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改变“重价格、轻质量”的观念。验收工作要按照相关产品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通过产品出厂检验、原材料使用、适用技术标准等方式进行质量把关,并仔细核对数量、检查装备的完好性、评估其安全性。对于学科性强、较复杂的项目,要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先行试用、验收。对于技术性较强的项目,要请专家组成专家组,或请有资质的社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从采购(购置)方式上把好质量关。

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管手段和供应商的制约办法等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和探究,完善教育装备产品“修—换—退—赔—罚”制度程序,从使用管理上把好质量关,确保运维(售后)服务的落实,减少产品事故造成的损失,保护学校的利益。

各级教育装备部门要把装备工作管理人员、检测验收人员作为装备质量把关的重要力量,广泛开展交流培训,提升其质量意识和专业知识,保障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

5建立产品质量惩处机制

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形成日常管理机制,推进生产厂商和学校教育装备质量管理的长效发展。对生产制造企业和采购使用单位开展不定期的产品质量抽样检查,并及时对外公布检查结果,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罚和问责,对于生产供应不合格产品的企业采取如取消行业协会会员、参加全国展示会、参与相关招投标活动资格等相应的惩戒措施。

6加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教育装备要确保质量,教育装备部门需要在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包括计划编制、方案审批、预算申报、设备采购、项目实施、产品验收、运行维护、数据分析、绩效评估等,进一步完善教育装备产品审定工作流程,编制教学适用性评价具体指标,进一步提高审定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性。一要加快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包括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效能。二要逐步建立教育装备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和质量信息反馈平台,实施推广产品二维码信息管理,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产品质量信息反馈、质量问题处理、供应商信誉管理等工作,督促生产经销企业履行质量保证约定,形成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做到诚信可查可核。三要实施装备行业大数据发展行动,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助推装备产品转型升级和行业治理创新。四要构建教育装备产品质量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及时学习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装备资源。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装备标准
好装备这样造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港警新装备
防晒装备折起来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